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发展战略及启示_第1页
日本科技发展战略及启示_第2页
日本科技发展战略及启示_第3页
日本科技发展战略及启示_第4页
日本科技发展战略及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本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启示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三个阶段研究日本的科技发展战略,并着重分析其四个要素: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介绍现阶段日本科技人才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才的库存、流量、质量等情况。 最后通过分析中日两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差异,得到了日本现代科技发展战略对我们的启示,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展望了我国当前的科技发展战略。关键词:技术发展战略思想人才状况经费投入重点项目启示引言科技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者政府对科技发展订划有订划,有组织,进度订划制定的引导未来科技发展动向和科技成果转变的整体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措施等。 科技发展战略是各国经济发展、社会变化最重要的影响

2、因素之一。 因此,各国政府把制定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作为战略任务。二战后,日本科学技术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发展,在战败的废墟中,由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强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成为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是什么能让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发展成为现在的科学技术强国? 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能使日本这么快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真理,科学技术的成果已经成为比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更重要的生产要素,日本政府意识到科学技术对当前世界各个方面的重要影响,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意味着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开始了近代科学技术的

3、发展,从那以后,目睹了日本从非常弱的国家变成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大国的过程。1日本科学技术发展战略1.1“贸易立国”战略阶段(1945-1980年)战后日本经济衰退、物质匮乏,如何恢复、发展经济,日本朝野的意见各不相同,但基本上是依靠科学技术振兴经济。 科学技术直接转变为生产力,其自身过程始于科学研究。 但是,战后的日本为了尽快缩短与欧美各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上的差距,超越了科学研究的一环,从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开始,结合自主的研究开发,走了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捷径。 这一时期,技术引进主要集中在钢铁、化学、电机、运输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 现阶段科技发展战略的四个要素可归纳如下(一)、战略思想主要从美国

4、等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逐步改变日本的产业结构,增强综合国力。(2)、战略目标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生存为目的,恢复国民经济。二、20世纪60年代旨在缩小与欧美各国的科学技术差距,推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经济基础。三、20世纪70年代重点实施强化自立的技术开发,以优先发展产业技术为目的。(三)、战略重点重工业和化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业。(4)、战略措施一、1956年设立了“科学技术厅”,1959年设立了“科学技术会议”(首相为主席),1963年决定建设“筑波科学技术城”。二、制定促进各种研发的优惠政策,如设立补助金,开发委托费,在税收贷款方面优惠。三、20世纪60-80年代,使用大

5、量资金从海外引进了大量的技术专利。1.2“技术立国”战略阶段(1980-1995年)受到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和70年代后期以微电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影响,日本的产业结构开始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是技术更新快、发展周期短、所需科研投入大、产品增值高等。 因此,只有具有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进入80年代,日本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旧的发展战略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重新制定新的国家发展战略。 在这个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实现从“科学技术模仿”向“科学技术创造”的过渡,更加重视基础研

6、究,将研究开发的重点从应用技术向基础科学方面过渡,但与欧美国家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不同,其重点始终是新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 现阶段科技发展战略的四个要素可归纳如下(一)、战略思想技术立国是日本的奋斗目标,有效利用技术资源进行创造性技术开发,提高竞争力和经济实力是日本发展的必由之路,日本国内各界已经形成共识。(2)、战略目标建立完善的科研体制,自主开发先进技术能力。(三)、战略重点着重加强新材料、电子、生物三个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一、新材料技术主要包括半导体、光纤、精细陶瓷、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二、电子技术包括电子校准计算机、工业机器人和通信技术。三、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发酵技术、抗癌剂和单克隆

7、抗体的研制技术。(4)、战略措施一、强化政府职能,制定各种研发制度,加强对科技事业的指导。 科学研究预算大幅增加,1980年日本的研究开发费总额为4683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前苏联。 政府将直接主持重点领域的科学研究,如原子能、宇宙开发,也将主持效果大、费用大、时间和风险大的领域的科学研究。二、开始重视基础研究。 日本政府认为,基础科学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基础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要满足今后必须开发创新性自主技术的要求,适应可能发生动荡的国际形势,需要独自进行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可能也有宝贵的价值创造。三、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科研体制,鼓励企业设立研究机构,自主开发新产品。四、开展对外技

8、术合作,吸引国外科技智能。 日本制定了很多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具体措施。1.3“科技创新立国”战略阶段(截至1995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信息化的浪潮使很多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但日本成为了这次浪潮的观众。 不仅如此,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产,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停滞期。 面对世界经济竞争的激化和本国经济的低迷,日本全面反省了过去引以为豪的引进、消化、吸收、改善的技术发展道路,认识到在国际竞争激化的今天,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这个国家在新时代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因此,日本政府将进一步丰富“科技立国”战略,提出“科技创造立国”的新口号,实现发展模式的彻底变革,

9、即从一个技术跟踪型国家向科技先进型国家的转变。 现阶段科技发展战略的四个要素可归纳如下(一)、战略思想在巩固经济大国地位的基础上成为政治大国和地区军事大国。(2)、战略目标告别“模仿与改良时代”,以创造性地开发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开发科学技术“独创的科学技术”为重点,力争从一个技术跟踪型国家向科技先进型国家转变。(三)、战略重点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通信技术、纳米技术、能源、制造技术、社会基础设施、尖端领域(主要是宇宙和海洋)成为人们的重点,其中前四个是重点。(4)、战略措施一、变革科技组织体制,制定科技基本订划。 1995年废除“科技会议”,在内阁设立了“综合和科技会议”(有责任制定国家科

10、技发展战略,协调政府各省厅之间的科技项目关系)。 从2001年4月开始,89个国立科学研究结构再次组合,成为拥有59大自主权的独立行政法人,实施民营化管理。 根据1995年通过的科学技术基本法,每5年制定一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现在正在实施第三期利技基本计划(2006一2010年),预计到2050年培养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二、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在人力、物资、财力方面形成相应的制度创新。三、加强国际合作研究与开发。2日本科学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2.1科技人才库存: 2006年日本研究者总数为82万人,比1981年的39.5万人增加了近2倍。 特别是分布在产业界的研究者的比率的增加最为

11、显着。 分布比率的顺序是产业界的研究者、大学的研究者、政府的研究机关的研究者、民间的研究机关的研究者。2.2科技人才流量:新生科技人才的主要来源是在籍的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从数量来看,2006年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分别达到165,525人,75,365人,是20年来增加的近3.5倍。2.3科技人才质量:在籍博士在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件数从2003年的12,069件上升到2005年的15,904件,增加了1.3倍。 其中四分之三是国际级学术杂志。 在学会发表的论文件数为40,444件,比2年前提高了1.3倍,其中在国际学会发表的件数为9,944件,增加了1.5倍。另外,从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来看,迄今

12、为止日本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为13人。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取得成绩时的年龄增长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最年轻的是汤川秀树和田中耕一郎,当时只有28岁(图1 )。 其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汤川秀树和田中耕一郎最年轻,28岁。图1日本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年龄一览表人名获奖领域获奖年份研究发表时的年龄获奖年龄下村修化学奖20083480小林诚物理学奖20082964益川敏英3368南部阳一郎4487田中耕一化学奖20022843小柴昌俊物理学奖20026176野依良治化学奖20014263白川英树化学奖20004164利根川进生理学或医学奖19873748福井谦一化学奖19

13、813463江崎玲于奈物理学奖19733248朝永振一郎物理学奖19654059汤川秀树物理学奖194928423启示与展望3.1启示每个大国的崛起都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基础,从17世纪的荷兰和葡萄牙的海上霸主到近代美国、日本的崛起都没有例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着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更是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但是,与日本等国相比,科学技术的水平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应借鉴日本科技创新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早日确立科技大国地位,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动力支持。 日本最新的科技发展战略给中国带来了良好的启示一、科技政策的制定必须更具体、符合目的。 中国的“科教

14、兴国”战略和科技创新政策的许多方面过于模糊,涵盖了很多内容,但对具体技术领域的指导没有明确的指标,无法有效地推进it领域、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 因此,中国必须借鉴日本的经验,明确制定特定领域的具体发展战略。 例如,制定具体的环保节能发展战略和生物技术发展战略。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日本内阁会议全面改革了第3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日本出入境制度,改革了研究费的来源和支付、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研发体系等。 这些措施活跃了日本技术领域的研究氛围,为日本科技创造立国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 中国需要对科技行政体系进行必要的整合,进一步明确其责任,进一步强调市场作用,减

15、少行政干预,提高指导性,使整个科技体系更高效。三、健全“产学官”合作研究体制。 我国“产学官”的共同研究起步晚、脱节严重,极不利于我国科技的整体进步,也不利于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中国要借鉴日本的经验,首先政府要公布和规范相应的制度。 其次,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使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开发企业需要的技术,形成良好的交流。3.2展望面对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为国际结构的新世纪,我国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科技创新进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全面深入思考科技发展。一是实施技术跨越式发展战略:在信息技术领域,根据我国极其广阔的市场需求、丰富的人才

16、资源和一定的科研水平,大力发展新型应用系统、相应的软件开发平台和cpu芯片等高、精、尖技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在生物技术领域,加强基因研究,基于中国丰富稳定的生物种类和资源优势,在基因图像绘制、排序、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工程药物等领域实现突破和飞跃的能源领域,对中国能源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清洁二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这里的“自主创新”是指引入吸收和原始创新。 所谓“吸收引进”,我们不需要重新开拓发达国家走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道路,重视引进,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其科学技术的内涵,“吸收革新”,从而节约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原创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它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源泉,

17、在带来重大技术突破、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同时,要强烈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的基础科研,积极参与大型国家基础项目和国际项目研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为了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地位,鼓励和扩大在高、精、尖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参考文献1徐冠华.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与对策j .党建研究,2005,103360-12。2徐冠华. 21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j .科学技术和经济,2003(16 ),6: 3-4。3刘荣春,吉宏,曾超.国内外科技发展战略比较研究企业家天地,2005,123360139-140张锁柱.关于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