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ppt_第1页
1-3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ppt_第2页
1-3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ppt_第3页
1-3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ppt_第4页
1-3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速度,第3课时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 考点自清 一、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 .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位移随时间,速度,的大小,的方向,加速,二、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 .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 .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1)若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 . (2)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

2、 .,速度随时间,度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4.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1)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 . (2)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 的位移方向为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 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 三、追及和相遇问题 1.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相同的 ,即两物体 追及或相遇. 2.追和被追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 上、二者之间的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正方向,负方向,位置,(1)在两个物体的追及过程中,当追者的速度小 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 ; (2)当追者的速度大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

3、距离在 ; (3)当两者的 相等时,两者的间距有极值, 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视实际情况而定. 特别提醒 (1)在追及、相遇问题中,速度相等往往是临界 条件,也往往会成为解题的突破口. (2)在追及、相遇问题中常有三类物理方程: 位移关系方程;时间关系方程;临界关系 方程.,增大,减小,速度,热点聚焦 热点一 运用运动学图象解题 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图象和v-t图象,运用运动 学图象解题总结为“六看”:一看“轴”,二看 “线”,三看“斜率”,四看“面积”,五看“截 距”,六看“特殊点”. 1.“轴”:先要看清坐标系中横轴、纵轴所代表 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 是位移和时间关

4、系,还是速度和时间关系?同时 还要注意单位和标度.,2.“线”:“线”上的一个点一般反映两个量的 瞬时对应关系,如x-t图象上一个点对应某一时 刻的位移,v-t图象上一个点对应某一时刻的瞬时 速度;“线”上的一段一般对应一个物理过程, 如x-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 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 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横、纵坐标轴上两物理量的比 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用于求解 定量计算中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中对 应物理量变化快慢的问题.如x-t图象的斜率表 示速度大小,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4.“面积”:图线

5、和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也往往 表示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的 乘积有无实际意义.这可以通过物理公式来分析, 也可以从单位的角度分析.如x和t乘积无实际意 义,我们在分析x-t图象时就不用考虑“面积”; 而v和t的乘积vt=x,所以v-t图象中的“面积”就 表示位移. 5.“截距”:表示横、纵坐标轴上两物理量在 “初始”(或“边界”)条件下的物理量的大 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6.“特殊点”: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如x-t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而v-t图象的交点表 示两质点速度相等.,热点二 追及、相遇问题分析 1.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

6、 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 关系可通过画草图得到.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 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 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 运动)是能追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 界条件. (1)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两者速度相等,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 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 若速度相等时,有相同位移,则刚好追上,也是 二者相遇时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若位移相同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

7、者的速度, 则被追者还能有一次追上追者,二者速度相等时, 二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2)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二者间有最大距离. 当两者位移相等时,即后者追上前者.,3.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 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4.分析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1)在解决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紧抓“一图三 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 式和位移关系式,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 分析. (2)分析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 中的关键

8、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 “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 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题型探究 题型1 图象问题 【例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 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 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 象中(如图1),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 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 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图1,思路点拨 (1)两车各做什么运动?图线交点的意义是什

9、么? (2)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汽 车在该时间内的位移. 解析 甲车做速度为5 m/s的匀速直线运动,乙 车做初速度为10 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在t= 10 s时,两车的速度相同,在此之前,甲车的速度 小于乙车的速度,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在此之 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的距离又 逐渐减小,在t=20 s时两车相遇,故选项A、B、D 均错.515 s内,两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 相等,故两车的位移相等,选项C正确. 答案 C,方法提炼 分析运动图象应注意: (1)区别x-t图象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两种运动图象均表示直线运动. (3)能从图线分析出物体的

10、运动性质,从而正确 应用运动学公式.,变式练习1 一遥控玩具小车在 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 象如图2所示,则 ( ) A.15 s末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C.前10 s内汽车的速度为3 m/s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解析 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前10 s汽车做匀 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 m/s,加速度为0,所以C正 确;10 s15 s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汽车相对于 出发点的位移为30 m,所以A错误;15 s25 s汽 车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所 以D错误,B正确.,图2,BC,题型2 追及相遇问题 【例2】汽车以2

11、5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它 后面有一辆摩托车,当两车相距1 000 m时,摩托 车从静止起动做匀加速运动追赶汽车,摩托车的 最大速度可达30 m/s,若使摩托车在4 min时刚 好追上汽车,摩托车追上汽车后,关闭油门,速度 达到12 m/s时,冲上光滑斜面,上滑最大高度为H, 求: (1)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2)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x; (3)摩托车上滑最大高度H.(g取10 m/s2),解析 (1)设汽车位移为x1,摩托车位移为x2 摩托车的加速度为a,摩托车达到最大速度所用 时间为t,则 30=at x1=25240 m=6 000 m x2= 追上条件为

12、x2=x1+1 000 m a= =2.25 m/s2,(2)摩托车与汽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设此时刻为T,最大距离为xM 即25=aT T= s xM=1 000+25T- m=1 138 m (3) =MgH H=7.2 m 答案 (1)2.25 m/s2 (2)1 138 m (3)7.2 m,方法提炼 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 1.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 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 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 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

13、意 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3.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 意vt图象的应用.,变式练习2 某些城市交通部门规定汽车在市区某些街道行 驶速度不得超过vm=30 km/h.一辆汽车在该水平 路段紧急刹车时车轮抱死,沿直线滑行一段距离 后停止,交警测得车轮在地面上滑行的痕迹长 xm=10 m.从手册中查出该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0.72,取g=10 m/s2. (1)请你判断汽车是否违反规定超速行驶. (2)目前,有一种先进的汽车制动装置,可保证车 轮在制动时不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 安装了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不,但可以使汽车便于操控,而且可获得

14、比车轮抱死 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 汽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F,驾驶 员的反应时间为t,汽车的质量为m,汽车正常行 驶的速度为v,试推出刹车距离x的表达式. 解析 (1)因为汽车刹车且车轮抱死后,汽车受 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 大小Ff=mg 汽车的加速度a= 由v12-v02=2ax,且v1=0 得v0= =12 m/s=43.2 km/h30 km/h 即这辆车是超速的. (2)刹车距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司机在反应时 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x1,二是刹车后匀减速行驶 的距离x2. x=x1+x2=vt+ 加速度大小a= 则x=vt+ 答案 (1

15、)汽车是违反规定超速行驶 (2)x=vt+,题型3 利用图象信息解决问题 【例3】如图3所示为汽车刹车 痕迹长度x(即刹车距离)与刹 车前车速v(汽车刹车前匀速 行驶)的关系图象.例如,当刹 车痕迹长度为40 m时,刹车前车速为80 km/h. (1)假设刹车时,车轮立即停止转动,尝试用你学 过的知识定量推导并说明刹车痕迹与刹车前车 速的关系. (2)在处理一次交通事故时,交警根据汽车损坏 程度估计出碰撞时的车速为40 km/h,并且已测,图3,出刹车痕迹长度为20 m,请你根据图象帮助交警 确定出该汽车刹车前的车速,并在图象中的纵轴 上用字母A标出这一速度,由图象知,汽车刹车前 的速度为多少

16、? 解析 (1)设汽车的质量为m,轮胎与路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汽车刹车时 有mg=ma 对汽车的刹车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得: -2ax=-v2 由以上两式得x= 即刹车痕迹与刹车前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2)汽车相撞时的速度为40 km/h,根据图象可知从 这个速度减到零,汽车还要向前滑行10 m,撞前汽 车已经滑行20 m,所以,如果汽车不相撞滑行30 m 后停下.滑行30 m对应的初速度如图中的A点对应 速度.故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68 km/h 答案 (1)见解析 (2)68 km/h,【评分标准】 共16分,各3分,各2分. 【名师导析】 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它

17、能形象地表 达物理规律,直观地叙述物理过程,并鲜明地表 示物理量间的各种关系.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 是学好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其具有直观形 象、简捷实用的特点,高考更加重视对图象的理 解与应用, 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明显 增多,高考中命题的几率也明显提高.,自我批阅 (14分)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 匹克运动会.某运动员在100 m预赛中成绩刚好 为10.0 s. (1)假设运动员从起跑开始全程一直保持匀加速 运动,求运动员的加速度a及冲刺终点时速度v的 大小. (2)实际上,运动员起跑时会尽力使加速度达到 最大,但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受到体能的限制 和空气阻力

18、等因素的影响,加速度将逐渐减小, 到达终点之前速度已达到最大.图4中记录的是,该运动员在比赛中的vt图象,其中时间t1(0 2 s)和时间t3(710 s)内对应的图线均可视为 直线,时间t2(27 s)内对应的图线为曲线,试求 运动员在时间t2(27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图4,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x= at2(2分) v=at(或v= )(2分) 解得a=2 m/s2(1分) v=20 m/s(1分) (2)由图象可知时间t1(02 s)内运动员做初速 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位移大小x1= v1t1=8 m(2分) 时间t3(710 s)内运动员以速度vm=12 m

19、/s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x3=vmt3=36 m(2分) 在27 s内位移大小x2=x-x1-x3=56 m (2分) 在27 s内的平均速度 =(1分) 解得 =11.2 m/s(1分) 答案 (1)2 m/s2 20 m/s (2)11.2 m/s,素能提升 1.(2008海南8)t=0时,甲、乙 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 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5 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 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 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

20、甲、乙两车相遇,图5,解析 前2小时内乙车一直没改变运动方向,前 2小时内甲、乙两车位移大小都为30 m,但相向而 行,所以第2小时末甲、乙相距x=70 km-60 km= 10 km,由于乙的斜率总比甲的大,所以前4小时 内,乙车运动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车的大.第4小时 末甲、乙速度相等但未相遇. 答案 BC,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6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图6,解析 因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并非为 物体运动的轨迹.由图象可知,在04 s内

21、物体 沿正方向前进80 m,非匀速;48 s内物体沿与 原来相反的方向运动至原点.在t=4 s时,图线上 该点处切线的斜率为零,故此时速度为零.由以 上分析知A错,B、C、D均正确. 答案 BCD,3.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 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 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7所示,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 )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s C.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8 m D.小车做曲线运动,图7,解析 由v-t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加, 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s,故A、B均正确. 小车的位移为v

22、-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 x=850.11 m=8.5 m8 m,C项正确,图线弯曲 表明小车速度变化不均匀,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 动,故D项错误. 答案 D,4.汽车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 上述已知条件 (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走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个中的任何一个,解析 对于A选项,设乙车追上甲车的速度为v乙, 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t,当乙车追上甲车时, 两车位移相同,即x甲=x乙,

23、因为x甲=v0t,x乙= t, 虽然t未知,但可约去,则v乙=2v0,A选项正确.求乙 车位移x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x乙= at2,x乙=x甲= v0t或x乙= ,但由于乙车加速度a及运动时间t均 为未知量,所以都无法求出x乙,故B、C选项错,D 项错. 答案 A,5.物体A、B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 们的vt图象如图8所示,则 ( ) A.物体A、B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物体A、B在04 s内的位移相同 C.物体A、B在t=4 s时的速度相同 D.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图8,解析 由图可知,两个图象都在时间轴上方,运 动方向相同,A选项错误;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 积与这段时间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在04 s内, B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显然比A图象与时间 轴围成的面积大,即B物体在04 s内运动的位 移比A物体大,B选项错误;在4 s这个时刻,两个 图象交于一点,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C选项 正确;B图象比A图象倾斜度大,即B物体的加速 度大于A物体的加速度,D选项错误. 答案 C,6.甲、乙两汽车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