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课件_第4页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安全环保部,.,2,.,3,每年全球: 2亿5千万起工伤事故; 1亿6千万工人罹患职业病; 国民生产总值损失4%,.,4,一、职业卫生形势,全国涉及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 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人,.,5,2005-2011年我国职业病报告情况,.,6,.,7,职业卫生形势(2),尘肺病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1)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尘肺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现患527431例 2)我国尘肺患者数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8,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63634例,其中尘肺病777173例,占

2、90%,29972,26873,.,9,接害人数多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占全国30%以上中小企业占90% 接害人数逾2亿,两大现象:,.,10,职业卫生形势(3),云南职业病形势: 1)全省存在职业危害企业超万家,接触职业危害人数约50万人。 2)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底,云南省累计报告尘肺病人14755例,已累计死亡4655例; 3)累计报告职业中毒和其他职业病4363例。,.,11,职业卫生形势(4),4)2011年我省共新发职业病 395例,较2010年的188 例增加了52.4%,其中尘肺246例;2012年共新发职业病 375例,其中尘肺325例。 5)2011年全省煤矿死亡18

3、3人,非煤、危化、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冶金机械五行业事故总和254人。 6)尘肺325死亡总和254,.,12,职业病案例,.,13,1.河南郑州新密张海超维权事件,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2004年6月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工作3年多后,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真相,这位28岁的年轻人只好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铁心“开胸验肺”,以此悲壮之举揭穿了谎言。 其实,在张海超“开胸验肺”前,郑大一附院的医生便对他坦承,“凭

4、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14,尘肺病,尘肺病症状为:呼吸短促、发烧、疲倦、无食欲、胸痛、干咳、呼吸衰退,致死,.,15,2 江西修水事件 1987年上衫乡金矿成立,从1994 年至今,已因尘肺病死亡137人,现病危38人,184人丧失全部劳力。1994年到2007年,共查出患者498人,尘肺病家庭占全乡总户数的近1/6 。,九十岁老人朱洪吉的两个儿子因尘肺病死亡,68岁吴学前的3个儿子都因尘肺病相继死亡,.,16,3、2009年3月水富向家坝返乡农民工群发矽肺病事件,自2003年,77名民工到安徽石英干粉厂务工,返乡后12 人死亡,对63名村民诊断,确诊矽肺30例。,.,17,慢性

5、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轻工、冶金、电子等行业 中毒前3位的化学物质: 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2003年河北高碑店箱包生产使用含苯胶粘剂,多合一场所,4人死亡。,2011.9.28至2012.2.27, 广州市发生1,2-二氯乙烷 39人中毒事故(人死亡)。因制鞋、箱包及皮革加工企业违法使用有毒劣质胶水,含量高达58.99%,浓度严重超标,没有通风排毒设施,没有防护措施。,.,18,慢性铅中毒病人 周围神经炎(腕下垂),.,19,正己烷中毒,台湾胜华科技苏州联建科技公司为苹果公司Iphone生产手机触摸屏,使用正己烷作清洗剂,提升生产效率,良品率还提高了30%,因此增加巨额利润 . 导

6、致137员工慢性中度中毒,供应链利益分配分析发现,售价600美元的iPhone4,富士康等中国组装企业,只得到6.54美元的酬劳;而苹果获利高达360美元,.,20,二、职业病概述,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定义 职业病种类 职业病特点 职业病的诊断,.,21,(一)职业病概念,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机体不能代偿,导致一系列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22,(二)职业病定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中华人

7、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职业病诊断术语GBZ/157-2002),.,23,(三)职业病种类,我国卫生部于1957年首次公布14种法定职业病的名单。 1987年,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修订发布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该规定将法定职业病名单修订为九大类99种,并规定了职业病患者的处理办法。 2002年3月卫生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修订和发布的“职业病目录”,调整为十大类115种 2013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为10类132种,.,24,职业性尘肺病(13种)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 职业性皮肤病(

8、9种)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职业性传染病(5种) 职业性肿瘤(11种) 其他职业病(3种),10类132种,(三)职业病种类,.,25,法定职业病要满足以下条件:,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 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 前提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26,(四)职业病特点,病因明确; 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发病有群体性; 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愈后对身体影响不大; 目前多数职业病尚无特效疗法。,.,27,(五)职业病的诊断,职业病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9、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诊断时应当组织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职业病诊断的证明书上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28,依据资料,职业史 重要的前提 生产环境劳动卫生调查 重要参考依据 临床资料 包括: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五)职业病的诊断,.,29,三、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 (二)危害因素分类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 (五)职业危害后果,.,30,(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人们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

10、病危害因素。,.,31,(二)危害因素分类,生产过程:按性质分类 劳动过程: 生产环境:,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劳动组织 劳动强度 劳动工具,厂房布局 自然环境,.,32,(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雾:如电镀作业产生的铬酸雾、酸洗时的H2SO4雾等; 烟:如铅熔炼时产生的铅烟,熔锌时的氧化锌等; 粉尘:各种物质在机械粉碎、碾磨时均可产生粉尘; 气体:如CO、HCl、Cl2、 SO2等; 蒸气:如喷漆作业产生的苯、丙酮、醋酸酯类等蒸气; 放射线:、 其他:如噪声、高温、电磁辐射等。,.,33,(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34,(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35,(三)

1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36,细支气管,细支气管末端,(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37,(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38,铅等重金属,(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39,(五)职业危害后果,.,40,噪声性耳聋,健康危害 高血压 头晕头痛 失眠 消化不良 神经衰弱 噪声性耳聋,影响生活 易怒 疲乏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衰退 焦虑和紧张,(五)职业危害后果,注意防尘!,(五)职业危害后果,.,42,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中暑,(五)职业危害后果,.,43,我们接触的职业危害,.,44,四、职业病的预防,针对分公司职业危害因素特点,重点控制一下几条:,1)有毒有害气体、烟尘

12、的控制; 2)各料仓扬尘的控制; 3)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完好有效运行;,1)分公司内部定期有针对性进行监测; 2)法定监测; 3)针对不同岗位,定期组织体检;,1)定期巡检、维护; 2)100%开机率的控制;,1)各级教育培训落实(重点在班组); 2)现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告知; 3)现场职业危害告知牌、警示牌的设置等;,劳保穿戴的自觉性;,1)勤换劳保服; 2)作业完成后吹灰、洗手、洗脸; 3)不再作业现场抽烟、饮食;,.,45,五、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13、(47号令),(48号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49号令),(50号令),(51号令),.,46,职业病防治法 共七章90条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修改着重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1)强化用人单位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职责; (2)职业病诊断鉴定难问题; (3)监管体制不顺畅问题。,.,47,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作为首要的立法目的 ; 预防:前期预防(包括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三同时”、宣传教育等制度,由安监部门负责)、

14、劳动过程防护(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安监部门监管责任); 控制: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标准(安监部门监管及服务促进落实责任)。,职业病防治法 ,.,48,一、设立机构,配备人员; 二、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能力要求; 三、对劳动者进行培训; 四、健立健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五、工作场所要求; 六、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七、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 八、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设置各种警示标示; 九、发放并佩戴防护用品;,.,49,十、完善急救措施和设备; 十一、定期检查保养设施设备; 十二、开展检测检验、现状评价和日常监测,并按要求进行治理; 十三、设备、材料要符合相关要求; 十四、不转移、不接受职业病危害作业; 十五、优先采用先进设备和材料,并知悉性能和防护措施,不得隐瞒其危害性; 十六、签订劳动合同,并告之相关事宜; 十七、定期开展健康检查;,.,50,十八、健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如实提供相应资料; 十九、用工要求; 二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资料; 二十一、事故处理要求; 二十二、及时报告病例; 二十三、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二十四、积极配合执法检查,.,51,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职业病防治法(第40条): 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