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完整).ppt_第1页
第1章(完整).ppt_第2页
第1章(完整).ppt_第3页
第1章(完整).ppt_第4页
第1章(完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无线通信的发展简史(略) 1.2 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 1.3 通信的传输媒质,第 1 章 绪论,无线电通信: 1864年 (英)麦克斯韦 J.Clerk Maxwell 1887年 (德)赫兹 H.Hertz 1895年 (意)马可尼 Marconi 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电子管 (1907年 Lee de Forest) 晶体三极管 (1948年肖克莱 W.Shockley等) 集成电路 (19世纪60年代),1.1 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1.2 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1.2 .1 通信系统简介,原理框图,信号源,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收信装置,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变成电信

2、号,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特性的信号,传输媒质: 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恢复发送端的基带信号,变换成原来形式的信号的装置,1.2 .2 无线电信号的产生与发射,1.2 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1.2 .3 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最简单的接收机原理框图,1.2 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超外差式接收机方框图,1.2 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1.3 .1 传输媒质分类,1.3 通信的传输媒质,有线传输媒质,无线传输媒质,双绞线Twist-Pair,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地波,天波,有线信道,1) 双绞线 适用于短距离(小于100m)、1Mb/s数据率的通信环境。 2) 同轴电缆 适用于距离在几百米、带宽小于10M

3、hz、码流率小于20Mbps的通信环境。 3) 光纤电缆 特点:衰减小(小于1db/km)、工作频率高、信息容量大,1.3 通信的传输媒质,无线信道,无线通信的传输媒质是自由空间。电磁波从发射天线辐射出去之后,经过自由空间到达接收天线的传播途径可分为两大类:地波和天波。,1.3 通信的传输媒质,一 地波(分为地面波和空间波),1) 地面波 就是沿地面传播的无线电波。 适用于长波和超长波。 2) 空间波 是在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间直线传播的无线电波,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较高,接收点的电磁波由直接波和地面反射波合成。适用于超短波。,1.3 通信的传输媒质,射线,二 天波,经过地面100km至500k

4、m的电离层反射传送到接收点的电磁波。适用于短波。 电离层反射的特点: 频率越高,吸收能量越小,但频率过高电波会穿透电离层。故频率只限于中短波段300Khz30Mhz 。,1.3 通信的传输媒质,电离层,散射通信,利用对流层对电波的散射进行通讯,它适用于超短波以及微波波段的通信,通信距离很远。,1.3 通信的传输媒质,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频段名称 超长波 10,000300,000m 3010kHz 甚低频VLF 长 波 1,00010,000m 30030kHz 低频LF 中 波 1001,000m 3000300kHz 中频MF 短 波 10100m 303MHz 高频HF 米 波 110m 30300MHz 甚高频VHF 分米波 10100cm 3,000300MHz 超高频UHF 厘米波(微波) 110cm 30,0003000MHz 特高频SHF 毫米波 110mm 30030GHz 极高频EHF 亚毫米波 1mm以下 300GHz以上 超极高频,1.3 通信的传输媒质,1.3 .2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本章思考题 1.通信系统基本组成框图及各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