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ppt_第1页
咬文嚼字.ppt_第2页
咬文嚼字.ppt_第3页
咬文嚼字.ppt_第4页
咬文嚼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副对联: 另一副对联:,导入:,父进士 子进士 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均夫人,父进土 子进土 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 媳失夫 婆媳均失夫,咬文嚼字,作者:朱光潜,2014年10月9日,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咬文嚼字释义,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作者如何解说咬文嚼字?用文中语句回答。,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

2、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走进课文,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合作讨论,大家谈,实例 道理 1.郭沫若改字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2.王若虚改史记 字数不同情境不同 3.韩愈改诗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4.苏东坡写惠山烹 小龙团 善用联想意蕴丰富 5.柳腰桃面等套语 套用滥语全无新奇,五则实例,句式不同,意味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思想感情,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套板反应,文字和感情,咬文嚼字,艺术的完美,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留心玩索,刻 苦自 励,推 陈 出 新,时求精练吻合,不懒不粗心不自满,课文主旨,郭老改字,引,咬文嚼字,王若虚改史记,韩愈改诗,(正面)苏轼写惠山烹小龙团,套板反应(反面),结,艺 术 美,初步,进一步,文章结构,拓展迁移,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实例1,好读书; 读书好; 书好读。,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实例2,“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归纳小结,咬文嚼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