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二子说,苏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洵其人。 2.学会实词含义。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感知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爱子之情。,走近作者,作者简介,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解题,“说”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 名二子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说:谈给两个孩子命名字的道理的文章。,写作背景,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试。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
2、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 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研读赏析,名二子说 苏 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名二子说 苏 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
3、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好像,即使这样,你,从,参与,到,车轮,车辐,车轸,车轼,盖,轸,轼,轮,辐,辙,译文,构成一辆车子,车轮、辐条、车盖、车轸,都各有职责,唯独用作扶手的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去掉轼我也从没见一辆完整的车。轼啊!我害怕的是你过分显露自己而不会掩饰外表。 天下所有的车都从车辙上轧过,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这倒也好,假如车倒了马死了,而祸患也殃及不到辙。所以说,辙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啊!我知道你可以避免灾祸的。,赏析,二苏的名字,都与“车”有关:“轼”是车前的扶手,是车的最显眼处、最易惹祸处;“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难而不担。 “知子莫若父”,苏洵是深知两个儿子的脾气性格的。他见“大苏”性不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意中得罪不少人,就取名为“轼”,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适当“动辄由他”,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板书设计,以轼喻子 担忧 以辙喻子 祝福,名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