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实现零库存管理_第1页
浅析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实现零库存管理_第2页
浅析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实现零库存管理_第3页
浅析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实现零库存管理_第4页
浅析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实现零库存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I第一章 综述1第一节 库存与库存管理1第二节 业界对库存的认识变迁1第二章 零库存管理3第一节 零库存的起源与含义3第二节 零库存的优点4第三节 实现零库存的方式4第三章 零库存在国外的发展现状6第一节 零库存在国外的发展状况6第二节 以沃尔玛为例的研究分析7第四章 零库存在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第一节 国内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弊端9第二节 对我国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建议10第五章 结语11参考文献13浅析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实现零库存管理摘 要:在企业中,流动资产的很大一部分被库存占用了,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企业管理的其他环节降低成本的潜力已经

2、不大,而降低存货成本仍有较大空间,所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一般制造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比较粗放。本文结合沃尔玛实例,通过其与我国零售企业进行对比,看到我国的零售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而得出进行优化库存管理的策略,达到有效的压缩库存物资,减少资金占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关键词:库存 零库存 供应链管理Retail enterprise how to achieve zero inventory management Abstract:In the enterprise, current assets o

3、f a large part is stock occupation,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other links to reduce the cost of potential has been modest,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inventory to still have larger space, so to reduce the cost of inventory has gradually become t

4、he third profit source. At present, gener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management compares extensive. This combination of Wal-Mart example, through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retail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are compared, see China retail enterpris

5、e inventory management in some of the disadvantages, then obtains the optimized inventory management strategy, achieve effective compression inventory, reduce capital to take up, reduce product cost, rai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ability aim. Key words: invento

6、ry zero inventor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第一章 综 述第一节 库存与库存管理库存指一切目前闲置的,用于未来的,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其作用在于:防止生产中断,稳定作用,节省订货费用,改善服务质量,防止短缺。 库存管理是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库存与库存管理越来越为企业经营者尤其是物流管理者和经营者所重视,物流管理甚至被描述为对静止或运动库存的管理。无论制造业还是零售业都有库存管理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人们设置库存的目的是防止短缺,就像水库里储存的水一样。虽然很多企业以“零库存”为库存管理

7、目标,但由于需求的难以预测性,任何一种企业,原则上都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库存。可是,库存过多等于让公司的流动资金积压在库存上,影响现金流的周转;若库存过少,不能及时供应市场的需求,增加推销货订货费用,不符合规模经济规律。由此可知,库存管理的目的,在与保持存货量与订购次数的均衡,即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第二节 业界对库存的认识变迁迄今为止,业界对库存的认识变迁,可大致分为下述五个时期:(一)“视库存为企业财产”的时期这个时期从手工业时代一直到19世纪后半期为止。当时,拥有很多东西和仓储的人,都被视为富者。当时的

8、个人财产和国家财富等,多半是以家畜的数目和仓库的大小多少来衡量。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处于卖方市场,商品种类较少,同时企业的专业化、社会的分工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换言之,在当时拥有大量库存不会带来多少问题。在一般人观念中,多以为库存便是企业的财产。当然,在当时也会有小部分具有比较进步观念的人,意识到一旦库存超过需要时便是一种损失,而尽量加以避免。(二)“视库存为企业坟墓”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不久,世界经济萧条。当时持有大量库存的企业,均由于销售状况不佳,而使巨额资金以库存形态冻结。之前靠着库存的投资而致富的人,在一朝之间惨遭破产的噩运。因此,企业经营者们,开始有了“视库存为企业坟墓”的认识,使得企

9、业管理层不得不对库存政策做一个大的变革,转换为得过且过的购买(Hand to Month Buying)政策。(三)“认识到适当库存的必要,而进行科学化库存管理”的时期企业界经过了1921年库存品恐慌所带来的痛苦教训后,对于库存的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从而认识到科学化库存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众多有关经济购入量的研究与开发。这些研究开发的创新虽多,但基本认识是一致的,即:在研究确定合理的库存量时,除了要考虑增加库存本身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外,也要考虑减少库存时所需消耗的成本。增加库存所需的费用有储藏并保持库存品所需的各项开支(持有成本)。减少库存的费用方面,则由于一次订货批量减少,订货次数相对

10、增多,必然提高订货费用(订货成本)之类的花费等,造成浪费;当库存太少不敷需要时,导致缺货成本的增加。因此,经营者多方思考,希望寻求令两者费用合计达到最小的订货量,即经济购入量。(四)“计数上的适当量”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业界开始运用各种统计理论及方略研究(Operations Research或者OR)等方法,随着大战的爆发美国及英国的OR研究集团,针对军事上有关的库存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开发。这些研究集团的人在大战期间从事“军舰或飞机上应该装载多少子弹”或“军队的粮食应储存若干量”及“步兵身上应携带多少子弹”等军事方面库存管理的解析,积极地采纳了平均损失最少化的观念,用来作为计算

11、适当库存的标准,借以解决此类不确定因素。除了特殊情况以外,几乎所有的库存问题都包含某些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上述研究集团所提出的这种方法,自然成为针对各种库存问题的新式管理法,为众多现实库存问题的价值判断带来了新的基础。在这段时期,学者们对库存问题陆续研究并开发了多种分析探讨方式。例如,利用概率统计的理论性方法的库存管理、卡耐基大学西门教授所开发的借用自动控制理论的库存管理方法、马基所创的最大最小化方法来处理库存、利用线性规划的库存生产计划、利用活动计划的库存管理、利用随即理论的库存管理及利用“仿真实验”的方法等等。(五)“借助计算机的综合性库存管理”时期在前一时期,学者们研究开发了多层面数学

12、性的理论,以供企业在库存管理中采用,但在实际业务上,这些理论却未能得到彻底利用,因为这些数学性的理论需要精密运算,这实在是太过麻烦和复杂了。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日新月异,从60年代初期起,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日益普遍,且效率显著。很多企业纷纷引入“计算机系统”,库存管理的方法也因而渐趋科学化。通过计算机进行库存管理,如订单处理、采购的管理时间表的安排、流通过程的管理控制等,提高了业务处理的速度和精度,增强了不同管理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情况下,库存管理也就一步步迈上了综合化的路径,成为整体经营管理的一环。施李华.物流战略 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236248第

13、二章 零库存管理第一节 零库存的起源与含义现如今,库存管理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它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一直以来,库存管理都是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零库存管理”作为库存管理的高境界管理方式,已被许多国际知名企业所采用,使得这些企业取得巨大成就。人们不仅普遍采用了一些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如看板方式,配套生产形式等),而且广泛推行配送制度和积极开展配送活动,从而在物流运动的某些环节上实现了零库存。那么什么是零库存呢?“零库存”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施全新的生产模式JIT生产制,在管理手段上采用看板管理、单位化生产等技术实行拉式生产,最终在生产

14、过程中实现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零”积压,也就是以仓库存储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存储数量为零,即不保有库存,这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高。此后在其他国家,“零库存”的概念逐渐延伸到原料供应、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领域,成为企业降低库存成本的最佳策略。杨广君.物流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94195第二节 零库存的优点实际上,实现零库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它的优势就在于,如果企业能够在不同的环节实施零库存管理的话,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库存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

15、降价、滞销的风险等等。零库存是在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背景下提出并着手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际问题。第三节 实现零库存的方式实现零库存的方式有很多,据目前大多数企业实行的“零库存”管理,可以归纳为六类:(一)无库存储备无库存储备事实上是仍然保有储备,但不采用库存形式,以此达到零库存。有些国家将不易损失的铝这种战备物资作为隔音墙、路障等储备起来,以备万一,在仓库中不再保有库存就是一例。(二)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营业仓库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仓库。委托这样的仓库或物流组织存储货物,从现象上看,就是把所有权属于用户的货物存放在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仓库中,由后者代理用户保管和发送货

16、物,用户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向受托方支付服务费。采用这种方式存放和储备货物,在一般情况下,用户自己不必再过多地储备物资,甚至不必再单独设立仓库从事货物的维护、保管等活动,在一定范围内便可以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三)协作分包方式主要是制造企业的一种产业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以若干企业的柔性生产准时供应,使主企业的供应库存为零,同时主企业的集中销售库存使若干分包劳务及销售企业的销售库存为零。(四)采用适时适量生产方式适时适量(JIT)生产方式,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是在日本丰田公司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它是一种旨在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实现企业资

17、源优化配置,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模式。看板方式是适时适量生产方式中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也称传票卡制度或卡片制度。采用看板方式,要求企业各工序之间或企业之间或生产企业与供应者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为凭证,由下一环节根据自己的节奏,逆生产流程方向,向上一环节指定供应,其主要目的是在同步化供应链计划的协调下,使制造计划、采购计划、供应计划能够同步进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减看板数量的方式来控制库存量。(五)按订单生产方式在拉动(PULL)生产方式下,企业只有在接到客户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配送的,仓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储存物资的仓库,而是物资

18、流通过程中的一个“枢纽”,是物流作业中的一个站点。物是按订单信息要求而流动的,因此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从而也就消灭了“库存”。(六)实行合理配送方式一般来说,在没有缓冲存货的情况下,生产和配送作业对送货时间不准更敏感。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成品、物流配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库存量。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实行合理的配送方式,企业及时地将按照订单生产出来的物品配送到用户手中,在此过程中通过物品的在途运输和流通加工,减少库存。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标准的零库存供应运作模式和合理的配送制度,使物品在运输中实现储存,从而实现零库存。(1)采用“多批次、少批量”的方式向用户配送货物。企业集中各个用户的需

19、求,统筹安排、实施整车运输,增加送货次数、降低每个用户、每个批次的送货量,提高运输效率。配送企业也可以直接将货物运送到车间和生产线,从而使生产企业呈现出零库存状态。(2)采用集中库存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通过集中库存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形成规模优势,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在这种有保障的配送服务体系支持下,用户的库存也会自然日趋弱化。(3)采用“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为了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在配送方式上,企业采用“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具有供货时间灵活、稳定、供货弹性系数大等特点。全维杰,杜文斌,王明进等.零库存与其案例分

20、析 EB/OL /view/d470dd2fe2bd960590c6779a.html,2011-06-14;第三章 零库存在国外的发展现状第一节 零库存在国外的发展状况有些人会说,零库存管理是企业家之梦,企业根本没办法做到绝对的“零库存”,但是,如果说在过去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零库存”确实是企业家的一种梦想的话,那么,这个梦想如今已经成为现实。零库存管理作为产生于日本的现金管理方式,在日本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截止1989年,零库存管理方式在日本制造业已经被广泛采用。谈到零库存管理在日本的成功应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无可争议地成为了零库存管理最大的受

21、益者,也是最好的证明。随着零库存管理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实施,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加入到了实行零库存管理的行列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零库存管理在日本已经拥有了供、产、销的集团化作业团队,形成了以零库存管理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而美国的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了解并认识了零库存管理理论,现在,零库存管理已从最初的一种减少库存水平的方法,发展成为内涵丰富,包括特定知识、技术、方法的管理哲学。如Dell计算机公司运用直销模式以实现产成品的零库存,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的方式,实现原材料的零库存管理。还有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

22、因其拥有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使该公司在节省成本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沃尔玛的业务能够迅速增长,跻身为全球知名公司。第二节 以沃尔玛为例的研究分析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7500家商场,员工总数210万人,分布在全球14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1.75亿人次。沃尔玛提出“帮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宗旨,实现了价格最便宜的承诺。沃尔玛还向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公司一贯坚持“服务胜人一筹、员工与众不同”的原则。走

23、进沃尔玛,顾客便可以亲身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周到服务。再次,沃尔玛推行“一站式”购物新概念。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购齐所有需要的商品,正是这种快捷便利的购物方式吸引了现代消费者。沃尔玛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在50多年的苦心经营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商业运作方面的经验,诸如“大众阶层”的市场定位、“建店小镇”战略、“市场饱和”战略、“天天平价”、“薄利多销”、“一站式服务”、“沃尔玛欢呼”、“直接采购,统一配送”、“高效分销”、“仓储式会员制”、“日落原则”、“三米微笑原则”、“保证满意”、“公仆领导”、“人才本地化”,以及构建私人通讯卫星,进行高效的信息管理等。这些独具特色

24、的经营之道应该为我所用,现在也已成了业内众多企业和部门学习的热点。沃尔玛库存管理和对策分析EB/OL /%D6%F1%B5%D1%B7%E7%C1%E5/blog/item/16937fb62274c26b8ad4b2fa.html,2011-06-15;沃尔玛之所以在零售市场战胜强大对手、迅速脱颖而出,并多年活力不减,最重要的是因为它能真正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以低价销售、保证满意作为经营宗旨,向顾客提供高品质服务和无条件退款等响当当的承诺。而沃尔玛之所以能够提供每日低价和最周到的服务,又是因为它比其他任何竞争对手更有高效节省开支的能力。沃尔玛采取了快速高效

25、的现代化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把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终的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以便进行更加有效的协调和管理。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是全球零售业的表率,这也是其“天天低价”战略的基础。沃尔玛对供应商管理的目的有两方面:第一个是达成协同。这个目的是通过称之为零售链(Retail Link)的管理系统来实现的,沃尔玛利用IT技术,将对供应链的经营管理思想固化到零售链系统中,形成各种各样的控制指标和报告,从库存、订货、毛利、销售、促销和价格等各个方面,进行过程和结果的控制,定期更新的销售数据,源源不断地为沃尔玛和供应商的经营提供着指

26、导。协同还包括开放零售链系统给供应商,使供应商能在零售链系统中随时看到自己产品在沃尔玛各门店中的经营表现,并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结果来发现经营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个是更为直接的投入产出收益。沃尔玛的零售链系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物流管理系统,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意管理系统,所有的管理手段最终指向一个指标,即利润,沃尔玛根据供应商所有单品的销售情况,对销售占到80%的单品和剩余的占销售20的那些单品进行分别管理。这个报告对沃尔玛和供应商的日常经营有很大的作用。沃尔玛和供应商可以利用这个报告定期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从而保证在门店中始终保持最合理的产品组合。如果供应商发现此单品并没有严重缺货,则需

27、要考虑是不是这个产品的功能或者口味无法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或者同样功能和口味的竞争对手的产品太强大,那么供应商完全可以建议沃尔玛删除掉此单品,而替换为自己的其他更适合的产品。需要与供应商协作的还有对“当前库存数量”的控制,查看这个单品的库存情况,如果发现库存过多,那么双方可以协商采取措施尽快的清理库存,为新产品和其他产品提供货架空间和库存空间。这些管理细节是沃尔玛的成功经验所在:通过把管理思想指标化,可以指引供应商通过分析各种数据来进行科学的经营,从而有效地保证毛利获得。当然,沃尔玛的零售链系统的应用有个前提,供应商必须愿意而且能够参与到对单品的分析和经营中来。第四章 零库存在国内发展存在的

28、问题及对策第一节 国内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弊端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零售业正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力量,将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平均增幅超过了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3的6.0提高到2007年的11.2,五年内将近翻了一番,可见零售业对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贡献突出。然而,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活动的支持,物流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已经上升到战略层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库存管理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国理论界与工商界对企业库存管理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

29、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展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我们已经步入一个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传统那种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的管理要求。随着我国出版业改革的深入和分销市场的开放,沃尔玛公司独具特色的经营之道,成了业内众多企业和部门学习的典范。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业内的诸多企业和部门在学习沃尔玛时,几乎都只是把目光定位在书业的连锁经营这个层面上。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被商界连连称道的经营之道,只是沃尔玛这棵参天大树上的几束青枝、几片绿叶。因为在对零库存的理解上,许多企业的

30、成本管理者认为零库存的目标是消除一切浪费实行“零存货”,因此在实施零库存时采用了很激进的做法,他们使企业的库存绝对为零。这样做会使企业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会使整个系统受阻。而在零库存的实施上,许多企业简单模仿,急于求成,没有充分扎实的做好实施的基础工作,结果是系统的可靠性差,物流不顺畅,无法实现真正的零库存管理。另一方面,职工的积极性也比较差,在实施零库存的企业中,很多职工对零库存这一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了解,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去做,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第二节 对我国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到,零库存能否真正实现取决于各方面的具体条件和情况,包括供应商、技术、产品、

31、客户和企业自身决策层的支持,因此,建议企业做好以下工作:(1)应转变管理思想。企业应做到持续改进,消除公司中的一切浪费,不断追求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费用、质量完美、缺陷为零、产品多样化等,企业在实施零库存管理时,必须不断改进,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2)合理选择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于零库存要求供应商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或者产品,因此对于供应商的距离远近及运输方式的选择是关键因素。同时注重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分享信息,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保证对订货的及时供应。(3)建立由销售定库存的观念。销售部门要致力于拓展销售市场,并保证销售渠道的稳定,而采购部门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以配合销售部门的工作,这对减少存货是有利的。(4)转变员工观念,树立全员对减少库存的认识。企业在推行零库存管理前,应对全体员工广泛宣传教育,对于不同专业的员工进行针对性宣传,做到人人了解推行零库存管理的意义,形成推行零库存管理的良好氛围。(5)严格奖惩制度。在零库存管理系统中,企业经营各环节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增强。企业内部整条作业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使整条作业链出现紊乱甚至瘫痪。因而应严格奖惩制度,来保障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第五章 结语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正在加紧信息化建设,其中有部分企业也在实施和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致力于实施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