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行役诗自制课件13.6.22.ppt_第1页
羁旅行役诗自制课件13.6.22.ppt_第2页
羁旅行役诗自制课件13.6.22.ppt_第3页
羁旅行役诗自制课件13.6.22.ppt_第4页
羁旅行役诗自制课件13.6.2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诗鉴赏,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思乡诗鉴赏,羁旅思乡诗概述 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 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或出征在外。 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教学目标: 1、了解羁旅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羁旅诗的情感和常用手法,关于羁旅思乡行役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知识梳理,1、羁旅思乡诗常见思想情感,感情1: 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

2、寂寞艰辛, 孤独伤感。羁旅愁思,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羁旅愁思,感情2:表现对家乡或家人的思念之情。,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念亲友,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征人思乡,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杜陵,这里指长安。凫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感情3:抒发身世漂泊、壮志未酬 的仕途失意。,感情4: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以及人民的 苦难生活忧国忧民。,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

4、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知识梳理2. 2、常见意象 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鹧鸪羁旅乡愁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另有笛声、长亭、折柳、书信(家书) 特殊节日:除岁(除夕)、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 其他还有:驿道,马,船,故园,浮萍,飞蓬等。,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日暮,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鸿雁、明月、家书,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

5、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子规,余干旅舍 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捣衣、寒衣,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声、折柳,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感时生情 情景交融,除夕,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知识梳理3.,1.常用的抒情手法

6、: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描写手法: 衬托(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 3.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 4.构思技巧: 对比,以景结情,抑扬。,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通过景物描写,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作用是什么?,课堂练习答案: (1)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寒山寺的钟声,表达了舟中游子内心的凄凉、愁苦、孤寂。 (2)以动衬静。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

7、衬托出夜的静谧,更突出了客子漂泊异乡的孤寂心情。,知识梳理4:鉴赏羁旅诗角度归纳,1.挖掘关键信息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是鉴赏的切入点。,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生日,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2、留心景物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望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鸿雁传书”,如2003

8、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闻雁和赵嘏的寒塘; “折柳送别”,如2002年全国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杜鹃啼血”,如2004年全国卷丙卷晏几道的鹧鸪天。 ,3、注意常见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侧面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

9、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练习1: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 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注:旅次-指旅途中住宿 问题: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整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的情感是什么?,练习1:参考答案: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旅途之景,虚写归乡之梦。 江水漫流,寒意侵人,月下竹影纷乱,反映了诗人的心绪不宁。写出了身在异乡的凄凉与因思乡而心烦意乱。 写“归梦”,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

10、出了思乡之深、之切。,江 楼 感 旧( 赵嘏 )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答: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鹧鸪天 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练习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

11、特点?请略加分析。,练习3:参考答案: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对比反衬;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表达了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练习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练习4:参考答案,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

12、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答案:(2)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的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语言朴实无华。,(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练习5:,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

13、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 问题:(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分)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分),参考答案,(1)表现了: 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 一句一个场景; 拟景写情,情景交融; 对仗十分工巧。,课后巩固2,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 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城隅之上,苏轼知徐州时题名“快哉”。刹,寺庙。黄华,菊花。,巩固练习2参考答案: (1)不同:登高中,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浇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