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5)_第1页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5)_第2页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5)_第3页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5)_第4页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兰石中学 梁春梅,爷爷奶奶辈的:旧四大件(“三转一听”),爸爸妈妈辈的:新四大件,我这一辈的:新四大件,1.衣:(1)买衣服要凭 ,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2)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成为人们 , 的方式。 2.食:(1)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 问题。 (2)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 粗细搭配, 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深入人心。 3.住:(1)住房比较 ,室内设施简单。 (2)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和 明显改善。 4.行:(1)交通条件 。 (2)铁路、 、 、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 运输网。 5.用:(

2、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 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6.通信:(1)通信落后,人与人之间通信不便。 (2)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据库全球第一。发展建设也居世界前列,信息的传递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 。,自主预习,布票,显示风度,展示个性,温饱,营养均衡,绿色食品,拥挤,休闲娱乐,居住环境,民用航空,公路,综合交通,生活方式,室内装修,落后,问题1:我国人们衣食住行用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2:改革开放前,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什么特点?,问题3: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得到怎样的改善?,问题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交通状况如何?目

3、前交通运输建设有哪些新的亮点?,问题5: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们的出行方 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问题6: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对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合作探究:,讨论1:我国人们衣食住行用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实施。,讨论2:改革开放前,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什么特点?,答: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简单,吃方便面,饮食比较单一。有些地方未能解决温饱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备也很简单,交通条件落后。,讨论3: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得到怎样的改善?,答: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

4、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现个性的方式。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中国交通运输网。城乡居住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知识总结,交通的发展,讨论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交通状况如何?目前交通运输建设有哪些新的亮点?,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大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讨论5:交通设施

6、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们的出行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总结: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任人选择。,讨论6: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对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总结: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1.下列选项中,属于改变开放前出现的现象是( ) A.讲究营养均匀 B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灰色中山装 C.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私家汽车出行的人占了一定的比重 D.人们可以在网上购物 2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后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1)人们上网浏览信息 (2)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3)70年代住的是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4)从北京乘坐京泸高铁到达上海 A(1)(2)(4) B(2)(3)(4) C(1)(3)(4) D(1)(2)(3)(4),练习检测,B,C,材料分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