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ppt_第1页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ppt_第2页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ppt_第3页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ppt_第4页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生物检验设施及设备,保证实验无菌环境的设施:洁净室、无菌隔离系统、净化工作台 保证实验用品无菌的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干燥箱 适合微生物生长和保存的温控设备:培养箱、冰箱 实验操作用仪器:全封闭薄膜过滤器、电动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箱、离心机、显微镜及玻璃仪器,洁净室及隔离系统,洁净室:是指对尘埃粒子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隔离系统:一套能够创造并维持一个符合药典试验要求的无菌环境的装置。,洁净区的确认,运行确认: 洁净室内设有紫外灯 洁净区的建材、构造等是否符合GMP要求 高效过滤器的完好

2、性 是否保持相对正压或负压 检查人流、物流的气流的方向及压差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洁净区的确认,性能确认: 检查洁净室在静态下的环境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 用擦拭法或接触法监测室内表面微生物 监测洁净室温度、湿度和压差,洁净区的日常监控,悬浮粒子: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尺寸在0.001um至1000 um之间的固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物,包括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洁净区的日常监控,沉降菌: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基皿中的菌落数判定洁净环境内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洁

3、净区的日常监控,浮游菌:采用计数浓度法,通过收集悬浮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专门的培养基,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从而判定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活微生物数,以此来评定洁净室的洁净度。,洁净区的日常监控,表面微生物: 棉签擦拭法 用湿润的棉签擦拭一定面积的表面,将棉签浸于生理盐水中,超声波洗涤一定时间后,吸取一定体积的洗涤液于内置琼脂培养基的平皿中,在3035培养48小时,观察菌落数,计算一定面积的表面微生物数。 表面皿直接接触法 注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当培养皿内的培养基直接接触被测表面一定时间后,表面微生物吸附在培养基上,在一定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计数即得。,中

4、国GMP洁净度标准,欧洲GMP,取样点、取样量,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及沉降菌的最少取样点数,取样点的位置,悬浮粒子、沉降菌、浮游菌的取样点的位置 离地面0.8-1.5m左右。 送风口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 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取样点的位置,表面微生物取样点的位置 洁净室在其墙面(4面)各取一点,共4个样品。 地面根据测定现场选取4点,共4个样品。 如果该室有设备,则在设备表面取2点,共2个样品。 人员卫生监测:手套、工作服易遭污染的部位、硅套,有时包括头罩和口罩。 取样面积每点控制在2430cm2。,洁净区的更衣,洁净服的消毒 用双层丝绸布包待消毒无菌衣后

5、,塞进用真丝布做的袋中,用带抽紧袋口扎牢。 在袋外再包扎一层丝绸布后,放入消毒柜内。 用高压蒸汽121消毒30分钟。 将消毒后的无菌衣包取出,放到更衣室内,去掉最外层包布,将无菌服袋挂于二更室备用。 无菌服超过24小时不用,应重新消毒。,洁净区的更衣,进入无菌室时无菌衣的穿戴程序 用肥皂洗手,脱鞋,进更衣前室脱掉普通工作服挂在衣钩上。 手在消毒液中浸泡15秒,进入二更室,解开包无菌衣的袋口脱去里层包衣布,拿出无菌衣服。 先穿上衣后戴上无菌口罩再穿上连鞋裤子,并将上衣下摆扎入裤子内,同时检查无菌衣的帽子是否将头发等包实,是否穿戴整齐,同时检查无菌衣质量,如遇破损或未清洁干净,则需更换无菌衣,然后

6、经缓冲室进入无菌操作室。,洁净区的更衣,离开无菌室脱衣程序同无菌衣的穿戴程序相反。如果洁净服已弄脏,应经清洗干燥后,否则叠好衣服按上述包扎后放于待灭菌处。 手消毒用的消毒剂应每月轮换使用,以防产生耐药菌珠。,洁净区的管理,无菌室应按微生物测定室洁净区环境监测现行规程要求定期进行尘埃粒子、浮游菌、沉降菌和表面微生物检测,做好原始记录。每次实验时对无菌室进行温湿度和压差的记录,室内温度控制1826,相对湿度45%65%,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记录作为实验环境原始依据及趋势分析资料,洁净区的管理,无菌室内除实验必需用品外,不得堆放杂物

7、。凡进入洁净区的物品必须对外部表面用消毒剂消毒灭菌。再经传递窗送入无菌室。无菌室内的固定物品不得任意搬出。 每次实验前应开启净化系统使运转至少1小时以上,紫外灯开启30分钟后。并按洁净区紫外灯现行使用管理规程QCP0001074做好记录。,洁净区的管理,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不得化妆、戴手表、戒指等首饰;应先清洁洗手后进入更衣前室,同时换上消毒拖鞋,脱去外衣,用消毒液消毒双手后,进入更衣室,换上无菌衣帽(不能让头发、衣袖等暴露在外面),带上无菌口罩,再进入无菌操作室。 如遇停电,应立即停止实验,退出无菌室。关闭所有电闸。重新进入无菌室前,至少开启净化系统运转1小时以上。,洁净区的管理,平时实验室内

8、应尽可能减少人员的走动或活动,通向无菌室的门应关闭 非微生物测定室人员不得进入无菌室,对必须进入的外来人员或维修人员需由QC主管或实验室主管批准并登记,应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洁净区的管理,无菌室的清洁、消毒: 每月定期做好清洁工作。用消毒溶液清洁工作台面、地板、天花板、传递窗、门及门把手。清洁程序应从内向外,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逐步向外退出洁净区域。 每次实验前应用无菌丝光毛巾浸渍消毒溶液清洁超净台的整个表面;实验结束对实验用品进行清洁及消毒;每次试验后也需对台面及无菌室人流、物流、缓冲间的地面、传递窗、门把手及进行清洁。清洁程序应从内向外,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逐步向外退出洁净区域。,洁

9、净区的管理,无菌室清洁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每月更换品种。以防止微生物的耐受性。所使用的消毒液品种:510倍稀释的碘伏水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5%石炭酸(来苏儿)消毒溶液、3%碘酒溶液等。,洁净区的管理,无菌室操作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查用的实验用品包括平皿、镊子、称量盘等需经160180干热灭菌2小时后使用。 灭菌器材、供试品等送入无菌室时,应在缓冲间拆除外包装,用消毒液擦拭外表面,经传递窗送至净化操作台。 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或怀疑已被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发生菌液(或培养基)污染台面或地面时,应立即用5%来苏儿消毒液倾覆其上杀菌,半小时后再进行洗擦。,洁净区

10、的管理,工作衣、帽、口罩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如菌液或其他微生物污染物污染手部,应先用酒精棉球拭去,再浸泡在5%来苏儿消毒液片刻,再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刷干净。 接种环或接种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灭菌,待接种环或接种针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带菌的实验用品应浸泡在消毒液(5%来苏儿或75%乙醇)内,24水时后取出冲洗。废弃的培养物和带菌的物品,应放入消毒桶内,经121高压蒸汽灭菌后洗刷。,取样,取样工具 取样环境:需经消毒 洁净区微生物的采样,趋势分析,常规项目: 洁净区的环境监测数据 水介质的微生物结果 培养基的灵敏度试验 不合格的无菌检查结果 人为性的

11、工作偏差,趋势分析,设备、系统的故障记录 安全事故记录 无菌检查中阳性对照记录 异常及超标结果的调查 阴性对照或阳性对照不合格的试验结果 产品限度检查试验数据,偏差管理,计划性偏差 意外性偏差 异常或超标结果的处理,异常结果的调查与评价复杂,样品、环境中微生物的均一性较差; 样品、环境中微生物的特性不稳定,微生物的数量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检验周期长,要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一般总要在48小时以上; 同一样品无法用于重复检测,样品容器一旦打开,即被视为污染品; 样品、环境中微生物恢复生长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检品本身的抑菌性、培养基的灵敏度、培养温度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检验结果超标的三

12、种原因,实验室偏差 与生产过程无关的偏差(取样) 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偏差,实验室调查,检查所用的试验器具、材料、溶液、样品等是否正确、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是否正确; 检验仪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检查实验操作有无差错,实验室调查,检查在相关时段其他产品或同类样品的检测结果和微生物鉴结果; 检查阴性、阳性结果是否得当; 检查检验时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中的污染菌鉴别资料,比较检验环境中的污染菌与异常、超标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取样调查,取样的具体过程,现场演示取样的实际过程,以确认取样过程的可靠性; 检查取样容器的灭菌记录,并确认其处于有效期内; 检查取样环境的相关环境监测记录。,无菌检查阳性结果的调查,

13、实验室 分离并鉴别染菌 检验过程及记录 无菌检验环境检测资料 无菌检查阳性结果的调查产品灭菌前含菌量 无菌检验历史记录,无菌检查阳性结果的调查,生产 生产环境监测资料 批生产记录 培养基灌装记录,灭菌设备的质量监控,湿热灭菌设备的监测 非致病性嗜热脂肪芽胞 干热灭菌设备的监测 灭菌:枯草黑色芽胞菌片 去热原:大肠埃希菌內毒素,注射用水,标准要求:细菌总数10cfu/100ml 薄膜过滤法,纯化水,标准要求:细菌总数100cfu/ml 采用薄膜过滤法。,饮用水,标准要求: 细菌总数:100cfu/ml(平皿计数法) 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14、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总数。若等于2亦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若所有稀释度的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以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告之.,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若所有稀释度的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所有的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1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 菌落数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