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酪素的改性接枝.ppt_第1页
干酪素的改性接枝.ppt_第2页
干酪素的改性接枝.ppt_第3页
干酪素的改性接枝.ppt_第4页
干酪素的改性接枝.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干酪素的接枝改性研究,指导老师:王正青,目录,3 .结果与讨论,2. 实验方法,1. 研究背景,酪素是一种白色、无味的物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全价含磷蛋白质,其化学组成大致为C170H268N42SPO51,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取决于其制备方法)一般在75000350000之间,相对密度为1.251.31。酪素中超过55的氨基酸为极性基团,吸湿性大。受潮时易受细菌腐蚀作用而迅速变质。酪素溶于稀碱和浓酸,几乎不溶于水,但在水中溶胀。在酸、碱、酶的作用下,酪素会发生水解,其溶液的黏度和涂层的粘着力也随之下降,深度水解会使其全部转变为低分子物质。酪素溶液是一种亲溶液胶,粘着力强,干后形

2、成干凝胶,不能形成完全连续的薄膜,这就是其涂层具有优良透气、透水气性能的原因。,酪素是皮革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涂饰材料,酪素涂饰的优点,(1)附着力好 (2)耐温耐机械加工 (3)良好的透水汽性 (4)保持皮革天然纹理,1.研究背景,酪素涂饰的不足之处,(1)不耐湿擦(易掉色)(2)屈挠性差(成膜脆)(3)易霉变,本课题的目的,寻找合适的改性单体,在保持酪素原优点的基础上解决其易掉色等不足之处。,国内研究进展,己内酰胺改性(酪龙粘合剂U) 丙烯酸树脂改性 有机硅氧烷改性 聚氨酯改性,耐湿擦耐屈挠方 面达到要求 透气性有待提高,国外研究成果,乙烯基类单体改性研究较多(如丙烯腈、丙烯酸及其酯),干酪素

3、结构式,己内酰胺改性,乙烯基单体改性,2.实验方法,(1)称取己内酰胺8g,倒入250ml烧杯, 再往烧杯中加入100g去离子水使己内酰胺全部溶解; (2)转移入250ml四口烧瓶,加入17.5g干酪素, 搅拌分散均匀后,开始加热; (3)当升温至80时,滴加乙醇胺1.5g;测PH为碱性; (4)继续不断搅拌;至90时开始滴加引发剂溶液: (0.15g过硫酸钾事先用15g温水(50度)溶解); (5)同时滴加丙烯酸丁酯5g (滴加时间为40min); (6)温度保持在90;回流2.5hr; (7)冷却出料,装入饮料瓶。,实验装置,3.性能测试,黏度:在25的固定温度下,使用涂-4黏度杯测定。将

4、待测树脂装满涂-4杯,开启下口,记录液体连续流出的时间,单位为秒。 透水性:用玻璃棒将冲淡剂在刮样纸上刮涂均匀,烘干。然后置于水面上,观察纸上是否有水渗透上来,渗水的时间越短,则透水性越好。,3.性能测试,固色性:取少量树脂滴于玻璃板上,加入少许颜料,将颜料充分研磨细制成红色溶液,在刮样纸上刮涂均匀,烘干,然后置于水中,观察是否有化色现象。 韧性:把树脂倒入用锡箔纸捏成的容器里面,在120烘箱里干燥3小时左右。确认充分干燥以后,在空气中冷却一定时间。从锡箔纸上撕下来观察干燥树脂的韧性程度。,4.实验结果与讨论,酪素涂饰剂的研究,丙烯酰胺型涂饰剂的研究,4.1引发剂加入速度对粘度的影响,引发剂加

5、入速度与产品粘度成反比,4.2 BA改性,表4.2丙烯酸丁酯对树脂冲淡剂性能的影响,注1:合成树脂的配方:己内酰胺2.8%wt、干酪素11%wt、 乙醇胺1%wt、引发剂0.1%wt、丙烯酸丁酯用量见表4.2。 注2:合成方法:丙烯酸丁酯和引发剂滴加、回流3hr。,4.3 NMA改性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随着NMA(羟甲基丙烯酰胺)用量的增加,产品固色增强,透水下降。,4.3己内酰胺、NMA、BA改性,从结果可以得出NMA,BA的加入会对固色起到一定帮助,但是却对透水造成更多不利的影响。比较配方G1、G2和G1、G3不难看出BA对固色的帮助没有NMA显著,但是对透水造成的不良影响要比NMA大。,最

6、佳配方O:GS35g,DAAM3g,NMA1g,己内酰胺8g, 固含量18%,该配方采用了对固色最有帮助的NMA(羟甲基丙烯酰胺),对透水最有帮助的己内酰胺,再加上兼备水呼吸性和耐水性的DAAM(双丙酮丙烯酰胺),得到了基本符合要求的涂饰剂产品。,DAAM、NMA、己内酰胺改性,4.4 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与羟甲基丙烯酰胺相比,GMA改性更有利于透水,随着GMA加入量的增加,透水性也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仍优于相同含量的NMA体系,化色现象较NMA体系严重。,GMA、BA改性,配方E:BA4g,GMA2g,GS24g,GMA体系中加入了丁酯以后,化色现象略有改善,但是透水性较

7、未加丁酯之前有所下降。,己内酰胺、GMA改性,配方F:GS20g,己内酰胺8g,GMA2g,从测试结果可知,该配方的透水性非常的好,但是逃色也是最为严重的,己内酰胺、NMA、甲基丙烯酸三氟已酯改性,由于甲基丙烯酸三氟已酯的油性较重,在固色方面较GMA,丁酯都好,但是手摸掉色还比较多,透水性随着甲氟酯量的增加略有下降。,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NMA、己内酰胺改性,比较配方I 1、I 2、I 3,浸水均不化色,手摸比较,E10含量越高掉色越少;1gE10透水性最好,随着E10用量的增加透水性降低。,比较配方I 3、I 4,配方I 4中未加NMA,结果入水化色,因此E10和NMA均对固色起着

8、重要作用,两种单体缺一不可。,比较配方I 3、I 5、I 6,NMA、E10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己内酰胺分别加入4g、8g、12g,结果发现4g、12g配方透水一般,8g己内酰胺的配方透水性最佳。,DAAM (双丙酮丙烯酰胺)改性,加入DAAM以后,入水均不化色,手摸均有掉色,但区别不大。透水性以2g最佳,随着DAAM用量增加透水逐渐变差。,ADH改性,配方K:GS20g,ADH2g,与2gDAAM配方相比,ADH透水略逊于DAAM,入水同样也不化色,手摸掉色略优于DAAM。,MBA改性,配方L:GS20g,2gMBA,与DAAM、ADH相比,该单体透水性与ADH相似,浸水不化,手摸掉色较少,但

9、是单体难溶于水,要在较高温度下才可以溶解,给合成带来不便。,DAAM、ADH与己内酰胺改性的比较,配方M:GS20g,己内酰胺8g,DAAM2g,配方N:GS20g,己内酰胺8g,ADH2g,两个配方进行比较,DAAM与己内酰胺改性使得透水性有所提高,但ADH与己内酰胺改性反而影响了透水性。,最佳配方O:GS35g,DAAM3g,NMA1g,己内酰胺8g, 固含量18%,该配方采用了对固色最有帮助的NMA(羟甲基丙烯酰胺),对透水最有帮助的己内酰胺,再加上兼备水呼吸性和耐水性的DAAM(双丙酮丙烯酰胺),得到了基本符合要求的涂饰剂产品。,DAAM、NMA、己内酰胺改性,冲淡剂配方的选择,配制冲淡剂选用了HA、H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