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_第1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_第2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_第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_第4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物态变化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温度值的常用温度校正原理后,测量物体的温度。(2)物态变化的几种具体形式,发生的条件和吸、散热情况,可以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3)可以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之后老师评分,上课中再次发行)用酒精灯加热东西时,应该使用火焰的部分。 其原因是这部分的火焰,有利于加热。2 .摄氏规定:通常温度为0,以下温度为100。测定温度修正(常用液体温度修正)温度校正结构:下面有(放入水银灯油醇等液体)和细玻璃管等。温度修正的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作而成。常用温度修正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可以观察它,识别并正确

2、读取判断是否适合被测量物的温度的温度修正。使用时:温度修正和被测定液体温度修正的玻璃泡泡泡在被测定液体中请稍等读取时,温度修正的还是要和被测定液体一起。读取时:视线和温度修正中。温度校正(体温校正):测量的微波炉从到,分度值,使用上的特征如下。、固体液体气体(中所述)(中所述)(中所述)(中所述)中所述)3 .物态变化(基本概念)中所述)(中所述)(填充状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散热状况:伴随水循环的转移。气化的两种方式:和蒸发的作用:液体蒸发,降低周围温度,有制冷的作用。沸点:液体时的温度。 液体沸腾的条件: (1)液体温度达到;(2)继续来自外界。熔点:结晶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 (1)晶

3、体温度达到(2)继续从外界。 凝固点:结晶时的温度。液化的两种方法:; 。 优点:体积小,运输方便液化的条件:气体液化需要热量,如露、雾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热变成小水滴,形成。升华和凝华:是固体和气体的变化过程。容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和钨。凝华的条件:气体凝华要热。 例如,霜的形成-地面温度急剧下降时有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热量变成小冰晶,形成霜。【教室学习】:一、“监视课前学习”检查。 (另外安排,4分钟问题量,1分钟评价和评价5分钟以内)二、沟通课前准备情况:(分组沟通,将遇到的问题记录如下) (510分钟)三、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再深入研究几个问题吧。 (约30分钟)

4、1 .与温度和温度修正有关的问题。学生们首先要明确这部分的主要试验点:感觉到对温度的认识,阅读温度校正,温度校正的使用步骤和方法,体温校正的范围,分度值,读数,使用特点。 然后,一起解决以下相应的练习问题。例和练习1 (点) :以下关于温度的记述中实际适用的是()a .出现高烧时的人体温度为40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达到10c .饺子煮出锅之前的温度是50 D .加了冰的橙汁饮料的温度是-20请记住常见的温度。 问题 :标准压下冻结时的温度沸水温度吗? 洗澡的温度是多少? 感觉不冷也不热的温度吗? 人的舒适气温是多少? 我国最北端冬天冷时的气温是多少? 例和练习2 (点) :小丽在进行某物质

5、的溶解实验时,此时的温度如甲图所示,_ (读取方法选择“a”、“b”或者“c”),显示数为_的小林通过温度修正测量冰箱的冷冻室的温度,显示数为。(1)温度校正的读数不要和测力传感器一样进行鉴定刻度必须鉴定的视线相似。 (2)提问如何判别温度是否为负? 怎么读?例和练习3 (点) :使用常用温度修正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如下所示。a .选择适当的温度修正,使其分度值和测定范围b .温度修正的玻璃泡和被测定液体充分接触c .从液体中取出温度校正d .估计被测定液体的温度e .观察温度校正的显示数f请按照实验的正确步骤排列在横线上示例和练习4 (点) :使用温度校正测量液体温度时,图示的4种方法中正

6、确的是例和练习5 (点) :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样的体温校正连续测量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但在测量甲之前只强烈摇动了几次体温校正,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分别为37.2、37.8、37.1,中间例和练习6 (点) :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校正,该体温校正是由液体引起的有规律地制作,图中的体温校正的读取值为。总结: 问题 :实验室用温度校正和体温校正在结构和使用上有什么区别?2 .关于物质状态变化的判断。首先总结一下考试的形式根据现象和情景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水循环相关的物质状态的变化。再次认识解题方法:找出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 寻找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的方法是记住和分析常见的物质状态的变化情况

7、。 这不容易,很多学生找不到。 老师分析下面的事例:打开冰箱的门,看到“白汽”的物质状态的变化了吗? 寒冷的冬天冻的衣服也会晾干,但是发生了什么呢? 冬天草坪上的霜,其物态变化是什么? 通过事例理解这个解题方法。总结更重要的情况(也可以作为考试点对待):“白汽”情况总结: a .从冬口呼唤“白汽”b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汽”还有什么? 请列举在同样的情况下,“白汽”的多少也反映了室外空气温度和白汽温度的高低。 示例:总结:(向学生提问)自然现象中雨、露、雾、霜、雪引起的物质状态变化分别是怎样的?指导: a .对比:蒸发和沸腾: 问题b .辨别:气化和升华凝固和凝华。 问题示例和练习1 (点) :

8、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与以下自然现象对应的物质状态变化名称夏天早晨的草的水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白气”的形成。 寒冷的冬天,水滴结成冰的夏天,吃冰棒退热的是10的冬天,冷冻的衣服干了,把铁水注入铁棒的寒冷冬天的窗玻璃上结成冰花的霜的形成_ _ _ _ _ _ _ _ _ _ _ _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溅上小水珠。例和练习2 (点)你知道雨、露、雾、霜的形成吗? 白天,江、川、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上升到上空时,水蒸气冷却成大量的小水珠,或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滴和

9、小冰晶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落下例子和练习3 (点)将干冰投入装有水的玻璃瓶,水激烈“沸腾”,瓶口有大量的“白气”,这个“白气”是()a .干冰升华而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 .水因干冰的升华散热而气化的水蒸气c .干冰熔化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d .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例和练习4 (点)夜间的气温下降的话,白天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间寒冷的地面,花草,石头上变成小水珠。 这就是露水。 空气中浮尘多的话,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变成“雾”。 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急速下降到0以下,水蒸气直接变成固体的小冰晶,这就是霜。 2011年2月,中国大部分地区

10、下瑞雪,雪形成的物态变化。例子和练习5 (点)关于蒸发和沸腾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蒸发和沸腾需要从外部吸收热量b .蒸发和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 .蒸发和沸腾是液化现象d .蒸发的速度与温度无关,沸腾时的温度不变总结:判断物体发生了什么,在物体状态变化之前,必须明确物体后面的状态。 因为能看到水蒸气,所以“白气”是状态,干涸了,没水了,没冰了,全部变成了状态。3、物质状态变化的吸散热情况及其应用。同学们首先要明确这部分的主要试验点:判断物态变化的吸散热物态变化吸散热的应用。总结: (1)吸热的物质状态的变化有散热的物质状态的变化。(2)如何记住6种物质状态变化及其吸散热: a .特例

11、记忆和理解法b .“上楼梯”法。例子和练习1 (点) :关于下图的物理现象的记述,正确的是例和练习2 (点) :将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放入铝罐中一段时间,罐外壁结霜。 如图所示,该霜使水蒸气变成水珠(“吸热”、“散热”、“不吸热”),水珠出现在窗户上小结节:在物质状态的变化中液化、凝固、凝华的发生条件必须放热-有冷却。 干冰在冒烟或降雨时,会起到冷却空气中的作用。 液化除了降低温度外,压缩体积也可以气体液化。例子和练习3 (点) :炎热的夏天,降低室内温度的有效方法是()a .打开工作中的冰箱门。 b .适当地往地上洒水。c .打开风扇,使其位于转速最大的换档位置。 d .关上门。例和练习4

12、(点) :在超市贩卖的海鲜周围铺上碎冰。 这是在冰融化的时候写上“上升”、“上升”、“上升”例5 (点) :晚秋,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为了避免冻伤,果农傍晚多向橘子树喷水。 如图所示,水晚上结冰,为什么橘子没有冻伤?4 .物质的温度和状态的关系。例1 :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1)80的酒精为状态(2)在寒冷的北方,最低气温可以达到-50,此时,应该作为温度修正的测温液体(选择“酒精”或者“水银”)总结教师讲课:(1)物质通常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物质的状态由那个物质的温度决定。 物质的温度高于该物质的沸点的情况下,物质处于气体状态的物质的温度低于该物质的熔

13、点,物质成为固体的物质的温度处于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之间时,物质处于液状的物质的温度等于该物质的熔点的情况下,物质可以是液状,也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固液共存。 (2)方法:画坐标,标示熔点和沸点练习1 :灯泡发光时灯丝温度达到2000,选择钨(熔点3410)、铁(熔点1535)、金(熔点1064)中的哪种金属最合适? 为什么?练习2 :如图所示,在某标准大气压下,某学生将冰放入空罐中加入适量盐,用筷子搅拌约一半,罐中冰与盐水的混合物温度低于0,实验时罐底部生成白霜。 关于这个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盐使冰的融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融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14、.盐使冰的融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融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物质沸点/液态氧183液态氮196液态氢253液态氦-268.9练习3 :根据右图的信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空气体液化,最初分离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氦气,5 .综合和其他。 (可以进入下一个会议)小婕家的浴室里有防雾镜。 如图所示。 镜面后面有连接镍铬金属片的电路,一旦接通电源,就可以消除附着在镜面上的“白色空气”,使镜子保持明亮。请运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分别说明镜面上“白气”的形成过程和消除过程。小明的母亲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 她不小心在油锅上滴了水滴,出现了“油花飞溅”的现象。 请说明这种现象回答:洒到油上的水滴到达油面之前有一定的速度,请继续向下移动。 由于油的温度远远高于水的沸点,水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迅速气化,产生高压气泡,气泡迅速膨胀破裂,油飞散。 你可以把这个答案变成填充问题。 中所述)四、加强本堂(4分钟题量,1分钟评价)1 .如图所示,应该将三个温度校正的液晶柱指示符的数量分别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