动脉粥样硬化课件.ppt_第1页
动脉粥样硬化课件.ppt_第2页
动脉粥样硬化课件.ppt_第3页
动脉粥样硬化课件.ppt_第4页
动脉粥样硬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脉粥样硬化,作者 覃 建 锋,概 述,定义,动脉硬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硬化 和动脉中膜钙化,发病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以4049岁,血液中的脂质进入动脉管壁 并沉积于内膜形成粥样斑块, 导致动脉增厚、变硬,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病因与发病机制,1血脂异常,血浆脂蛋白分为CM、VLDL、LDL 、HDL。CM、VLDL、LDL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HDL具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 HDL 能逆向转运胆固醇至肝而被清除,(2)防止 LDL氧化修饰形成ox-LDL,(3) HDL 可以使VLDL以残体的形式被清除,脂质代谢异常 高脂血症(AS发生的物质条件) 血管内膜损伤 脂

2、质渗入内膜下增加(AS发生的结构基础) 分泌生长因子 脂质发生氧化修 饰(OX-LDL?) 单核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迁入 内膜( AS进展期) 吞噬OX-LDL等形成泡沫细胞 脂 纹、纤维斑块形成 泡沫细胞坏死崩解 粥样斑块形成。,2高血压,3吸 烟,某些疾病,遗传因素,5,冠心病具有家庭聚集现象。 约200种基因可能对脂质的 摄取、代谢、排泄产生影响,6其 他,病变与临床联系,(一)基本病变,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的形成,好发于大动脉(主动脉) 中动脉,病变过程,1脂纹,2纤维斑块,3粥样斑块,4复合性病变,主要动脉的粥样硬化,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 主动脉粥样硬化,3 脑动脉粥样硬化,4 肾动

3、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按照狭窄程度分级分为4级,I级(25%),II级(2650%),IV级75%以上,III级(5175%),心 绞 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剧增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特点是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感或紧缩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持续数分钟,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发生机制,分 类,稳定性心绞痛,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自发型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1)梗死后6h内,肉眼无变化; 2)6h后,梗死灶呈苍白色; 3)89h后呈土黄色 4)4d后,梗死灶外周出现充血出血带 5)7d2W,边缘区开始

4、出现肉芽组织,呈红色; 6)3W后,肉芽组织开始机化,逐渐形成瘢痕组织,早期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核消失,胞质红染或不规则粗颗粒状,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早期心肌梗死灶,心肌细胞内肌浆凝聚成红染的团块,34天的心肌梗死:出现充血出血带,12W的心肌梗死:上面为残留的正常心肌纤维, 下面为大量的巨噬细胞和毛细血管,心肌梗死的临床生化检测,1)30分钟内,心肌内糖原减少或消失,2)612小时,肌红蛋白出现峰值,3)24小时后,GOT、GPT、CPK、LDH达峰值,其中CPK(肌酸磷酸激酶)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对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合 并 症,心脏破裂,室壁瘤,乳头肌功能不全,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性猝死,冠状动脉性猝死,多见于中年人,男女之比为5:1,两种诱因,一是某种诱因所致,如饮酒、劳累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