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日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 T 7 2 5 0 -9 4 干燥技术术语 1 9 9 4 - 0 7 - 1 8发布1 9 9 5 - 0 7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 部 发布 目 次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甲 , , , , , , , , , , , , 甲 甲 甲 甲 , , , , , , , 甲 “ 又 D 一般术语 “ , , , , , “ , , ” , ( 1 ) 干燥工艺 “ , ,. ( 6 ) 技术经济指标 , , , ,. ,. , ( 8 ) 干燥 设备 4 4 4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附录 A中文名称索引( 参考件) 附录 B 英文名称索引( 参考件):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J B/ T 7 2 5 0 -9 4 干燥技术术语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燥技术的有关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干燥技术与干操设备的生产、 科研、 教学及应用等领域。 2一般术语 2 . 1 干澡d r y in g 泛指使物料中所含湿分( 水分或其他溶剂) 汽化并去除的处理过程。 工业生产中指去除某些原料或用这些原料加工的成品中
3、所含的湿分的过程。 2 . 2 烘干h e a t - d r y i n g 利用热能使物料升温, 将物料中的湿分汽化并去除, 借以降低物料中湿分的过程。 2 . 3 物料ma t e r i a l s 在干燥之前、 干操过程中和干燥之后的物质即本标准定义的物料, 它可以是固体或液体( 汁液或膏 状 ) 。 2 . 3 . 1 新鲜物料( 原始物料) m a t e r i a l t o b e d r i e d 为进行干燥工艺准备的物料。 2 . 3 . 2 干操物料( 干澡成品) d r i e d ma t e r i a l 经过干燥之后的物料。 2 . 3 . 2 . 1 干
4、燥物料含量 c o n t e n t o f d r y m a t t e r 干燥物料的质量除以新鲜物料质量所得之商。 在说明干燥物料含量时应给出测定方法。 2 . 3 . 3 绝干物料( 绝对干燥物料) a b s o l u t e d r y i n g m a t e r i a l 不含有湿分的物料, 其质量为物料质量与所含湿分质量之差。 2 . 3 - 3 . 1 绝干物料含量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a b s o l u t e d r y m a t e r i a l 绝干物料的质量除以物料总质量所得之商。 在说明绝干物料含量时应给出测定方法。
5、 2 . 3 . 4 干燥损失( 干燥物料损失) lo s s o f m a t e r i a l t h e d r y i n g p r o c e s s 物料在干燥或冷冻过程中受损失的部分( 例如由飞尘、 磨损、 沉积引起的损失) 。 2 . 3 . 5 飞尘l i f t o f f ( p a r t i c l e s ) 在干燥或冷冻过程中从物料脱落和去除的小顺粒物料。 2 . 3 . 物料的解吸d e s o r p t io n o f ma t e r ia l 物料向大气放出水分的现象。 2 . 3 . 7 物料解吸等温线d e s o r p t i o n a
6、 l i s o t h e r m o f ma t e r ia l 定温下, 物料向大气放出水分时, 表示大气的不同相对湿度与物料平衡水分之间关系的曲线。 2 . 3 . 8 物料的吸湿m o i s t o n o f ma t e r ia l 机械工业部 1 9 9 4 - 0 7 - 1 8 批准 1 9 9 5 - 0 7 - 0 1 实施 1 J B/ T 7 2 5 0 一94 物料在大气中吸收水分的现象。 2 . 3 . , 物料吸附等温线 a d s o r p t i o n s i s o t h e m o f m a t e r i a l 定温下, 物料从大气
7、吸取水分时, 不同大气相对湿度与物料平衡水分之间关系的曲线。 2 . 3 . 1 0 物料的吸湿滞后 h y g r o s c o p ic h y s t e r e s i s o f m a t e r i a l 定温下, 物料的吸附等温线与解吸等温线具有显著差异的现象。 2 . 3 . 1 1 物料的 热容量 t h e r m a l c a p a c i t y o f m a t e r i a l 使1 k g 物料的温度升高或下降1 所需要或放出 的热量, k J / ( k g ) 。 2 . 3 . 1 2 物料的 体积热容量 v o l u m e t r ic
8、t h e r m a l c a p a c i t y o f m a t e r i a l 物料热容量与其容重的乘积, k J / ( m ) 。 2 . 3 . 1 3 物料的导热系数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h e a t c o n d u c t i v i t y o f m a t e r i a l 当 1m厚的物料层, 上层和底层的温度相差 1 时, 在 1 h之内通过 1 m2 物料层面积的热量, k J / ( m h *C ) 2 . 3 . 1 4 物料的导温系 数 。 o e f f ic ie n t o f t e m p e
9、r a t u r e c o n d u c t i v i t y o f m a t e r i a l 物料导热系数与其体积热容量的比值, m / h , 2 . 3 . 1 5 物料热稳定性 t h e r m a l s t a b i l i t y o f m a t e r i a l 物料在受热过程中, 其主要成分保持不变的能力。 2 . 3 . 1 6 物料允许受热温度 p e r m i s s i b l e h e a t e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m a t e r i a l 在不损伤物料性状的条件下, 物料受热的最高温度。 2
10、 . 3 . 1 7 干燥物料外壳e n c o s u r e o f d r i e d m a t t e r 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包围冰核( 见2 . 4 . 3 ) 以及包含结合水( 见 2 . 4 . 2 ) 的干燥的物料。 2 . 4 湿分m o i s t u r e ; h u mi d it y 以自由溶剂和( 或) 化合剂溶剂存在的这部分物料( 即湿物料) 中的水分或溶剂。 物料中的湿分用含 湿量或湿度表示。 2 . 4 . 1 自由湿分f r e e m o i s t u r e 用升华和蒸发热足以去除的湿分。对于水分, 是游离水和毛细管水的统称。 2 . 4 . 1 .
11、 1 游离水f r e e w a t e r 存在于物料颗粒细胞间隙中的水。 2 . 4 . 1 . 2 毛细管水。 a p i l l a r y w a t e r 存在于物料颗粒毛细管中的水。 2 . 4 . 1 . 3 粗毛细管水 c o a r s e c a p i l l a r y w a t e r 毛细管直径大于 1 0 - c m时存在于其中的水。 2 . 4 . 1 . 4 微毛细管水m i c r o c a p i l la r y wa t e r 毛细管直径小于 1 0 - s c m时存在于其中的水。 2 . 4 . 2 结合湿分( 结合水) b o u n
12、 d m o is t u r e 除了升华 热和蒸发热之外还要另外消耗能量才能去除的湿分, 例如: 结晶水、 结构水、 吸附 水等。 2 . 4 . 2 . 1 结晶水w a t e r o f c r y t a l l i z a t i o n ( c r y s t a l wa t e r ) 结晶水合物组成中的水, 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晶格中, 属于化学结合水, 在化学式中以整个分子 形式附加于其他成分后面。此水分解时物料的晶体结构必遭破坏, 因此结晶水的脱水过程一 般不视作为千燥过程. 2 . 4 . 2 . 2 物理化学结合水 p h y s i c a l c h e m is
13、 t r y c o m b i n e w a t e r a吸附水a d s o r b e d w a t e r 由物料的内外部表面分子力场所吸附的水; b渗透水 p e r m e a b l e w a t e r d B/ T 7 2 5 0 一9 4 2 . 4 . 3 2 . 4 . 4 与物料结合中由于物料组织壁的内外面溶解物的浓度有差异, 使水分扩散透过壁膜而形 成的湿分。 c . 结合水s t r u c t u r e d w a t e r 存在于物料细胞内与淀粉、 蛋白质等系水胶体牢固结合在一起的水分。 冰核i c e c o r e 主要被干燥物料外壳( 见2
14、. 3 . 1 7 ) 包围在固体聚合态中的湿分。 含湿量mo is t u r e c o n t e r t 2. 4. 4.1 湿分量除以物料量所得之商。 在说明含湿量时应给出测定方法。 湿基含湿量( w) we t b a s e mo i s t u r e c o n t e r t 以湿物料为基准的浓度表示法, 即: w 一 M W 4 爵 黯 (W ) 干基含湿量r u o d r y b a s e m o i s t u r e c o n t e n t 以绝干物料为基准的浓度表示法, 即: X 1 0 0 % 2 .4. 4. 2 湿物料中湿分的质量( W) 湿物料的总
15、质量( 9 ) X 1 0 0 % 卜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一 ( 2 ) 2 . 4 . 4 . 3 初始含湿量i n i t i a l m o i s t u r e c o n t e n t 新鲜物料( 原始物料) 的含湿量。 2 . 4 . 4 . 4 最终含湿量f i n a l r e s i d u a l mo i s t u r e 从干燥机出来物料的含湿量。 2 . 4 . 4 . 5 物料降水幅度 r a n g e o f m a t e r i a l m o i
16、s t u r e r e l e a s e d 物料干燥前后含湿量之差。 2 . 4 . 4 . 6 物料中的水分平衡 m o is t u r e e q u i l i b r i u m o f m a t e r i a l 几种不同含湿量的物料混合后, 经过一定时间, 含湿量趋于平衡的过程。 2 . 4 . 5 物料湿度 d e g r e e o f m o i s t u r e ; d e g r e e o f h u m i d i t y 物料的含湿量( 见 2 . 4 . 4 . 3 ) 除以绝干物料含量( 见2 . 3 . 3 ) 所得之商。 在说明湿度时必需给出
17、测定方法。 2 . 5 干燥剂( 干操介质) d r y i n g m e d i u m 能从湿物料中带走湿分的物质。干燥作业中大多以空气作为干燥剂( 干燥介质) 。 2 . 5 . 1 化学干操剂c h e mis t r y d e s i c c a n t 通过化学反应吸除水分的过程, 如抓化铝、 浓硫酸、 五氧化二磷等。 2 . 5 . 2 物理干燥剂p h y s i c a l d e s ic c a n t 能吸附水分或与水分形成恒沸混合物而不伴有化学反应的物质。如硅酸( 用以去除空气中的水 分) , 苯( 用以去除酒精中的水分) 。 2 . 6 干空气d r i e d
18、 a i r 不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2 . 7 湿空气mo i s t a i r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2 . 8 冷却气体 c o o l i n g g a s 用于对物料降温的气体。 2 . 9 废气e x h a u s t a i r 干燥介质与物料进行湿热交换后排出的气体。 J B/ T 7 2 5 0-9 4 2 . 1 0 热值 c a l o r i f i c v a l u e 在燃料化学中, 表示单位重量( 或体积) 的燃料完全燃烧时 所放出的热量。 在食品化学中, 指1 9 食物在体内氧化时所放出的热量。 2 . 1 1 燃料发热量c a l o r i f ic c
19、a p a c i t y o f f u e l 1 k g 烯料完全燃烧发出的热量。 2 . 1 1 . 1 煤的 高位发热量 h ig h c a lo r i f i c c a p a c it y o f c o a l 1 k g 煤燃烧后的最大发热量 2 . 1 1 . 2 煤的 低位发热量 l o w c a l o r if i c c a p a c i t y o f c o a l 煤燃烧后, 除去它所生成的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实际发出的热量。 2 . 1 2 热量衡算 h e a t b a l a n c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根据能量守
20、恒定律进行的热平衡的计算。 2 . 1 3 标准 煤 s t a n d a r d c o a l 每千克能发出 低位发 热量( 见2 . 1 1 . 2 ) 为2 9 3 0 8 k J 的 煤。 2 . 1 4 烟道气f l u e g a s 燃料在炉灶内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2巧干燥过程中的物料温度 2 . 1 5 . 1 物料受热温度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h e a t e d m a t e r i a l 物料在干燥过程中, 吸收热量后达到的温度。 2 . 1 5 . 2 烘前料温 i n i t i a l m a t e r i a l t e
21、 m p e r a t u r e 物料进人干燥器以前的温度。 2 - - 1 5 . 3 供后料温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ma t e r ia l l e a v i n g d r y in g s e c t io n 物料离开干燥段时的温度。 2 . 1 5 . 4 干燥温度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t h e ma t e r i a l b e i n g d r i e d 千燥过程中在规定位置上测得的物料温度。 应给出测量方法和测量位置。应注意干燥物料的上限温度。 2 . 1 5 . 5 温度曲线t e mp e r a t
22、 u r e c u r v e 物料干燥过程中, 物料温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 2 . 1 6 干燥过程d r y i n g p r o c e s s 表示面积相关的去湿速率的函数, 它取决于: a . 物料的湿度; b . 干燥开始以来的时间间隔。 2 . 1 6 . 1 干燥时间d r y i n g t i me 将物料由一定的初始含湿量千燥到规定的最终含湿量所经过的时间。 2 . 1 6 . 2 停留 时间 l e n g t h o f s l a y ( i n t h e d r y i n g c h a m b e r ) 物料在千燥机中的时间。 2 . 1 6 . 3
23、循环时间c y c l e t i m e 物料在连续式工作的千燥机中的停留时间。 2 . 1 6 . 4 物料受热时间 h e a t u p t i m e o f m a t e r i a l 干燥介质与物料接触的时间。 2 . 1 6 . 5 缓苏 t e m p e r i n g 千燥后的物料贮存一段时间, 使颗粒间或物料内部进行湿热交换使其湿度均化的过程。 2 . 1 6 . 6 物料干燥曲线 m e t e r i a l d r y in g c u r v e 物料湿分随干燥时间而变化的曲线。 d B/ T 7 2 5 0一9 4 2 . 1 6, 冷却c o o l i
24、 n g 物料干燥后降温的过程. 2 . 1 6 . 7 . 1 逆流冷却 c o u n t e r f l o w c o o l i n g 冷却气体( 见 2 . 8 ) 与物料流动方向相反的冷却. 2 . 1 6 . 7 . 2 错流冷却( 横流冷却) c r o s s f lo w c o o l i n g 冷却气体与物料流动方向垂直的冷却。 2 . 1 7 干燥条件及干燥原理 2 . 1 7 . 1 干 燥条件 d r y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千燥过程中, 各种参数的总称。 2 . 1 7 . 2 加 热温度 h e a t i n g t e m
25、 p e r a t u r e 供热器的温度。 2 . 1 7 . 3 料层阻力m a t e r i a l o b s t r u c t io n 气流通过物料层时的压力损失。 2 . 1 7 . 4 料层厚度m a t e r i a l t h i c k n e s s 干燥介质穿过物料变成废气所经过的最短距离。 2 . 1 7 . 5 堆层厚度t h i c k n e s s o f t h e ma t e r ia l 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厚度或顺粒物料在冷冻干燥中堆料的高度。 2 . 1 7 . 6 传质ma s s t r a n s f e r 物质传递的简称。物质系
26、统由于浓度不均匀而发生的质量迁移过程。 2 . 1 7 . 7 传质系数ma s s t r a n s f e r c o e f f i e n t 传质过程方程式中的一个比例系数, 以传质效率与传质面积的传质推动力成正 比 为 依 据, k g m o l / ( h mz a t m) , 2 . 1 7 . 8 传热h e a t t r a n s f e r 热传递的简称, 物料系统内的热量转移过程, 热量由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 2 . 1 7 . 9 传热系数( 传热总系数)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c o e f f i c i e n t 系传热过
27、程方程式中的一个比例系数, 表 示 固 体 壁 两 边 的 流 体 间 传 热 强 度 的 数 值, k J / ( m h0C ) , 2 . 1 7 . 1 0 导热( 热传导) h e a t c o n d u c t io n 热传导的一种基本方式。 借物料中的分子、 原子或电子的相互碰撞, 使热能从物体的温度高部 分传到温度低部分的过程。 2 . 1 7 . 1 1 换热( 热交换) h e a t e x c h a n g 热能从热流体间接( 例如经过间壁) 或直接传向冷流体的过程。 2 . 1 7 . 1 2 热辐射h e a t r a d i a t i o n 热传导的
28、一种基本方式。 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能量。 其热能不依靠任何介质而以电 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 2 . 1 7 . 1 3 对流传热h e a t c o n v e c t io n 热传递的一种基本方式。热能在液体或气体中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过程, 简称对流。 2 . 1 7 . 1 4 升华s u b l i ma t io n 固态( 结晶) 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气态的现象。 2 . 1 7 . 1 4 . 1 升华热: u b l i ma t i o n h e a t 单位质量的固体直接转变为气体时所需要的热量。 2 . 1 7 . 1 4 . 2 升华表面s u f
29、a c e o f s u b l i m a t i o n 处于固体聚合态中自由湿分发生升华的表面( 即冰核的表面, 见2 . 4 . 3 ) , 在先进的干燥工 d B/ T 7 2 5 0 -9 4 2 . 1 7 . 1 5 2 . 1 7 . 1 5 . 1 2.1 7 .1 6 艺中又是冰核和干燥物料外壳间的界面。 流态化f l u id z e d 使固体颗粒通过与流体( 气体或液体) 接触, 而使固体颗粒处于悬浮状态运动而不被流体带走 的状态。 流化床( 沸腾床) f l u i d z e d - b e d 状如沸腾液体的流态化固体颗粒层。 喷动床 s p o u t e
30、 d - b e d 气体以较高速度通过喷管而在颗粒物料内产生人为涡流现象的床层。 可使颗粒物料像喷泉状 向上运动, 达到一定高度后由于物料本身的重力作用而下降, 以后又被气流重新向上带走而 呈喷泉状。可设计成间歇式或连续式。 3 干燥工艺 3 . 1 千燥方式与方法 d r y i n g t y p e s a n d m e t h o d s 3 . 1 . 1 机械干燥me c h a n i c a l d r y in g 用压榨、 沉降、 过滤、 离心分离机械等方法除去湿分的过程。 3 . 1 . 2 物理化学法干燥 p h y s ic a l c h e m ic a l
31、d r y i n g 直接用吸湿性化学物品( 如硫酸、 无水氯化钙等) 做为干操剂吸除湿分的过程 3 . 1 . 3 热物理法干操 t h e r m o c h e m is t r y d r y i n g 利用湿分在加热或降温过程中产生相变的物理原理除去湿分的过程。 3 . 1 . 4 间歇干燥b a t c h d r y i n g 物料间歇装卸的干燥。 3 . 1 . 5 连续干操 c o n t i n u o u s d r y i n g 物料不断地从干燥机进 口到出口的干燥。 3 . 1 . 6 直接加热干燥 d i e c t - h e a t d r y i n
32、g 用干操介质直接加热物料的干燥。 3 . 1 . 7 I司 接加热干燥 i n d i e c t - h e a t d r y i n g 通过间壁间接加热物料的干燥。 3 . 1 . 8 接触干燥c o n t a c t d r y i n g 以传导的方式加热物料( 物料与加热表面接触) 的干燥。 3 . 1 . , 汽相干燥 v a p o u r p h y a s e d r y i n g 将新鲜物料送入真空干燥机, 抽空之后, 通入合适的蒸气( 例如有机物蒸气、 煤油) , 使之冷凝于 物料之上, 并通过其释放的冷凝热使物料加热的干燥。 3 . 1 . 1 0 辐射干燥d
33、 r y i n g b y r a d ia t i o n 以辐射形式加热物料的干燥, 如红外线干燥。 3 . 1 . 1 1 介电 干燥/ 微波干燥 m i c r o w a v e d r y i n g 在交流电场中对物料湿分进行直接加热的干燥。 3 . 1 . 1 2 红外线千燥i n f r a r e d d r y i n g 利用红外线对物料加热的干操。 3 . 1 . 1 3 高频干燥 h i g h - f r e q u e n c y d r y i n g 物料放在频率为 1 - 1 0 MHz 的交流电场中的干燥 3 . 1 . 1 4 太阳能干燥s o l
34、a r d r y i n g 利用太阳能加热物料的干燥 3 . 1 . 1 5 低温干燥 l o w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r v i n g J B / T 7 2 5 0-9 4 3 .1 .1 6 3.1 .1 7 3.1 .1 8 3 . 1 . 1 9 3 . 1 . 2 0 3 . 1 . 2 1 3. 1. 22 3 . 1 . 2 3 3. 1. 24 3 . 1 . 2 5 3 . 1 . 2 6 3. 1. 27 3 . 1 . 2 8 3 . 1 . 2 9 3. 1. 30 3 . 1 . 3 1 3.1 . 32 3 . 1 . 3 3 3
35、 . 1 . 3 4 用低于 4 5 的干燥介质去除物料湿分的干燥。 对流干燥 c o n v e c t i o n d r y in g 以对流形式加热物料的干燥。 静态干燥 s t a t i c d r y i n g 物料放在格层中, 在遂道或皮带上面与其接触面相对不变的干燥。 动态干燥 d y n a m i c d r y i n g 物料不断运动或周期性运动的干燥。在干燥过程中用机械装置( 例如叶片式干燥机) 或活动式 接触面( 例如振动式干燥机, 筒式干燥机) , 对物料进行搅拌, 使干燥时间缩短。 自 然通风干燥 n a t u r a l v e n t i l a t
36、i n g d r y i n g 用空气自然对流去除湿分的干澡。 机械通风干燥 m a c h a n i c a l v e n t il a t i n g d r y i n g 将空气强制送入物料去除湿分的干燥。 气流干澡 a i r f l o w d r y i n g ; p n e u m a t ic d r y i n g 把湿润状态的泥状、 块状、 粉粒体状等物料采用适当 的加 料方式加入干燥管内, 被分散在高速 流动的热气流中, 湿物料在气流输送过程中被去除湿分, 得到粉状或粒状干燥物料的干燥。 固定床干燥 f i x e d - b e d d r y in g 干
37、燥过程中物料处于静止状态。 移动床干燥 m o b i l e b e d d r y i n g ; m o v a b l e b e d d r y i n g 干燥过程中, 物料处于移动状态. 流 化床干燥( 沸腾床干燥) f l u i d i z e d b e d d r y i n g ( b o i l e d b e d d r y i n g ) 利用流化床( 沸腾床) 进行干操的一种干燥方法。 喷动床干燥 s p o u t e d b e d d r y in g 利用喷动床进行千操的一种干燥方法。 顺流干燥 c o n c u r r e n t f l o w d
38、 r y i n g 在干燥机内, 物料的流动方向与干燥介质流动的方向一致的干燥。 逆流干燥 c o u n t e r f l o w d r y in g 在干澡机内, 物料的流动方向与干燥介质流动方向相反的干燥。 错流干 燥( 横流干操) c r o s s f l o w d r y i n g 在干燥机内, 物料的流动方向与干燥介质流动方向垂直的干燥。 快速干 燥r a p i d d r y i n g ; q u i c k d r y i n g 物料在与千燥介质接触时间只有数分或数十分的干操。 常压干 燥p r e v a i l i n g p r e s s u r e
39、d r y i n g 根据操作压力分类的一种干操方法. 真空干燥 v a c u u m d r y i n g 真空下的一种热干燥过程。 真空冷冻干操 v a c u u m f r e e z in g d r y i n g 将含水物料冷冻到冰点以下, 使水转变为冰, 然后在较高真空卞将冰转变为蒸气而除去湿分的 干燥方法。真空冷冻干燥是在中真空区至高真空区内进行的。 热泵蒸发 h e a t p u m p e v a p o r a t io n 蒸发操作的一种, 借压缩机的绝热压缩作用, 或借喷射压缩作用将蒸发器所产生的二次蒸气的 饱和温度提高, 并送回原蒸发器用作加热蒸气。 喷雾
40、干 燥s p r a y d r y i n g 采用雾化器将原料液( 可以是溶液、 乳浊液或悬浮液, 也可以是熔融液或膏糊液) 分散为雾滴, J B/ T 7 2 5 0 一9 4 用热干燥介质( 通常是热气流) 干燥雾滴而获得产品( 产品可根据要求制成粉状, 颗粒状. 空心 状或团粒状) 的一种干燥方法 3 . 1 . 3 5 联合 千燥 c o m b in a t e d d r y i n g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干燥方法去除物料湿分的干操。 3 . 2 干燥阶段 s t a g e s o f d r y in g 称作为预干燥, 一次干燥, 二次干燥的干燥工艺的每个阶段。 各个阶段
41、的应用和所达到的干燥度取 决于干燥工艺。 3 . 2 . 1 预干燥p r e l i m i n a r y d r y i n g 主要去除自由湿分的第一阶段干燥。在此阶段中也可以应用有别于真空干操的其他方法, 此干 燥阶段的千燥速度是不变的。 冷冻干燥没有预干燥。 3 . 2 . 2 一次干燥( 广义) p r i m a r y d r y i n g ( i n g e n e r a l ) 作为自由湿分的千燥阶段, 一次干燥( 本标准的定义) 只能在真空中进行。 此阶段中的千燥速度几乎是不变的。 3 . 2 . 3 一次干燥( 冷冻干燥) p r i m a r y d r y
42、i n g ( f r e e z e d r y i n g ) 从冷冻干燥开始直到完全去除在固体聚合态中所含湿分的干燥阶段。除了升华之外, 液相的蒸 发还与湿分的种类有关。 3 . 2 . 4 二次干燥s e c o n d a r y d r y i n g 紧接着一次干燥之后去除结合湿分获得理想的最终含湿量的干燥阶段, 此阶段中的干燥速度随 着含湿量的变化而降低。 3 . 2 . 5 预热阶段 p r e - h e a t i n g p e r i o d 物料在干燥开始时其温度升高, 但未放出湿分的阶段。 3 . 2 . 6 等速+燥阶段 c o n s t a n t - r
43、a t e d r y i n g p e r i o d 物料湿分降低与时间之间的变化是一水平直线关系的干燥阶段。 3 . 2 . 7 降速千 燥阶段 f a l l i n g - r a t e d r y i n g p e r i o d 物料湿分降低与时间之间的变化是一下降曲线的干燥阶段。 4 技术经济指标 4 .1 4 .2 4.3 4.4 4.6 干 燥 机处 理量 d r y e r c a p a c i t y 在某一降水幅度, 经过一个完整的干燥过程, 单位时间处理进机物料的质量, t / h 干燥能力 d r y i n g c a p a b i l i t y 在
44、 1 h内, 经过一次干燥后, 按降低 1 %湿分计算, 干燥机对原始物料的处理量 干燥速度 d r y in g r a t e 单位时间内物料含湿量降低的幅度或所去除湿分的量, k g / h e 干燥度 d e s s i c a t i o n r a t i o 在规定的干燥时间内干燥物料含湿量除以初始含湿量所得之商。 干燥周期 d r y in g c y c l e ; d r y i n g p e r io d 物料流经干燥机的时间. 对间歇式干燥机指一次投入干燥机的物料在机内进行预热、 供干、 缓苏和 冷却的全部时间。 干燥强度 d r y in g i n t e n s
45、 it y 干燥机按干燥室有效容积或起主要传递热量部位( 如通风板等) 的有效面积计算的每小时去除湿 分的重量. 分别可称作容积干燥强度 或面积千燥强度J按式( 3 ) 、 式( 4 ) 计算: J B / T 7 2 5 0 -9 4 尸 , m( w,一w。 ) W O 一 WO 尸 , m ( w,一 w; ) t A( 1一 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4 ) 式中: 尸 , 容积干澡强度, k g / ( h m ) ; P A 面积千燥强度, k g / (
46、h m ) ; , 投入新 鲜物料质量, k g ; t 千操时间, h ; w 2 物料初始含湿量, %; w ; 物 料最 终 含 湿 量, % ; V 干燥机干燥室有效容积, m ; A起主要传递热量( 如通风板等) 的有效面积, m2 , 4 . 7 干燥不均匀度 u n e v e n n e s s o f d r y i n g 物料经过一次干操后, 在排料口横断面不同点( 一般不少于 3 点) 同时接取样品侧得最大含湿量与 最小含湿量之差。 4 . 9 干操机热效率 d r y e r t h e r m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进料温度升到进口空 气的
47、湿球温 度所需的热量和蒸发水分所需热量之和与供给总热量的百分比。 . , 干 燥机总压力 报失 t o t a l p r e s s u r e l o s s o f d r y e r 在干燥机中, 干燥介质所遇各种阻力之和。 . 1 0 干操损失率 d r y i n g l o s s r a t e 物料在干澡或冷冻过程中受损失部分 如由飞尘、 磨损、 沉积引起) 的质量与理想应获得的干燥物 料质量的百分比。 4 . 1 1 单位耗热量 s p e c i f i c h e a t c o n s u m p t i o n 从物料中 去除1 k g 湿分所消耗的热量。 4 .
48、1 2 单位耗气量 s p e c i f i c a i r c o n s u m p t i o n 从物料中去除1 k g 湿分所消 耗的热风或冷风的风量质量, k g / h , 4 . 1 3 单位耗能量 s p e c i f i c p o w e r c o n s u m p t i o n 从物料中去除 1 k g湿分所消耗的电能和热能总和。 4 . 1 4 热风量 h o t b l a s t r a t e 干燥区段风机所送空气的流量, m / h , 4 . 1 5 冷风量c o l d b l a s t r a t e 冷却区段风机所送空气的流量, m / h
49、 , 4 . 1 6 护膛发热强度 h e a t i n g i n t e r s i t y o f f u r n a c e c h a m b e r 每小时立方米炉膛的发热量. 4 . 1 7 炉灶效率 e f f i c ie n c y o f t h e f u r n a c e 炉灶产生 烟道气的热量与投入炉灶燃料所产生的 总热量的比。 4 . 1 8 单位干澡费 用u n i t d r y i n g c o s t 每吨物料去除 1 %湿分所需的总费用。 5 干澡设备 用于进行干澡作业的全套设备( 包括主机和附属设备) 的统称。 5 . 1 有关参数及结构要素 7
50、 B/ T 7 2 5 0-9 4 5 . 1 . 1 干操室 d r y i n g c h a m b e r 干燥过程中干燥机内容纳物料停留或运动的空间及空间内设置的机构所占的位置。 5 . 1 . 2 热气室h o t a ir c h a m b e r 千燥介质由管道进入干燥区段( 见 5 . 1 . 1 4 ) 前占有( 或扩散) 的空间。 5 . 1 . 3 开孔率 p e r c e n t o p e n n i n g 气体分布板( 见5 . 2 . 1 ) 上孔的总面积与气体分布板有效面积( 见5 . 1 . 6 ) 的百分比。 5 . 1 . 4 喷带s p o u
51、t e d z o n e 气体分布板( 见5 . 2 . 1 ) 上开孔率较大, 穿过的干燥介质较多, 能使物料和干澡介质充分混合并 产生沸腾状态的区段。 . 1 . 物料充 填系数 t h e c o e f i c i e n t o f f i l l i n g m a t e r ia l 在干燥过程中, 静止状态下千澡室 所装物料的 体积与干操室有 效容积( 见5 . 1 . 8 ) 的比 值。 . 1 . 6 气体分布板有 效面积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a r e a o f g a s d is t r i b u t i o n p l a t e
52、 气体分布板上具有通过干燥介质作用的面积。 5 . 1 . , 干燥室全容积 w h o l e v o l u m e o f d r y i n g c h a m b e r 干燥机干燥室( 见 5 . 1 . 1 ) 内部容积的总和。 5 . 1 . 8 干燥室有效容积 t h e e f f e c t iv e v o l u m e o f d r y in g c h a m b e r 干燥机干燥室内能够充填物料那部分空间的容积( 即不包括干操室内机构实体所占的空间) 。 5 . 1 . , 圆筒斜度 d r u m i n c l i n a t i o n , d r u
53、 m s l o p e 圆筒形干操室的圆筒轴线与水平线夹角。 . 1 . 1 0 加热面积 h e a t i n g s u r f a c e 能用来将热量传导给待干燥物料的热源部分。 5 . 1 . 1 1 物料装载面s h e l f 真空干燥机或冷冻干燥机用来接受物料或装有物料的容器的装置, 如果是接触式干澡它同加 热表面可以完全相同。 5 . 1 . 1 2 冰冷凝器的负载 l o a d o f t h e i c e c o n d e n s e r 冰冷凝器( 见5 . 2 . 2 9 ) 的负载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主要以固体聚合形式冷凝在冰冷凝器冷凝表 面的蒸气质量。 5
54、. 1 . 1 3 冰冷凝器的额定负载r a t e d l o a d o f t h e i c e c o n d e n s e r 冰冷凝器能经济地运转的最大负载。 5 . 1 . 1 4 干 燥区段 d r y in g s e c t i o n 干燥机内物料受热去除水分的区段。 5 . 1 . 1 5 冷却区 段 c o o l in g s e c t i o n 干燥机内物料冷却降温的区段。 5 . 1 . 1 6 排料区段d r a i n s e c t io n o f ma t e r i a l 干燥机内物料从离开干燥区段和冷却区段后的区段。 5 . 1 . 1
55、7 贮物区段s t o r i n g s e c t i o n 在连续式干燥机的干燥区段前设置的贮存物料的区段。 5 . 1 . 1 8 炉蓖有效面积百分率 p e r c e n t a g e o f e f f e c t i v e g r a t e a r e a 炉蓖上通过空气的孔面积与炉蓖有效面积的百分比。 5 . 2 零部件及装置 5 . 2 . 1 气体分布板 t h e p l a t e o f g a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使物料形成流态化或沸腾状态的起通气( 通风) 作用的开孔板。 5 . 2 . 2 通风冷却仓 v e n t i
56、 l a t in g a n d c o o l i n g b i n 1 0 J B / T 7 2 5 0 -9 4 5 . 2 . 3 5 . 2 . 4 5 . 2 . 5 5 . 2 . 6 5. 2. 7 5 . 2 . 8 5. 2. 9 5 . 2 . 1 0 5 . 2 . 1 1 5 . 2 . 1 2 5 . 2 . 1 3 5 . 2 . 1 4 5 . 2 . 1 5 5 .2. 16 5 . 2 . 1 7 5 . 2 . 1 8 5 .2 .1 9 5 . 2 . 2 0 5 . 2 . 2 1 5. 2. 22 5.2 . 23 利用机械通风方法冷却干燥物料的仓房。 逆流冷却仓 c o u n t e r f lo w c o o l i n g b i n 采用逆流冷却原理降低物料温度的仓房。 流化槽式冷却器 c o o l i n g c h u t e 利用流化槽进行机械通风, 降低物料温度的设备。 塔式冷却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育老师健康知识培训
- 项目工程应急演练课件
- 《平面设计》课件-第6章 设计符号学基础
- 音乐信息技术课件
- 市政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设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运营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xx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范文参考)
- 2025年氯铂酸合作协议书
- 基于风险指标的低压设备退役优化及其在新加坡电网中的应用
- 2025年专用小麦新品种项目合作计划书
- 应急救援无人机系统应用解析
- 2025北师大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精校打印)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弧故障断路器(AFCI)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 2025年安徽省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电子版教材-1
- 物联网安全风险评估-第2篇-洞察阐释
- 上汽英飞凌无锡分公司第二代框架式功率模块产品导入年产150万片模块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2025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前冲刺试卷带答案
- 国家数据局《2024年“数据要素×”项目案例集》
- (2025)行政能力测试题库与答案
- 一级建造师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