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落实再接再厉努力完成抗旱保增长各项任务_第1页
狠抓落实再接再厉努力完成抗旱保增长各项任务_第2页
狠抓落实再接再厉努力完成抗旱保增长各项任务_第3页
狠抓落实再接再厉努力完成抗旱保增长各项任务_第4页
狠抓落实再接再厉努力完成抗旱保增长各项任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狠抓落实 再接再厉 努力完成抗旱保增长各项任务-在半年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雷健辉(二一年九月三日)同志们: 今年时间过半,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上半年各项抗旱保增长工作,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农业工作,促进全年农业工作创先争优,为“十一五”规划划上圆满句号,为“十二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前面,各乡镇农业工作站长作了交流发言,各位副局长就分管工作讲了意见,我完全赞成。下面,我主要讲四点意见。一、上半年全县农业工作成效显著去冬今春以来,由于持续遭受严重旱情灾害影响,全县小春粮食作物受害面积达16.93万亩,损失粮食达8535吨;至5月底,仅因旱灾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

2、损失就高达8622万元,全县农业生产形势异常严峻,给各级农业部门工作开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压力和挑战。在困难面前,我们县、乡两级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了扎根基层,勤于奉献,迎难而上,力克石坚的昂扬精神和决心斗志,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及下派抗旱指导工作组、专家组等的大力关心支持下,以全力抓好部门范围工作为基础,通过认真落实各项农业抗旱保增促收重点措施,确保了大灾之年全县“三农”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一是持续加大科技农艺措施推广应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良种良法配套方面,今年全县共完成大春粮豆作物播种30.32万亩(水稻10.1万亩,玉米16.42万亩)。完成杂交稻种植8.

3、8万亩,规格化栽培5.3万亩,旱育稀植7.84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4.5万亩;完成杂交玉米种植面积10.26万亩;实施地膜玉米4万亩,规格化种植12.03万亩,群改玉米面积6.16万亩,玉米育苗移栽面积0.5万亩。由县农技推广中心牵头,各农业工作站具体实施,着重组织开展了省级2万亩玉米、市级1万亩水稻片区高产创建示范活动;安排实施5万亩烤烟玉米套种、2万亩核桃玉米间种生产为主的晚秋粮食间套种技术推广项目,极大促进了县域粮食生产能力,为大旱之年夺取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良种引进及试验筛选方面,由县种子管理站组织开展了生产试验35个品种、区域试验51个品种。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开展方面,今年全县

4、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6.49万亩,防治面积6.26万亩;油菜蚜虫累计发生0.7万亩,累计防治0.64万亩;稻飞虱累计发生面积14.16万亩,防治25.84万亩;二化螟累计发生0.6万亩,防治0.75万。玉米粘虫发生0.161万亩,防治0.35万亩;玉米大小斑病发生0.15万亩,防治0.24万亩;农田大春鼠害累计发生4.25万亩,防治3.48万亩;草害累计发生20.04万亩,防治18.09万亩。县植保站首次与恩乐农工站联合在恩乐镇民江村3个组、137 户、210亩稻田开展稻飞虱统防统治2次,共出动机防人员17人次、技术人员12人次、电动喷露器8台次,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及宣传效应。二是坚持重视产业

5、培植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蚕桑产业方面,今年春茧生产鲜茧产量12514.5公斤,实现总产值31.989万元;夏茧产量22062公斤,总产值56.137万元;正秋茧总产量24061.8公斤,总产值61.287万元。渔产业发展上,组织各种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会12场,培训人数562人次,印发各种技术宣传材料1600多份。从海南、元江、景洪等地共引进优质水产苗种300多万尾,池坝塘、水库养殖总面积达到4367亩,稻田养殖面积2300亩(“永久性稻鱼工程”示范样板200亩、“稻鱼工程”示范样板350亩),上半年养殖总产量达506吨,捕捞产量22吨,渔业经济总产值约合700多万元,在恩乐江,者干河增殖放流

6、鱼苗11万尾。三是抓好农村科技培训,增强农民发展意识。结合大春抗旱保增长及涉农产业培训等项目实施,由县农广校共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培训9896人次,其中分场次培训 6349人次。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0期次,培训技术骨干50人次,培训农民3000人次。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实施,由农机、农广部门组织培训农机操作手511人,转移就业511人(农业机械操作),上半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07人,实现转移收入105.09万元。县农机管理总站结合“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组织举办乡镇农机安全生产培训9场次、600余人次,举办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3期, 128人取得驾驶证,从源

7、头上消除农机安全隐患,确保了农村平安和谐社会建设。四是加强农业经济监管,保障惠农政策落实。在农村土地流转监督,稳定我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方面,县、乡农经部门共协同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3件,参与调解各乡(镇)农户土地承包纠纷20起(调解成功10起),为农户提供土地承包纠纷咨询服务20余次,有效维护了农民群众应有权益。完成县政府下达的109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和842个村民小组农村账务移交代管工作,移交代管资金1209.43万元(不含固定资产)。确定并上报市级全县2010年筹资上限12元,以资代劳工价标准50元,待批公布实施。另外在勐大镇、古城乡设立农民负担监测点2个(10户/点),开展农民

8、负担日常监测工作。开展农村财务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16期1603人次。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方面,县农机部门上半年共争取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万元,带动县内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各型微耕农机具378台,新增农机装备价值270万元,使全县9个乡镇378户农户直接受益。目前正积极申报第二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项目,以满足购机需求。另外是协助县财政部门完成良种补贴面积核实368549亩,累计兑补资金4261543.5元,使广大粮农直接受益。在涉农项目申报方面,县级各部门共争取申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2个、村容村貌整治项目2个(四个项目已陆续交办实施)、涉农产业项目10个,通过各类项目的积极申报及

9、储备,不断增强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五是持续开展农业执法专项工作,全面维护农业发展环境。结合2010“种子执法年”及工商部门“3.15”等宣传活动时机,由局科教法规股牵头组织,联合农业综合执法、种子、植保、渔政等部门专业执法人员,在全县开展农用物资市场集中整治及宣传活动。共发放伪劣农药、化肥、种子识别宣传资料及涉农法律法规2369份,张贴标语6条,接待群众现场咨询564人次,提高了农民识假辨假和维权的能力。共出动执法人员364人次,整顿全县农资市场51个,检查经营户258户,查处违法案件43起,查获过期假冒农资产品8233.38公斤(假冒种子8030kg、违禁及过期农药203.38kg),

10、电渔器46台,涉案货值金额19.7675万元。种子立案查处17起,结案1起。专项检查农药(渔药)经营户63户、农产品生产经营户25户,查获禁用农药甲胺磷80.5kg,货值2352元,立案查处2起,结案2起。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环站协同组织开展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9场、4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县农环站于今年4月前组织完成了全县5万亩茶园农业标准化实施项目的申报工作,实施蔬菜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面积5000亩(其中示范面积2000亩)。拟定登记上报农产品产地地理标志两个(“镇沅五一茶” 5000亩、“镇沅瓢鸡”种养规模100万羽)。同时努

11、力争取多方支持下,开始启动了镇峰农贸市场蔬菜农残检测工作(全年1004个样品)。县种子管理站结合省、市、县备案及准入条件,对9个乡(镇)、88户经营户、100个经营点(12个分照)进行备案,发放经营备案书100份。目前通过备案及准入的杂交玉米品种59个、水稻品种88个。结合省种子管理站到县指导,开展全省春季种子市场交叉大检查,检查出标签不规范1户,发整改通知书1份,抽样2户。今年3月间,成立了由县公安、工商、农业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领导小组,查处在我县销售假冒“北玉2号”玉米种子的违法行为,查封扣押未销售种子数量6248公斤(总量8000公斤),追回已售数量1250公斤。种子储备方面,与云南禾

12、朴种业有限公司合作代储海禾14号种子1万公斤;同时通过多方争取和努力,2010年3月镇沅县备荒贮备实施办法由县人民政府正式通过,把每年储备经费纳入财政基金管理。根据省植保植检站云植20103号要求,由县植保站牵头组织开展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27个农药品种抽查统计,调查出假冒登记2个,伪造2个、无证号2个、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3个、使用剂量不合格1个、生产日期过期11个、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不合格3个、判定不合格12个。按规定农药产品质量抽样8个,送市站检测。4月-5月间,在全县9个乡(镇)检查中,没收废弃农药169.33公斤。渔政专项执法方面,今年上半年来继续推行“禁渔期”和“禁渔区”管理制度

13、,加大对境内主干河流违法违规捕捞案件的巡查和打击力度。县渔政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车辆26台次、执法人员116人次。收缴各种网具132张、钓具76套。查处违法电鱼案件19起,收缴各种电鱼设备26套,教育警告52人、罚款处理11人,处罚金2400元;查处违法毒鱼案件2起,教育警告5人、罚款处理6人,共计处罚1800元;查处违规捕捞珍稀野生鱼类案件1起、处罚5人,处罚金2000元。有力打击了违法违规捕捞人员的嚣张气焰,促进了的县域江河渔业资源保护。另外,根据省、市“整治非法捕捞联合执法专项行动”要求,制定县级实施方案,积极联合协同公安、工商、水务、环保、法制等部门,启动对县域电、毒、炸等非法捕渔行为开

14、展重点打击。六是农牧场经营管理有序开展。恩乐良种场结合县城“创文、创卫”契机,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实施完成了对镇峰农贸市场的主体改造,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场经营服务能力得以持续增强,为下一步增加集体经营收入,改善职工生产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黄草岭畜牧场通过近几年来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五一茶厂为带动,大力培植拓展山区茶叶种植产业,有效增加职工收入,企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改革后的企业化生产经营模式正逐步转入正轨。同志们,回顾半年来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各部门都能够认真围绕年初既定计划和重点工作任务、目标进行积极落实,扎实推进,做出了成绩

15、,形成了良好效应。另一方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更加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如支农惠农力度、公益性服务能力、科技服务跟进等,与县委政府的要求,与社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旱灾损失严重,保增产、促增收任务艰巨的2010年,我们势必要加倍努力,加倍付出,夺取新的更大胜利。二、加紧落实,乘势推进,全力确保抗旱保增目标顺利完成今年,面对80年不遇的特大含情灾害影响,在中央及省、市、县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为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排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目标实现赢得了主动,全县抗大旱保增长、促增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6、,“小春损失大春补”的粮食保增长目标正按预期逐步实现。今年全县大春抗旱保增产重点科技措施的总体实施进展情况是:一是省级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安排在恩乐镇和者东镇实施省级玉米高产创建2片2万亩。目前已进入收获期,据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的实地测产数据,者东镇玉米创建区(百亩核心区)理论平均单产达770.6kg/亩,超过高产创建单产750公斤指标,千亩展示片、万亩辐射区的测产工作也正有序进行之中,有望完成既定创建目标任务。二是市级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安排在者东镇实施市级水稻高产创建1片1万亩。目前项目区水稻已收获结束,根据水稻高产创建百亩核心区理论及田间实地测产数据,理论产量达到791.1公斤/亩;实收面积

17、128.07,实产185.6公斤,折合亩产773.34公斤,单产指标超过目标产量750公斤/亩。三是玉米地膜覆盖项目。在今年省级粮食生产资金补助项目支持下安排实施玉米地膜覆盖4万亩,项目补助资金达40万元。另外结合2010年社会捐赠农业抗旱救灾项目,争取抗旱资金50万元同时用于玉米地膜覆盖项目。各乡镇通过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及时落实物资补助,深入开展技术指导,目前项目区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取得了应有的示范效果。四是水稻覆膜节水栽培项目。安排古城、者东、恩乐3个乡镇组织实施示范面积708.5亩,并争取县级安排8万元救灾捐款资金用于支持项目生产。按古城、恩乐两地理论测产数据,平均单产577.45

18、81公斤,是县域旱区具备较好推广潜力的一项科技抗旱生产技术措施,得到省、市有关专家的一致肯定。五是加大水改旱项目实施力度。落实完成水改旱面积1.2073万亩(主要以玉米等粮豆作物为主),烤烟下田面积1.1万亩(振太、勐大为主)。项目支持争取上,争取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9万元,用于组织实施水改旱0.9万亩、玉米集中育苗500亩;争取市级财政贷款支持25万元,组织实施全县玉米集中育苗5000亩。六是晚秋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项目。围绕稳粮保增产促增收目标,进一步加大县域林(果)-粮、粮作-经作套种推广覆盖力度。争取2010年省级追加农业生产资金补助20万元,在勐大、振太、按板、田坝、古城、九甲

19、6个乡镇组织实施以烟后玉米(套种)为主的全县晚秋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推广;另外争取2010年粮食生产科技增粮项目资金20万元,由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实施开展间套种技术示范及推广生产,其中实施烤烟-玉米套种面积5万亩、核桃-玉米间种面积2万亩。目前两个项目资金均已落实补助到位,项目进入具体实施操作阶段。从上述各类项目、资金的连续下达和支持力度可以看出,在今年大旱之年的特殊情况下,国家及省、市、县乃至全社会自始至终都给予了“三农”工作强大的扶助支持,体现了各级各部门对农业农村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和重视程度。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在座的各位,身为基层农业工作的一个领导者、组织者,一个直接责任人,如若在项目管理、

20、实施及既定生产指标的完成过程中因主观因素出现了失误或是差错,给“三农”造成损害、损失时,我们将上愧对国家、政府,更无颜下对广大农民群众。所以我们各级农业站所还要继续坚持不遗余力,扎实奉献,结合各类项目前期实施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查找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思考,提炼归纳,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项目实施思路、管理模式、操作方法等,全力加快推进未完科技抗旱保增项目的落实,加紧新启动项目实施。同时,当前正值大春作物后期管理及收获季节,晚秋作物种植也处于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要认识到农业生产形势的严峻性,要充分考虑到秋后高温多雨,山洪、泥石流灾害及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不可预期性。要充分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加强与水务

21、、气象、国土等部门沟通协作,进一步落实灾害预防、预警措施,加快大春粮食作物的收储归仓,加紧晚秋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总之就是一句话:群策群力,精心组织,乘势而上,加快落实,全面确保全年抗旱保增促收目标任务的最终完成。三、立足职能,协力共进,全面抓好各部门当前常规性工作一是抓好农业产业培植工作。目前,晚秋蚕茧生产正进入实施,9月2日开始发放蚕种,落实饲养400张。今年鲜茧价格在市场拉动下,一级茧在上年的基础上上调6元,饲养产值有所提高,对调动桑农生产积极性,带动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县蚕桑办(产业办)要抓住有利时机,扩大宣传,巩固发展,同时加强技术指导,逐步拉动蚕桑产业培植走出低谷。冬农产业开

22、发方面,由于遭受了严重旱情灾害,全县 2009年至2010年冬农开发实际完成14.24万亩(计划15.2万亩),冬农产品生产总产量55769.6吨,产值6828.88万元,比以往正常年份生产效益增收水平降幅约35%。各涉及部门要加紧规划落实,提早制定措施计划,全力完成2010-2011年全县15.5万亩冬农开发任务。二是搞好涉农教育培训。各涉农教育、培训部门及项目实施站所要具体结合省、市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科技教育、培训任务,实施项目范围等,切实抓好科技抗旱生产项目配套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机安全教育培训、滇沪合作白玉兰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等工作。三是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持续加大

23、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资市场综合整治力度,推进县域生态农业建设进程。局科教法规股、农业综合执法、种子、植保、农环、渔政、农机监理等站所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依法规范执法程序,形成协同联动机制,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及专项整治行动,维护正常有序的县域农业生产经营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四是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农经部门要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土地流转监管工作,继续组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项目的申报工作;农机部门要有效加强已下达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管理和资金兑现监管,同时加紧落实第二批购机补贴项目的申报实施及办公楼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五是加快涉农设施项目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跟进力度。加快2010年1.2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实施,组织做好已完成部分项目的验收及扫尾工作。加紧2006、2007年3150户农村国债沼气(“一池三改”)项目县级初验及省、市申报验收工作,尽快启动2010年500户项目建设任务。按照项目方案,落实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涉及相关试验和数据采集工作任务,及时发挥对农生产的指导促进作用。县、乡农技推广部门要结合涉农项目实施及正常生产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跟进及指导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县植保站要落实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