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7《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学案 沪教版_第1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7《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学案 沪教版_第2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7《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学案 沪教版_第3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7《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学案 沪教版_第4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7《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学案 沪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轮复习-7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知道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解释守恒的原因2、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3、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重点】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2书写化学方程式及配平【学习难点】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2书写化学方程式及配平【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质量守恒的原因:反应前后_,_,_ 不变,3使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_变化,不适用于_变化。(2)质量守恒定律指“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等

2、。 (3)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_ (“能”或“不能”)计入“总和”中。4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_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5应用(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4)进行各物质间量的计算。(二)、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必须遵守_。 (2)必须遵循_。2书写步骤(1)将_的化学式写在左边,将_的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短线连接,并在短线上方注明_。(2)在化学式的前边配上适当的数字使短线两边各_的个数相等,体现出_,然后将短线改为_

3、。(3)若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应该在该化学式右边注明“_”或“_”;如果反应物也有气体或不溶性固体,则无须注明。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1)“质的意义”:表示 、 、 (2)“量的意义”: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 ;(3)“粒子的个数比”:表示反应前与反应后粒子间的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6.012.8000反应后质量/g007.28.8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

4、4 g,则无X生成练习1、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19.78.731.60.4反应后的质量/gX17.40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39.4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87:36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2活动二: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 CaCl2CO2H2O=CaCO32HCl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点燃CuH2SO4=CuSO4H2高温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

5、应:4Fe+3O2=2Fe2O3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O3=CaO+CO2练习2: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H2OCO2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2O2=2H2OO2 高温C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中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D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活动三:配平方程式(1)N2+ H2 NH3 (2)C2H4+ O2 CO2+ H2O (3)Al+ H2SO4Al2(SO4)3+ H2 (4) NaOH+FeCl3Fe(OH)3+ NaCl

6、(5) CO+ Fe2O3 Fe+ CO2 (6) CO+ Fe3O4 Fe+ CO2 练习3:根据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1)打火机中的燃料C4H10完全燃烧: 。 (2)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放电时间长等优点,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是锂(Li)与二氧化锰作用生成LiMnO2。: 。 (3)海洋中资源丰富,如碘(I2)的获得可将海藻、海带经处理后所得的NaI溶液与Cl2发生置换反应而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些豆科植物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能被作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其反应可看作是氮气、碳、水在根瘤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氨(NH3)和二氧化碳: 。(5)在4

7、00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水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练习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氯酸钾制氧气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6)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有 ;一定变的有 ;可能变的有 。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检测】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本质原因是 ( )A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改变,原子的

8、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变化2、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物质状态原子种类ABCD3、如图表示四种物质的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是()Aa+bc+dBca+bCa+bc Dca+b4、在下列反应2AB+B2 = C中,C的化学式为 ( )AAB2BA2BCA2B4DA4B25、在反应2KClO3 2KCl +3O2的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写化学式)6、将17克双氧水溶液和3克MnO2的混合物放入试管内,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时试管内剩余物质量为18.4克,则反应生成氧气克,

9、剩余混合物中MnO2 克。7、在化学反应2Mg + O2 2MgO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MgO2MgO= 8、给下列方程式配平(1)Cu2(OH)2CO3 CuO+H2O+CO2 (2) Fe+ O2 Fe3O4(3)WO3+ H2 W+ H2O (4) CH4+ O2 H2O+ CO2【课后作业】1、在化学反应A+B=C+2D中,若5克A和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克C和若干克D,则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 ( )A13B31C23D322、有下列反应:A+2B=C+D,5.6克A与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得到0.4克D,则所需A的质量为 ( )A5.6克B11.2克C

10、14.6克D无法计算3、质量相同的碳、硫、磷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 )A碳B硫C磷D一样多4、3克红磷在3克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 ( )A6克B大于6克 C小于6克 D无法判断5、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 + CuO Cu+H2OBCH4 + 2O2 CO2 + 2H2OC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D2H2O 2H2 + O26、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AB2+B22CB3AB2+B22CC4AB2+B22CDAB2+4B22C7下图形象地

11、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431 B312 C412 D3l3充分物 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Q的质量为10g 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后生成15 g Z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9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一定含C、H元素 一定不含O元素 可能含O元素 一定含O元素 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0加热16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4g,固体剩余物的成分是( )AK2MnO4 MnO2 BKMnO4 2MnO4 MnO2 CKMnO4 2MnO4 D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