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饮酒(其五) 陶渊明,常识积累,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陶渊明29岁入仕,由于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于41岁辞官,从此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成语、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在官80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该穿官服、束腰带去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较晚时期写的千古名文桃花源记,用清新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境。,土地平旷,

2、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博学多才,好饮酒而长于诗文。五柳先生传真实的表现了他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组诗、五言古诗、咏怀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

3、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读背积累,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庐:构筑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居住的地方 君:指作者自己 尔:如此,这样 心远:心境清静高远 偏:幽深静谧 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此中:此时此地的情境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趣 欲辨已忘言:想要辨明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译 文,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如何能这样,心灵远离尘俗,自然觉得偏远幽静。 在东篱下采撷着菊花,心情悠闲,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间景色在傍晚特别美好,鸟儿结伴回归远山的怀抱。 此情此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意,想要说明白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赏析积累,问题一:这首诗的主旨表现在哪两个字上? 问题二:“车马喧”这三个字妙在哪里? 问题三:从炼字角度欣赏“悠然”一词。 问题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心远”点示全诗的主旨,“心远地自偏”表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车马喧”是实在的景象,也象征为权、利争斗不休的世俗社会。 “悠然”形象地写成了诗人远离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