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1.4 植物的一生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1.4 植物的一生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1.4 植物的一生导学案(2)(新版)浙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的一生【课前自学 课中交流】阅读课本20-21页“种子的萌发”部分内容,将你认为重要的内容用红笔画起来。(一)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课本P20探究)提问:种子仅仅是植物的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生长时期,接下来的时期是什么?从种子生长成幼苗的过程称为种子的萌发,那么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1、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时什么?2、猜想:你认为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还可能有哪些? 。3、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很多。在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其余几个因素应保证相同,只有这个研究的因素发生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2)根据实验及课本第20页

2、图135,填写表格A种子B种子C种子水分空气温度水分空气温度水分空气温度甲组不足充足20乙组丙组(a)在同组中,A种子与B种子作对照,不同的量是 ,相同的量是 ,可研究 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同理,在同组中比较B种子与C种子可研究什么? (b)在同组中,A种子和C种子不同的量有 个,即 ,能否对A种子和C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为什么? (c)不同组间的A种子和B种子存在什么差异?不同组间的B种子和C种子之间呢? (d)能否对甲组的B种子与乙组的A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比较?为什么? 4、获取事实证据,得出结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

3、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装置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甲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乙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种子萌发丙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种子不萌发丁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1)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 和 。(2)要想证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的装置是 和 。(3)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适量的 、适宜的 、充足的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上述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5、评价与交流(1)如果要研究

4、光照对豌豆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按照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2)课本图1-35的设计中,甲、乙、丙组的A、B、C种子各用了一颗豌豆种子进行实验,你认为应如何改进实验,实验结论才能更加可靠?(二)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1、根据上节课内容回答:不同种子结构上的相同点是什么?2、阅读课本种子的萌发回答:没有处在休眠期的种子,当条件适宜时就会萌发。种子萌发时, 发育成根,同时, 逐渐长成茎和叶。由此可知,种子中的 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种子萌发最重要的内部条件是要有活的 。3、思考讨论:(1)农作物和花卉为什么都要在一定的季节播种,而且要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中? (2)要使储藏的种子不发芽,

5、什么方法最简单有效? (2)幼苗长成后,豌豆种子里的子叶和小麦种子里的胚乳会萎缩,甚至消失。你知道他们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拓展提高】1、农民常在早春播种棉花后用地膜进行覆盖,目的是 ( )A、防止害虫咬坏种子 B、保温保湿,利于种子萌发 C、防止种子霉变腐烂 D、隔绝空气,闷死杂草种子2、种子萌发成幼苗,再由幼苗长成成熟的植物体过程中,所需营养来自 ( )A、前者来自子叶或胚乳,后者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前者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后者来自子叶或胚乳C、均来自子叶或胚乳 D、均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3、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请你预测: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能发芽4、在探究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种子萌发还需要光吗?”提出了新的质疑。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前进行的对话:接着,他们选了40粒小麦种子,平均分成两份,按计划进行了实验。数天后,光照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了17粒,黑暗中的萌发了18粒。请分析回答:(1)甲和乙的对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2)对话中提到的种子萌发需要的三个外界条件是 、 、和适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