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科学探究.讲课用.ppt_第1页
主题一.科学探究.讲课用.ppt_第2页
主题一.科学探究.讲课用.ppt_第3页
主题一.科学探究.讲课用.ppt_第4页
主题一.科学探究.讲课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题一 科学探究,沙朗民族实验学校 张宗飞,【知识梳理】,1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推理法 E抽样检测 F比较法,回答以下科学探究都用了哪些方法?,1、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中的生物种类。 2、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3、饲养和观察蚯蚓 4、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5、练习使用显微镜 6、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3、如何提出问题?,答:提出问题就是把问题的陈述句改成疑问句。(注:问题要有意义),4、如何作出假设?,答:作出假设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

2、和经验来进行。,5、如何得出结论?,结论就是假设。(前提假设必须成立),6、探究实验三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2、平行重复原则,3、对照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只能确定一个变量,而其它条件对照组与实验组完全一致。 变量可以是生物因素,也可以是非生物因素,变量往往蕴含在探究实验所提出的问题中。,2、平行重复原则,实验不能只做一次,而要在同样的条件下(平行)尽量多做几次( 重复)。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要做三次。,3、对照原则,每次探究实验,至少有两组以上的实验。其中有一组是对照组,另外一组或多组是实验组。 附:如何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方法一: 实验条件和问题条件相同的是实验组,剩下的是对照

3、组。 方法二: 实验组:条件不正常,施加了变量或接受变量处理的组。 对照组:条件正常,未施加变量或未接受变量处理的组。,练习: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1、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试验时,把鼠妇分为两组,甲组有光照,乙组无光照。请区别,甲组和乙组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2、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试验中,把水蚤置于一下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请区分,哪些组是实验组,或是对照组?,甲组是实验组,乙组是对照组,第一组是对照组,其他组是实验组,1.在探究实验中,往往要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的主要作用是( ) A.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B.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C.为了有多个变量 D.排除其它因

4、素的干扰,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D,2.在探究实验中,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 ) A.使每位同学都参与 B.避免偶然因素 C.探究是否有不同 D.采用对照试验,B,3.假如探究的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不符,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B.修改假设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A,4.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温度和水分 D.有空气和无空气,C,七年级上册探究专题,提出问题: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制

5、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10只鼠妇,盒子设置一半明亮和一半阴暗,每边放5只,静置两分钟后每隔一分钟记录,计十次,取十次的平均值。(设置对照,重复),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10只鼠妇,设置明亮和阴暗的对照,每隔一分钟记录,计十次,求十次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 明亮处鼠妇数目为2,阴暗处鼠妇数目为8。 实验结论: 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

6、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1)该实验探究 等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号和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_是这组实验的变量。 (2)马铃薯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 ,原因是 。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 (选填是或否)存在缺陷,理由是: 。,(1)光、温度、水 温度 温度 (2)无性生殖 (3)死亡 缺氧,使呼吸不能进行 (4)是 每种条件下只提供了一个

7、材料,很容易导致偶然性误差(其他合理答案给分),光、温度、水,温度,温度,无性生殖,死亡,缺氧,使呼吸不能进行,是,每种条件下只提供了一个材料,很容易导致偶然性误差,(1)确定变量 实验中只能确定一个变量,而其它条件对照组与实 验组完全一致。 变量可以是生物因素,也可以是非生物因素,变量 往往蕴含在探究实验所提出的问题中。 (2)设计对照实验 实验组:施加了变量或接受变量处理的组。 对照组:未施加变量或未接受变量处理的组。,原则:单一变量、对照、重复,实验:显微镜,1.机械部分 镜筒, 镜臂, 镜柱,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上有压片夹,通光孔), 遮光器, 转换器 2.光

8、学部分 目镜, 物镜, 反光镜,3.目镜(无螺纹):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物镜(有螺纹):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低,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 物镜倍数,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低: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多, 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少, 视野越暗,细胞体积越大。,2.显微镜的成像:倒像,6.光线进入眼睛的途径: 外界光线 反光镜 光圈 通光孔 物镜 镜筒 目镜 眼睛,5.调节光线 :反光镜、光圈 光线较暗: 光圈; 面镜 光线较亮: 光圈; 面镜,大,凹,小,平,7.观察 (1) 固定玻片标本。 (2)转动 ,使镜筒缓慢 ,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眼睛看物

9、镜)。,压片夹,粗准焦螺旋,下降,(3)双眼睁开,左眼看目镜同时转动 , 使镜筒缓慢 ,直至看清物像。,粗准焦螺旋,上升,(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图像向 移动;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 移动。,右,右上方,(5)视野中污点的位置:,目镜、物镜、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移动标本,转动目镜,试题: 某同学不断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污点都不能消失,换一个目镜观察,还不能消失,据此可判断污点在 上。,物镜,(6) 区分气泡和细胞,气泡的特点: 周围黑色, 中间白亮, 可变形,1.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下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

10、玻片 ( ) A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 D向右下移动,2.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10”时,学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如果仅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 ) A2个B4个 C10个 D40个,A,A,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目镜15 物镜10 目镜10 物镜10 目镜15 物镜25 目镜10 物镜25 A、 B、 C、 D、,4.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此时就该(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调节反光镜,5.透

11、明胶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96 B69 D96,C,A,D,常用的玻片标本有:,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2.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3.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注意: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净片(纱布)滴清水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平盖片(避免产生气泡)染色(碘液)观察(看不到细胞膜,细胞核染色最深),(2)制作人的口腔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净片滴0.9的生理盐水(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凉开水漱口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涂抹盖片染色观察,2.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1.我们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

12、正确的顺序是( ) (1)盖上盖玻片 (2)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3)擦拭载玻片、盖玻片(4)用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5)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6)将实验材料浸入在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开 A、(3)(5)(2)(6)(1)(4) B、 (3)(5)(2)(6)(4)(1) C、(5)(1)(2)(6)(4)(3) D、 (2)(1)(6)(4)(5)(3)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为装片染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盖玻片掀起染色 B、将装片侵入染液中 C、在盖玻片一侧滴染液,在对侧用吸水纸吸引 D、以上做法均正确,A,C,3.制作洋葱鳞片叶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使用盖玻片的

13、方法是( )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慢慢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快速盖上,4.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失水时发现,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显著,原因是( ) A动、植物细胞膜的伸缩性不同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C动物细胞质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D植物细胞有液泡,B,B,收集管,食物泡,口沟,纤毛,伸缩泡,小核,大核,胞肛,表膜,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_,因为_。制作草履虫装片时,放少许棉花纤维是为了 _。 (2)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

14、滴清水,另一端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把这滴清水和这滴草履虫培养液连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_。 (3)如果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都聚集在_。 (4)上述实验说明动物的应激性使它趋向_刺激,逃避_刺激。 答案:(1)表层 表层含氧多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2)培养液一端 (3)清水一端 (4)有利 有害,3、观察实验: 种子的结构,大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种皮具有保护作用,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单子叶植物,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自身

15、条件,胚完整的且是活的,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度过了休眠期,分别有六个装有豌豆种子的罐头瓶,其中1、2、3号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4、5、6号瓶放置在寒冷的地方,1、4号瓶不加水;2、5号瓶洒入少量清水;3、6号瓶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几天以后,只有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而其余的5个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请回答: 1缺乏温度条件的种子有:_ 2缺乏水分条件的种子有:_ 3缺乏空气条件的种子有:_ 4以上实验说明,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必需的,缺一不可。 5就豌豆的种子萌发的本身条件看:一是_必须完整,二是_必须肥厚。,1、456 2、14 3、36 4、适宜的温度

16、、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5、胚子叶,花托,花萼,花瓣,花丝,花药,柱头,花柱,子房,观察花的结构,雌蕊,雄蕊,一朵花最主要的部分:花蕊(雌蕊和雄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材料用具:(略),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方法步骤:,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注意: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实验:观察叶片的基本结构,上表皮,栅栏层,海绵层,叶 脉,下表皮,气 孔,叶片,表皮,叶肉,叶脉,有上、下表皮(气孔多),外壁

17、有角质层;有保卫细胞和气孔,栅栏层: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 海绵层: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含导管和筛管,支持和输导,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实验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1)实验假设: (2)实验器材:枝条(同种植物)、透明塑料袋、锥形瓶、剪刀、清水等。 (3)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4)实验现象预测: ,(1)假设: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越多蒸腾作用越强。 (3)第一步:选两根粗细接近、叶繁茂

18、的枝条,其中一枝将叶剪掉,定为甲,另一枝为乙 第二步:分别将枝条插入两个锥形瓶中(瓶中装有清水),枝条露出瓶外的部分用塑料袋套住,扎紧。 第三步:将它们放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放置相同时间。 (4)现象预测:甲塑料袋上的水珠较少乙塑料袋上的水珠较多,A,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如下: A、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B、用隔水加热酒精的方法去掉叶绿素 C、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D、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E、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F、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请根据实验回答: (1)正确的实验顺序是(填序号):。 (2)把天竺葵预先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什么? (3)

19、为什么要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而不是全部遮盖? (4)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其变成黄白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6)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DECFBA,消耗天竺葵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起对照作用,说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天竺葵叶片不遮光的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绿叶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2.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A只有乙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D乙和丙都不是,3.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

20、(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叶绿素B光 C二氧化碳D水,D,B,实验:种子的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温度升高,澄清石灰水,清水,实验:种子的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去掉瓶塞后,把点燃的蜡烛放进瓶中,甲瓶蜡烛很快熄灭,乙瓶燃烧一阵后才熄灭,实验:种子的呼吸作用,1. 植物体的任何生活部位都能进行( ) A.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 给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其直接原因是( ) A降低水分的蒸腾 B.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有利于根吸水 D.

21、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3.有人在储存白菜的地窖中丧生,你知道“杀手”是谁吗(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氢气 4.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储藏时间,主要原理是( ) A.防止水分丧失 B.保持温度 C.抑制呼吸作用 D.减少果皮损伤,C,D,A,C,七年级下册探究专题,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目的:,说明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探究:,淀粉糊,不变蓝,变蓝,变蓝,37C,唾液,水浴加热,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水不能促进淀粉的分解,唾液淀粉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气管,支气管,肺,膈,实验:呼吸运动,1、控制变量(只有一个变量)。,2、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3、设置

22、重复组。,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七下P55),五点取样法,“五点取样法”的计数原则: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人血永久涂片,人的血细胞彩图,人血细胞形态的模式图,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观察,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1.要选尾鳍色素少的小鱼 2.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3.观察时用低倍物镜。,探究: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变态发育的影响,实验材料及用具: 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形状和大小相似的蝌蚪、新鲜水草、个型号相同的玻璃缸、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提前晾晒了天的自来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号、号、号。 第二步:在个

23、玻璃缸中分别放入 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各放入只蝌蚪。 第三步:在号玻璃缸中加入 ;在号玻璃缸中加入 ;号玻璃缸中不加药,作为。 第四步:向号、号玻璃缸连续投药天,每天药量相同。喂养过程中注意换水,喂饭粒少许。 第五步:记录每天观察结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等量,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适量的甲状腺抑制剂,对照,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最先进行变态发育,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最后进行变态发育,号玻璃缸中的小蝌蚪居于二者之间,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变态发育,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七下P114) 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七下P116),八年级上册探究专题,观察鱼的外形探究鱼鳍在游

24、泳中的作用,1、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色(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2、体形呈梭形,鱼体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少阻力。 3、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 4、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 注:躯干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背鳍维持平衡。 5、鱼鳔:调节身体比重。,小明选用两条差不多的鲫鱼,将其中一条的胸鳍和腹鳍用细绳绑好,使之不能摆动,另一条不作处理,然后都放入水中,发现被绑的鱼不能像另一条那样平稳地侧立在水中,这说明胸鳍和腹鳍的作用是( )。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如果将鲫鱼的尾鳍绑起来实验,你预测的结果是( )。 鱼体两侧各有一条由许多小孔排列而成

25、的线条称为( ),如用凡士林将这些小孔涂满,鱼将不能( )。,感知水流的速度和方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鲫鱼不能掌握方向,游动速度慢,捆绑胸鳍和腹鳍的鲫鱼,未作处理的鲫鱼,侧线,实验:观察蚯蚓,(一)蚯蚓的外部形态: 体形:呈圆长形 身体:分许多体节,前端有环带 体表:有黏液(保持湿润溶解氧气) 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刚毛),触摸有粗糙感觉。,(二)蚯蚓的生活: 生活习性:穴居 生活环境: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 呼吸:由湿润体壁完成 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食物: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外形上判断蚯蚓前后端的重要标志性结构是( )

26、(2)用手摸一摸蚯蚓的体表,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由于蚯蚓体表有( ),它与蚯蚓的 ( ) 有关。体表湿润,是由于分泌的( ),它与蚯蚓的( )有关。 (3)某同学在探究蚯蚓在硬纸板上还是玻璃板上爬得快时,发现有一条在玻璃板上的蚯蚓比在纸板上的爬得快,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这条蚯蚓可能受到某种刺激运动强度较大,环带,运动,刚毛,黏液,呼吸,观察兔的结构特征,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 2、运动方式:跳跃 (前肢比后肢要短) 3、兔的牙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 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狼的牙齿 门齿:适于切断食物 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兔与狼的牙齿不一样与它们的食性有关。,4、呼吸

27、系统:肺 5、循环系统:心脏分四个腔,有体循环和肺循环 6、消化系统: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盲肠发达,这与草食生活相适应 7、神经系统:发达的大脑,遍布全身的神经 8、体腔:有膈 9、体温:恒定(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恒定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 10、胎生、哺乳,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1.体形为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2.体表被覆羽毛保温和飞行,3.前肢变成翼飞行器官,4.胸肌、龙骨突发达提供飞行动力,5.循环系统完善,有完整的体循环和肺循环 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快 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提供能量,6.骨轻、薄,长骨中空减轻体重,7.直肠短减轻体重,小明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

28、特点过程中,对家鸽的活体和标本进行了仔细观察,请你帮他把其中的部分记录完成,并得出相应结论: (1)扳开家鸽的喙,发现口腔内( )齿。 (2)观察家鸽的骨骼标本,发现家鸽的骨大多很( ) ,长骨大多( )。 (3)观察家鸽标本,发现家鸽消化道有一个特点:直肠很( ) 。 (4)以上观察,可推测而知: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身体相对( ) 。,无,薄,中空,短,较轻,观察昆虫及翅,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 分布十分广泛,与它们的运动能力强分不开。 身体分为头(一对触角,一对复眼)、胸、腹三部分, 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

29、。(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体表有外骨骼,实验结果:头浸没在水里的蝗虫活着,胸腹部浸没在水里的蝗虫死亡。 解释:胸腹部有气门,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给你一只青蛙,一个水槽、凡士林软膏、棉签、秒表、纸和笔等材料用具,请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功能(提示:即使在安静状态下,青蛙的口底也不停地作升降运动)。请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的实验结果。,实验步骤(1)将青蛙放在水槽中,用秒表计时,观察青蛙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口底升降次数,并做好记录; (2)用棉签将凡士林涂满青蛙的皮肤,但不堵塞其鼻; (3)将青蛙放在水槽中,用秒表计时,观察青蛙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口底升降

30、次数,并做好记录。 预期实验结果:第二次记录的数据大于第一次记录的数据。,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八上P35),讨论:,1. 从卵开始隔离饲养。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避免学习行为的形成。,2. 首先,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其次,饲养的数量也不宜过少,否则很难说明问题。,3.叶片的选择。可以选择含特殊挥发油的植物叶片,如薄荷叶、芹菜叶等。(叶片最好不要带毛或刺等,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4.叶片和滤纸的大小。应当一样。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5.滤纸和叶片的颜色。要一致。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6. 事先饿饲一段时间,在菜青虫有较高

31、食欲时做这项探究。可以将滤纸和菜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滤纸和菜叶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放开菜青虫,看看它会取食什么东西。,7.实验时间地点。相同。这样才能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菜青虫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它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你在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时: (1)你提出的假设是( ) (2)菜青虫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是因为,只有从卵开始才可能说明( ) (3)在实施计划时,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看看菜青虫更趋向于到哪里去取食。在这里,作为实验组植物的叶片是( ) ,作为对照组的叶片是( ) (4)通过探究,你得出的结论是( ),

32、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卵没有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其他植物的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1.蚂蚁如何识别群体成员?,2.蚂蚁怎样将信息传递给同伴?,探究问题提示:,探究活动:蚂蚁的通讯(八上P39),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而上寻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刀片剪掉蚂蚁的左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 (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

33、 (3)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蚂蚁是用触角来认路的,应选择较多的蚂蚁进行实验;应设置对照组,蚂蚁是如何通讯(传递信息)的?(或蚂蚁喜食何种食物?或蚂蚁是如何发育的?或蚂蚁的群体是怎样分工的?,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大,小,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菌落,白或黄,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培养基 2、高温灭菌 3、接种 4、培养,某一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探究他们学校餐厅内的细菌数量,经过商讨,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方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成此实验方案: 实验

34、方法步骤: 至少准备 套培养皿,目的是 ; ; ;接种;请具体设计如何接种: ; ; 一段时间以后,就可根据培养基上 数量的多少来判断餐厅的细菌的多少。 实验完成之后,同学们准备了一份宣传材料,有针对餐厅卫生负责人的,也有针对同学就餐卫生的,如果要你也谈谈这方面的注意事项,你觉得作为学生,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该注意的问题有:(至少谈两点看法),两,作对照实验,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将一组培养皿暴露在餐厅空气中5-10分钟,另一组不作处理,放在适宜的温度中恒温培养,细菌菌落,饭前洗手 餐具清洁 自带餐具 就餐秩序井然 不用一次性塑料袋等(只要合理,答出两点即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校园环境中

35、各处细菌数量进行调查。 样品采集: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将号试管放在教室,试管放在校园草坪上,经过1小时后,密封取回。 细菌培养:将号试管放在20的环境中,将号试管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几小时。 检验:分别往三支试管中滴入亚甲基蓝(好氧菌能使亚甲基蓝褪色),半小时后发现号试管最先褪色, 号试管其次。 请根据调查回答问题: (1)( )和( )试管对比,说明在( ) 环境中细菌数量较多。 (2) 和试管对比,说明( ),教室,细菌繁殖与温度有关,运动,保护,DNA,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杆菌,球菌,螺旋菌,某同学为探究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将加热沸腾并冷却至24的肉汤分装在甲、乙两个圆底瓶内,

36、甲瓶瓶口用棉塞塞住,乙瓶瓶口敞开问: (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甲瓶和乙瓶对照,甲瓶加上棉塞的目的是 。 (3)预测实验结果: 瓶中肉汤容易变质, 瓶中肉汤不容易变质。 (4)根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吗,阻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乙,甲,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而引起的,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

37、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讨论: (1)方案3中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2)三个方案中,方案 更能说明问题。因其 。,乙组,甲组,3,实验中排除了其它变量因素,真菌,一 真菌的形态结构,霉菌、蘑菇都是多细胞真菌,由菌丝体构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二 真菌结构,青霉,曲霉,青霉(橘皮):直立菌丝顶端成扫帚状,孢子青绿色; 曲霉(面包):直立菌丝顶端成球状,孢子有黄色、黑色、褐色、绿色等。,三 真菌繁殖:孢子繁殖,探究实验,一杯温水+糖+酵母,现象:液体出现气泡 气球胀大,搅拌,制作甜酒,1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

38、把米淘洗干净。 2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上蒸布,将糯米倒入,铺平,盖好锅盖。置于旺火上蒸熟。将蒸熟的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30 )的时候,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3将酒曲碾细成粉未,撒在糯米上,并迅速将酒曲与微热的糯米均匀地搅拌在一起,然后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 4把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用毛巾将容器包裹起来。 5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如冬天放在暖气旁,以提高温度。,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 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

39、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 (用代号加箭头表示) (2)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 (3)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原因是 。 (4)有人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甜酒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酵母菌,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酿酒过程中带入了霉菌,问题:常被利用进行发酵的细菌和真菌分别有哪些?,酵母菌-酿酒、做面包,乳酸菌-酸奶、泡菜,霉菌酱、腐乳,醋酸菌醋,真空包装法: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烟熏法:去除水分,脱水法,腌制法:用盐液去除水分。,罐装法:依据高温灭菌和防止细菌和真菌接触。,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去除水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