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_故乡的野菜.ppt_第1页
汪曾祺_故乡的野菜.ppt_第2页
汪曾祺_故乡的野菜.ppt_第3页
汪曾祺_故乡的野菜.ppt_第4页
汪曾祺_故乡的野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故乡的野菜,汪曾祺,作者生平,汪曾祺(192O-1997),我国现代作家,资深文化界名人。江苏高邮人。,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 1939年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师承沈从文,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 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 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与老师沈从文,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 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 194

2、9年5月,与施松卿结婚。 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编辑。 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 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 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 1966年,文革期间被划为“右派”关进牛棚,68年获得“解放”。 1970年因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修改与定稿有贡献,被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与改编京剧沙家浜,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 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 60岁大器晚成,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3、奖。 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 ;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终因抢救无效去世,终年77岁 。,社会评价 贾平凹:“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沈从文:“人太老实了,长处从未被大师发现过。事实上文字准确有深度,比一些打哈哈的人物强得多。有思想也有文才!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老舍:文联只怕两个人:一个是端木蕻良,一个是汪曾祺。可见老舍对他的器重,认为他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能。 黄裳(当代散文家):“他的一切,都是诗。”,众说汪曾祺,有评论家概括汪曾祺是“美丽的汪曾祺”。为人为文,向真向善,求平实,不矫情。这个性情中人,深深爱着生活, 对生活有一种

4、宁让它负我、我不负它的痴迷,通俗说法:“随遇而安”。 他曾经为自己的一幅画题名为“人间送小温”,使我想到这也是他给自己小说的一份界定:他的文学是要带给人温暖的,并且这温暖不是轰轰烈烈的“大热”,是“小温”。 (铁凝) 被誉为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独特风格的文学家汪曾祺: 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决定的,不能勉强的。”,富于生活情趣的美食家汪曾祺: 从古至今的文人中好美食者为数也不少。喜美食又善于动手者,先生是也。汪曾祺先生不仅为文有大名,做菜也是一把好手。美籍华裔作家聂华苓也吃过汪先生的佳肴:干丝 “吃得非常开心,最后来汤

5、汁都端起来喝了。”,豁达超然的汪曾祺: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汪曾祺我为什么写作,全诗如下: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

6、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人物自述,作家作品,1. 作品概述 汪曾祺的作品深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绵延不断地传递着传统文化的气息。,2. 重点作品 大淖记事 受戒 故乡的野菜 胡同文化,故乡的野菜,本文谈故乡的野菜,谈故乡野菜的吃法。在作家的笔下,每一种野菜都联系着家乡四季之景,凝聚着作者的人生记忆,饱含着历史的沧桑。,五种野菜,第一种:荠菜,第一种:荠菜 荠: j 呛:qing 蚶:hn 焯:cho 家乡的“上席” 做法:凉拌 抒发对家乡小吃的怀念之情,第二种:枸杞头,第

7、二种:枸杞头 枸杞guq 写卖枸杞的小女孩 勾起童年的美好回忆,第三种:蒌蒿,第三种:蒌蒿,蒌蒿:lu ho 淖:no 薹:ti 水边植物,引诗为证 幼时记忆 对蒌蒿的牵挂,第四种:马齿苋,第四种:马齿苋 苋xin 吃法祖母包包子温情脉脉的生活 养鸟人拔“马齿苋”喂画眉的趣事,第五种:莼菜 莼菜汤 四首民谣乡土大地的沧桑和血泪,第五种:莼菜 莼chn 莼菜汤 四首民谣乡土大地的沧桑和血泪,灰菜 三回吃灰菜的回忆,总结 主要内容(野菜的共性) 本文作家谈故乡的野菜,谈故乡野菜的吃法。在作家的笔下,每一种野菜都联系着家乡四季之景,凝聚着作者的人生记忆,富于人生的情趣,饱含着历史的沧桑。 (一草一木

8、总关情,凸显其趣与雅) 个性:关于野菜的联想各有侧重,关于莼菜的特别些。枸杞头最美。,汪曾祺写故乡野菜意在何为? 1、表达对故乡的怀念。(月是故乡明) 2、对百姓苍生、世事沧桑的感怀。(悲悯) 3、表达一份平和、淡雅、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美好质朴的人情、物趣的留恋与喜爱,一种生存的喜悦。“民以食为天” 。 (活着真好) 4、一种审美的艺术人生态度,欣赏、尊重、品尝生活里一切美好的馈赠。 (发现美的眼睛),1、以儒家审美理想为主导,辅以庄禅哲学,文章的内容冲淡平和。 2、文章表现了传统文化和习俗,语态安详、心态从容。 3、作者引证大量大量的民俗学资料,将几首民歌附录在内,富有哲理色彩。 4、语言简

9、约生动、拙朴而高雅,给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艺术特色,关于作者,你的理解? 由作品你可以看出汪老是个怎样的人?,质疑,这样的人格是否是一种退缩、逃避? 这样的文章是否是一种消极、颓废?,“闲适”是对一种超越古典境界的向往,是安静平和、追求优雅趣味的文人精神的表现,是边缘的和独立的、隐士式的境界的体验。它浪漫而又不狂热,有诗意而无激情,充满体验、品位又对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闲适”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潮流,更是一种人生态度。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简答题1、比较“莼菜”和其他各篇在内容上有何不同。答:其他各篇以情趣见长,而“莼菜”一篇则别开生面,写家乡的野菜和乡土大地的沧桑血泪,使我们领略了汪曾祺散文的别调。,简答题 2、说说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 、以儒家审美理想为主导,辅以庄禅哲学,文章的内容冲淡平和。 、文章表现了传统文化和习俗,语态安详、心态从容。 、作者引证大量大量的民俗学资料,将几首民歌附录在内,富有哲理色彩。 、语言简约生动、拙朴而高雅,给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3.本文和周作人的喝茶,同样从身边取材,一样有闲适风度,试比较二文有何差别。 答:从文学渊源上看,汪曾祺似是“闲适”、“性灵”一路,但因为有故乡乡风民情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的孳乳,同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