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_第1页
第5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_第2页
第5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_第3页
第5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_第4页
第5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城市化的浪潮,含义:,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企业规模的扩大、新产业部门的崛起亟需大量的劳动力,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则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9世纪后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一、原因,工业革命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资技术基础和其他必须的条件,推动了城市化;同时,城市化又与工业革命密切联系、并行发展。,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美国钢铁之都匹兹堡,1、许多新兴城市纷纷诞生,大大小小的“钢铁城”“汽车城”“石油城”“石化城”“电影城”等不断涌现。,二、表现

2、:,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20世纪初,工业化国家中至少50%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中。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英国在1900年达到75%,德国在1910年达到60%,美国在1920年达到51.9%,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 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3、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多,欧美国家逐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体系,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等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文化中心,4、城市化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和 生活观念的变化,电灯照耀下的柏林街景 的美国纽约博物馆,城市人口密集,人际交往频繁,生活节奏加快,

3、加之新的交通工具、照明方式和电影等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使人们的公共意识增强,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教育的大众化,工业化要求提高国民的素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一、原因,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颁布有关初等教育的法令,开始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初等学校入学率大幅增加,一些国家已基本消除了文盲。,二、表现,德国是最早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基本上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2、这一时期,中等教育也迅速发展,新的中学纷纷建立,学校的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3、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一些注重自然科学教学和研究的大学兴办

4、起来,德国大学,4、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也在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兴建,德国柏林博物馆,人口数量的激增,随着经济的繁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口的死亡率急剧下降,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一、原因,日本人口寿命增长图,从1870到1914,欧洲人口由2.95亿猛增到4.62亿,同时,还有大量人口移向美洲等地。在美国,除人口自然增长外,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也使人口数量激增。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猛增到1亿以上,表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洲、美国、日本的人口都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美国人口增长,作用:在当

5、时条件下,人口増长意味着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人类生存环境 的破坏,19世纪后半期,随着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国家无节制地开采铁矿、煤炭、石油等矿产,滥砍滥伐木材,大量毁坏森林,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严重的破坏,一、原因,1、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各种污染的产生,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光污染等。高楼大厦的无序建造,致使绿地面积大量减少;工厂烟囱林立,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工业污水大量排放,使河流、湖泊的水质恶化;城市人口密集,一些街道垃圾遍地,二、表现,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森林大片消失,水土流失严重,据估计,仅密西西比河流域每年被冲走的沃土就达4亿吨,约100万英亩的肥沃土地因此被毁。人、动物和工业产生的废物排向河流湖泊,使水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美国东、中、西部的河湖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水质恶化,河中鱼类因此绝迹。,3、日益严重的生态和污染问题 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1904年,美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鸟类保护区,1909年,又建立起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人们开始以积极的行动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