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解质因数.pdf_第1页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解质因数.pdf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99 页,信息窗 3 分解质因数。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分解质因数是在学习因数、倍数、2、5、3 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合数等知识后学习 的这一概念性的知识。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是结合具体数给出的, 这样是为了避免抽 象的数学概念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 结合具体的例子学习数学概念的一个好办法。 教材为学 生提供了多种解题的方法。分解质因数可将数直接进行分解,也可用短除法。由于用短除法 分解质因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新知识,教材将分解的全过程完整的呈现出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将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数学意义,能掌

2、握多种方法进行分解,进而 理解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掌握用宝塔法和短除法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 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 难点难点 分清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 1.能被 2、3、5 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3.说出 20 以

3、内的质数和合数。 4.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它们各能被哪些数整除? 3 6 21 28 53 60 75 97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巩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有关数的知识,我们来玩一个数字游戏?玩游戏 前要交代几条规则 (1)写成两数相乘或连乘的形式,连乘的因数越多得分越高; (2)只能用自然数; (3)不能用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由老师写一个数,把能写成几个数连乘的数写成几个数连乘, 如:422 12223。每正确写一个乘号得一分,写错一个乘号扣一分,哪组分加 起

4、来最多这个小组获得胜利。 教师出示下面的数: 6 21 17= 50 48 53 5= 75 2.交流:17 和 5 不能写成这种形式,其他数都能写成。 为什么 17 和 5 不能写成这种形式? 引导学生发现:质数不能写成这种形式因为他们只有 1 和本身,不符合游戏规则。 能 写成这种形式的数都是什么数? 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合数才能写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所以我们分解质因数就重点研究 如何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数连乘的形式。 3.看看下面这些数都分解成了两个数相乘的形式,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 623 2847 讨论发现 : 6 分解成 23 后按游戏规则就不能再分解了 ; 但是 28 分解成 47

5、 后, 47 中的 4 还可以分解成 22 你是怎样发现 4 还能分解的呢? 引导:因为 4 不是质数,所以很容易发现 4 还能分解。 那么我们在分解一个数时, 要把这个数分解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分解到都是质数就不 再分解了) 。 4.下面请同学们把 30 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交流:30=56 6=23 所以 30=523 30 5 6 2 3 5.引导归纳出 :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2、3、5 叫做 30 的质因数。 6.介绍短除法。刚才我们学习了一步一步地分解质因数,这样分解起来比较麻烦,为了 简便,通常我们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引导学生归纳出:

6、写出短除式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最小质数去除商如果是合 数,照上面的方法除下去,直到商是质数为止把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设计意图 :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模式归纳,总结出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提高 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巩固新知:(三)巩固新知: 1.用短除法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18 25 28 34 60 2.下面各式是分解质因数吗?为什么? 8=24 12=2+3+7 3.小游戏:猜猜我们有多大? (1)我的年龄是最小的质数。 (2)我们俩的年龄都是合数,和是 17。 (3)我们俩的年龄都是质数,积是 65。 (4)我的年龄是一个偶数,

7、它是两位数,十位上数与个位数的积是 6。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达标反馈(四)达标反馈 1.在( )内填入适当的质数。 10( )( ) ,10( )( ) , 20( )( )( ) , 8( )( )( ) 2.分解质因数。 65 56 94 76 135 105 87 93 答案:1.3 7 2 5 11 2 7 2 2 2 2.65=513 56=2227 94=247 76=2219 135=3335 105=357 87=329 93=331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设计意图 : 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本节

8、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 的养成。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1.把一合数用几个( )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 ) 。 2.42 的质因数有( ) 。 3.分解质因数可以用( )法。 4.有三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正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他们年龄的积是 210,这三 个小朋友的年龄分别是( )岁、 ( )岁、 ( )岁。 5.有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它的面积是 231 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 宽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 6.判断。 (1) 2、3、11 都是质因数。 ( ) (2)偶数都可以分解质因数。 ( ) 7.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32 87

9、129 1110 8.精挑细选。 34、17、25、11、81、71、90、15、61、85、97 质数 合数 答案:1.质数相乘 分解质因数 2. 42=237 3.短除法 4. 5 6 7 5. 11 21 6.(1) (2) 7.略 8. 质数:17 11 71 61 97 合数:34 25 81 90 15 85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分解质因数 623 2847 交流:30=56 6=23 所以 30=523 30 5 6 2 3 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三个不同质数的和是 42,这三个质数的积最大是多少? 解析 : 凡是质数,除 2 外都是奇数。三个质数相加的和是偶数,必定有一

10、个质数是 2,42- 2=40,剩下的两个质数的和是 40,用图表列举出所有情况,从中选取积最大的情况,具体 方法如下: 情况 三个质数积 情况 12337222 情况 221129638 情况 321723782 解答:21723=782 资料链接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的教师, 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 1690 年,1725 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 年, 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 6 的偶数都是两个奇数素数之和。如 : 6=3+3,12=5+7 等等。 1742 年 6 月 7 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写

11、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两 个大胆的猜想: 一、任何不小于 6 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 二、任何不小于 9 的奇数,都是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 。 显然, 第二个猜想是第一个猜想的推论。 因此, 只需在两个猜想中证明一个就足够了。同年 6 月 30 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 明 确表示他深信哥德巴赫的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定理, 但是欧拉当时还无法给出证明。 由于 欧拉是当时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 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信心, 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数 学界。 从那以后, 许多数学家都跃跃欲试, 甚至一生都致力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可是直到 1

12、9 世纪末,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也没有任何进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人们 的想象。有的数学家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 我们从 633、835、1055、10039711891783、这 些具体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成立的。有人甚至逐一验证了 3300 万以内的 所有偶数,竟然没有一个不符合哥德巴赫猜想的。20 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 家们发现哥德巴赫猜想对于更大的数依然成立。 可是自然数是无限的, 谁知道会不会在某一 个足够大的偶数上,突然出现哥德巴赫猜想的反例呢?于是人们逐步改变了探究问题的方 式。 1900 年,20 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

13、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把“哥德巴赫猜想” 列为 23 个数学难题之一。此后,20 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 猜想”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20 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 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 后的结果。 1920 年, 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定理 “99” , 由此划定了进攻 “哥德巴赫猜想” 的 “大 包围圈” 。这个“99”是怎么回事呢?所谓“99” ,翻译成数学语言就是:“任何一个 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其它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每个数,都是 9 个奇质数 之和。 ” 从这个“99”开始,全世界的数学家集中力量“缩小包围圈” ,当然最后的目标 就是“11”了。 1924 年,德国数学家雷德马赫证明了定理“77” 。很快, “66” 、 “55” 、 “44” 和“33”逐一被攻陷。1957 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 。1962 年,中国数学家 潘承洞证明了 “15” , 同年又和王元合作证明了 “14” 。 1965 年, 苏联数学家证明了 “13” 。 1966 年,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