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1).ppt_第1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1).ppt_第2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1).ppt_第3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1).ppt_第4页
持有至到期投资(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特征,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意图改变时? 可以重分类,2,什么是债券?,定义:债券是指发行人对持有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书面承诺。 债券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1债券的发行人是资金的借入者;2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持有人)是资金的借出者;3发行人需要在一定时期还本付息;4债券是债权债务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3,4,债券的主要内容,面值:即到期偿还的本金 票面利率:计算应支付利息 付息日和到期日 偿还方式 如:2008.1.1,甲公司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 4.72,每年末支付利息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5,关

2、键问题,处置 债券,难点,6,账户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面值,差额,对于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资日计息时,7,市场利率:6% 8%,面值、票面利率、付息日和到期日、偿还方式,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溢价发行(高于面值发行) 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平价发行(按面值发行),债券发行方式,8,对于购买债券的投资方,1、取得成本高于面值,高出部分为溢价 例:528 000500 000 28 000 实际利率 票面利率 2、取得成本低于面值,低于部分为折价 例:500 000 488 000 12 000 实际利率 票面利率 3、取得成本等于面值 实际利率=票面利率,9,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3、的初始计量,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收利息,10,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时的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金额是倒挤出来的 实际支付的相关费用会挤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中。,贷:银行存款 ,例题4-11、4-12,11,债券溢折价的实质,债券溢价发行实质上是向购买者预收的一笔利息,作为发行债券的企业今后多付利息的一种补偿。,预收利息 -200元,分摊,购买者实际利息收益=80 - 每期的分摊额,12,债券溢折价的实质,债券折价发行实质上是预先付给购买者一笔利息,以补

4、偿购买者今后少得利息的损失。,预付利息 200元,分摊,购买者实际利息收益=80 + 每期的分摊额,13,溢折价的分摊方法,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是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未来收回的利息和本金的现值恰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成本的折现率。 假定持有期间保持不变。,14,例题4-11、4-14解析,不同购买价格的投资者收益是否相同?,50万元,528000,525000,530000,521000,折现得到实际利率,4.72%,15,借出资金额 528000,实际利息 24922,还本:5078,分录: 借:应收利息 30000 贷:投资收益 24922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5078,还本:531

5、8,分录: 借:应收利息 30000 贷:投资收益 24682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5318,4.72%,实际利息 24682,16,编制利息收入确认及溢价摊销表,投资收益,17,折价购买的例子4-15,借出资金额 778500,实际利息 44997,增加本金:4997,分录: 借:应收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4997 贷:投资收益 44997,增加本金:5286,分录: 借:应收利息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5286 贷:投资收益 45286,5.78%,实际利息 45286,18,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及会计处理模式: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6、)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19,课堂练习,2000.1.1,甲公司支付价款1000元(含交易费用),从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4.72,每年末支付利息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实际利率10。 要求:编制债券取得、持有、到期的会计分录。,2000.1.1,取得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银行存款 1000,摊余成本即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20,2000.12.31,利息收入=100010100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 贷:

7、投资收益 10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2001.12.31,104110104.1104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 贷:投资收益 10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期初账面摊余成本,21,2002.12.31,108610108.6109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 贷:投资收益 109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2003.12.31,113610113.6114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5 贷:投资收益 11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22,2004.12.31

8、,250-41-45-50-55=59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 贷:投资收益 118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借:银行存款 12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2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借出资金额 163340,实际利息 13067,增加本金: 13067,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 8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5067 贷:投资收益 13067,增加本金:14113,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 8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6113 贷:投资收益 14113,8%,实际利息 141

9、13,24,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及会计处理模式: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25,四、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如果账面摊余成本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应按其现值列示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应按账面摊余成本列示其价值。,512035,26,1、根据其账面摊余成本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000,2、如以后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

10、的金额。,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8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800,四、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27,练习,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5年期、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1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 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为6。按年计提利息。 2007年12月31日,该债券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并将继续下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公司2007-2008年

11、有关会计分录。,28,(1)2007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50 贷:银行存款 1015.3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4.65 (2) 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29,(3)2007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1000-34.65) 6= 965.356=57.92(万元) 借:应收利息 50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 7.92 贷:投资收益 57.92 (1000-34.65+7.92) -930 =43.27 借:资产减值损失 43.2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3.27,30,(4) 2008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5)2008年12月31 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1000-34.65+7.92-43.27)6=9306=55.8(万元) 借:应收利息 50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 5.8 贷:投资收益 55.8,摊余成本即账面价值,31,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重分类,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会计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重分类日公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