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五章: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卫生土地填埋)[1].ppt_第1页
08第五章: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卫生土地填埋)[1].ppt_第2页
08第五章: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卫生土地填埋)[1].ppt_第3页
08第五章: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卫生土地填埋)[1].ppt_第4页
08第五章: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卫生土地填埋)[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不是废物,它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成分,物质是不灭的。“废物”也不例外,它们必须参加自然循环。废物只是时间、地点和性质上的相对概念。 自然界是一个活的系统。地球是活的,元素也是活的。“废物”是在现今经济力量、技术水平条件下的一个相对概念。即使如此,如果仅仅把“废物”打入地表以下,20 km,则也无任何“废物”而言了。,因为,从地表向下: 50-1200 km为常化学作用带; 1200-2900 km为退化化学作用带; 2900 km为无化学作用带。,5-1 处置方法概述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5-1 处置方法概述,一、处置概述

2、二、海洋处置 三、深井灌注 四、土地填埋处置,1. 处置要求 A、一般性要求 最大限度地使“废物”远离人们正常生活的时、空环境,以防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B、总的目标 达到废物中物质的无害化。,5-1 处置方法概述,一、处置概述,C、基本要求 a.废弃物的体积量地减小减量化; b. 废弃物本身无较大的危害性; c. 处置场地适宜、结构合理、封场后要定期维护和监测。,5-1 处置方法概述,一、处置概述,2. 处置方法分类 A、陆地处置 地上:堆放。 地表:工程库、贮存地。 地下:土地填埋。 地层:浅地层填埋。 深井灌注。 B、海洋处置 传统海洋倾倒 远洋焚烧,5-1 处置方法概述,一、处置概述,

3、1. 海洋倾倒 是将固体废弃物直接投入海洋的一种处置方法。 理论依据 海洋是一个庞大的废物接收库,对污染物具有无限的稀释能力。,5-1 处置方法概述,二、海洋处置,2. 海洋焚烧 是利用焚烧船在远洋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 理论基础 燃烧产生的H2O、CO2、HCl、氮氧化物等,冷凝溶于水后,由于海水中的卤水(卤素元素D、Cl、Br、I化合物)较多,认为是无影响的。,5-1 处置方法概述,二、海洋处置,1. 深井灌注 是指把液状废物注到地下与饮用水层隔开的可渗透层中的方法。 2. 适合处置的物种 难于破坏,难以转化,不能利用其它方法处置或其它方法处置费用高的固、液、气体废弃物。,5-1 处置

4、方法概述,三、深井灌注,1.概念 土地填埋是在堆放、堆地处置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终处置技术,至今尚无明确定义,是一种综合性土工处置工程。 2.土地填埋的特点 A、工艺简单 B、适应种类广 C、处理量特大 D、成本低,5-1 处置方法概述,四、土地填埋处置,3. 方法分类 A、按地形分 山间填埋 峡谷填埋 平地填埋 废弃矿填埋 B、 按水文地质条件分 干式填埋 湿式填埋 混合填埋,5-1 处置方法概述,C、按填埋场状态分 厌氧填埋 好氧填埋 准好氧填埋 D、按有关法规分 一般性固体废弃物填埋 工业固体废弃物填埋,5-1 处置方法概述,四、土地填埋处置,E、从管理和控制水平方面分 a.惰性废弃

5、物填埋 把建筑废石等惰性物质简单地埋于地下。 b.卫生土地填埋法 以处理城市垃圾为主的土地填埋方法。,5-1 处置方法概述,四、土地填埋处置,c.工业废弃物土地填埋法 适用于一般无害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填埋。 d.安全土地填埋法 以处理有害废弃物的土地填埋方法(技术参考系数相对要求高)。 e.浅地层填埋法 以处理低放射性物质为主的填埋方法。,5-1 处置方法概述,四、土地填埋处置,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一、方法概述 二、填埋场的选址 三、场地的设计 四、填埋方法 五、填埋操作 六、衬里材料,1. 有关概念 A、卫生土地填埋 是针对生活垃圾,在传统的堆放基础上,从保护环境免受二次污染和

6、有益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发展起来的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土工工程。 B、填筑单元 以每一天(一个工作日)为计算单位,内容包括垃圾铺散成40-75cm溥层,压实,上铺15-30cm土壤盖层再压实。,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一、方法概述,C、升层 由填埋场内同一层中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填筑单元组成。 D、卫生土地填埋场 由达到填埋最终设计高度的一个或多个升层及上覆90-120 cm的土壤压实后构成。 参见,图5-1。,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一、方法概述,2. 具体方法 A、好氧法:可产生高温(达60),能灭菌,减少浸出液,但需要不断通风加氧。 B、准好氧法:类同好氧法,只是结构

7、简单,费用相对低。无推广前途。 C、厌氧法:结构简单(就是一层层地埋),操作方便,施工费用低,有条件可回收甲烷。最常用,应用广。,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一、方法概述,1. 原则 A、能够满足防止环境污染的基本要求。 B、经济合理。 2. 步骤 预选 初选 定点 3. 具体影响因素,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二、填埋场的选址,A、垃圾属性 依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数量等确定场地的规模。 B、距离与方位 应位于城市的下风头,距住宅建筑500 m,距公路500 m 。 C、使用年限 一般为15-20年 D、交通 要求全天候公路,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二、填埋

8、场的选址,E、土地征用 比较经济,易征得。 F、地形 减少土方量,泄水能力强(不要洼地),易施工。 G、土壤 要用大量层间土,取土要方便。 H、水文条件 地下水位要尽量低,一般要求最下层垃圾要位于地下水面的上方1.5 m以上。,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二、填埋场的选址,三、场地的设计,V一年填埋的体积; W垃圾产率 kg/人.天; P服务人口数(人); D填埋后废弃物的压实密度; C覆土体积 m3。,注:a. 考虑周围土地的使用。 b. 保留适当的缓冲区保险系数。,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1. 场地的容量计算,2. 地下水保护系统 A、浸出液 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9、B、浸出液成分 a. 低分子量的脂肪酸 b. 腐殖质类、高分子量的碳水化合物类 c. 中分子量的灰黄酸类,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三、场地的设计,C、浸出液的性质 a.色、味 茶色、暗褐色,有较浓的腐败臭味。 b.pH 填埋初期6-7,逐步变为7-8。 c.BOD5 逐步上升,一般6个月2.5年可达到高峰期;6-15年可转入安定期。,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三、场地的设计,d.COD:初期低于BOD5,随后由于BOD5下降的快,所以COD大于BOD5。一般认为: BOD5/COD=0.5,浸出液易被生物降解。 BOD5/COD0.3,浸出液难被生物降解。 e.TOC:一

10、般认为265-2800 mg/l;初期BOD5/TOC值高,随后下降而趋于稳定。 f.溶解总固体:初期可达10000 mg/l,一般6-24个月可达高峰,随后趋于平稳。,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三、场地的设计,D、浸出液的控制 a. 分离分隔措施 人工衬垫法 底部密封法 水泥沟槽法,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三、场地的设计,b. 浸出液的收集 引流管道 井点系统 深井系统 c. 渗出液的处理处置 属于水处理范畴。,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三、场地的设计,3. 气体的产生与防治 A、气体的生成 初期(数天后)就会产生:CO2、H2O、N2;稍晚就会产生,CH4等

11、。其中后期CH4占30-70,CO2占15-30。产气公式为:,G气体产生量(L) Cg可能分解(气化)的有机炭量(g) C有机物中的炭量(g),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三、场地的设计,B. 气体的控制及利用a. 可渗性排气:用砾石层、加大一定间融的孔隙度,排气。 参见,图5-2,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b. 阻挡层排气 在不透气的顶层安装排气管。参见,图5-3,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c.后期,如果气体产生量稳定,可考虑利用。 当然需要,脱水、预热、除CO2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一般卫生填埋场可持续产气10-15年。,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三、场

12、地的设计,1. 沟槽法 采用在预先挖掘的沟槽内填埋。 一般,长:30-40 m 深:0.9-1.8 m 宽:4.5-25 m 参见,图5-4。,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四、填埋方法,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四、填埋方法,2. 地面法 一般利用采石场、露天矿、峡谷、盆地或其它类型洼地,有的利用平地筑坝方式。一定注意周边地型不要积水。 参见,图5-5,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四、填埋方法,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四、填埋方法,3. 斜坡法直接利用天然斜坡,有一整套压实操作。参见,图5-6,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1. 平坦地区 A、水平填埋 B、垂直填埋 参见,图5-7,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五、填埋操作(填埋结构),2. 丘陵、峡谷地区 A、顺流填埋 B、逆流填埋 C、垂直填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