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_第1页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_第2页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_第3页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_第4页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教学中过分强调诗歌的情感教育和思想理解而忽略了基本的语言层面的基本阅读,导致同学们不能细致理解诗歌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不了诗歌的魅力。所以,本文就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的需要重视的语言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希望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与同行一同研究讨论。关键词诗歌鉴赏教学 语言现象 语音 炼字 句式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俊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他们的诗歌如

2、山一样巍峨高耸,如海一般波澜壮阔。他们多姿所采的创作,让诗歌的天空云蒸霞蔚,五彩缤纷。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因此,在中学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应成为高中生必修的语文素质。可是,该如何培养同学们的基本诗歌鉴赏能力,让他们既要完成考纲的培养要求,还要让同学们尽可能的提高阅读古诗的兴趣,这是摆在很多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研究课题。目前,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很多语文老师对诗歌鉴赏的教学重在对同学们进行粗放式的引导,他们强调的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情景、意境、思想和情感等等,忽略了诗歌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解释,使得同学们很容易凭着感觉

3、去鉴赏诗歌,让他们觉得中国古典诗歌有些“阳春白雪”之感,不可亲近。我们考纲中却有明确说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当我们的教学和考试脱节,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无法应付最起码的考试要求之时。同学们很容易就对古诗鉴赏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或瞎猜乱想,曲解诗意。其实,阅读古典诗词作品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过程和层次。理解,指搞懂诗词作品的词义、句意、段意、全文大意。亦即弄明白它说的是什么意思。鉴赏,指鉴别和欣赏作品的语言、写作、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鉴别和欣赏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意义,并对这一切做出恰当的评价,亦即体

4、会它写得怎样好,怎样达到了和形式的统一,从而品味它的魅力。要在短期内迅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理解诗歌,首先必须设法使自己进入古典诗歌的情境之中。要进入情境之中,就必须从解读诗歌的语言入手,了解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表达范式,相关的背景,以及起承转合等诗歌的基本常识。所以,“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提高同学们的基本鉴赏能力,我觉得我们在进行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同学们对古典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应该有重点的去关注诗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那么,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注意诗歌的语言教学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呢?我认为,语言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庞大体系,概括起来起码应该包括语音、字词、句子等几个方

5、面,这也说明古典诗歌的鉴赏和古文阅读有共同的基础。下面我将对这几个方面分别理解。(一) 语音问题辛弃疾青玉案“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句中的“转”这个多音字应该读“zhun”还是读“zhun”呢? 正确的读音直接关系到对整个诗句的理解:当读“zhun”时,解释为“改变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我们一般把“玉壶”理解成为“月光”,这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水调歌头)中的“转”意义相近。当读“zhun”时,解释为“转动”,那“玉壶”就应该解释为“精美的彩灯”。上面的例子提示我们准确诵读古诗中字词决定我们对古诗的理解。明末杰出的古音学家陈第曾说:“时有古今,

6、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语音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用现代汉语的思维去鉴赏古典诗歌就应该注意到古今语音之区别,这种区别也主要集中在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等几种古诗用字上。我们要准确诵读古诗,理解其含义,首先还得关注这些特殊的语音问题。1、 通假字现象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叠韵的关系。面对古典诗歌出现的通假现象,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特别重视本字的读音和意义。例如诗经静女“爱而不见

7、,搔首踟蹰”,能不能读准和解释“爱”字直接关系到全句的理解,在这里“爱”通“薆”,隐蔽、遮掩之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中的“见”同“现”,解释为“呈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中的“掇”同“辍”,有“停止”之意。由此可见,对诗歌中通假字的正确理解非常重要,直接与全句诗甚至是全首诗的理解有直接关系。2、 多音字现象汉语中有许多的多音字,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个别字的读音有五个之多(如“和”字有h、h、h、hu、hu五个音)。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叫做“异读”。人教版全国高中语文课本把文言文的异读分为三类: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古音异读。这种分类反映了异

8、读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准确地诵读文言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若是能够给同学们利用多音字的规律来进行教学,我想这对同学们理解诗歌是非常有帮助的。杜甫的兵车行中多次出现“行”一字,“兵车行”、“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其中出现三个“行”。其中,题目中的“行”,我们应该读成“xng”,如琵琶行(xng)、短歌行(xng)等等。在这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行人”也读xng,这是毋庸置疑的。“点行频”中的“行”读什么呢?这里的“行”是行伍之意,所以,我们应该读“hng”。还例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中的“柏”读“bo”还是“bai”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丽空好

9、音”(蜀相)中的“好”读“hao”还是“hao”呢? 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中“朝”与“长”的读音直接关系到能否理解其含义。如此情况在我们的是个教学中是随处可见的,我们能否正确理解和重视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教导同学们区分辨析这些多音字也是直接关系到我们教学成果的。以读音来释义,这也是我们理解诗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字词问题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今人读诗也要善于品味字词。在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以炼字或品味语言命制的试题不少,如何有效地解答这类试题确有研究的必要。如2004年全国卷诗歌鉴赏题,问题是“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

10、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为:“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则主要要我们准确理解诗歌中的词,例如:“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参考答案为:“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获知诗歌中的字与词的理解十分关

11、键,这是对诗歌语言理解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把握诗人情感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认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重视对诗歌中特殊字词现象的理解。在这里,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意见:1、 换字法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我们可以将诗歌中一些关键的字词进行替换,把替换的结果和原诗比较,比较两者的艺术效果。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便很容易的看出诗人在炼字诗的讲究和用心,可以让我们的同学理解炼字的关键。 例如“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诗中“春色”一词用得非常恰当,寓意深刻,我们能否将“春色”换成“秋色”,为什么?通过替换,让同学们思考诗歌的情感和

12、意境: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际,大江两岸春光明媚,使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光,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这样的意境让作者的离别变得温暖,将思念变得更加恢宏。若是将“春色”“换成“秋色”那么整首诗的意境将完全不一样。2、 对比法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在诗歌欣赏中,我们应该找到诗歌中一些感情色彩明显且又对立的字词来感受作者的情

13、感,把握作者的思想。例如,“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一联中,我们应该重点把握“昔”“今”这两个词,引导同学们把两者进行比较来理解。“昔”指诗人年轻之时,那是诗人的青年时代,正处“开元盛世”,到处歌舞升平,一派生机。诗人久闻洞庭湖之名,一个“昔”字将作者心仰已久的仰慕之情显露无遗。“今”则是“如今”,如今的祖国已山河残破,如今的诗人也历尽坎坷,只身漂泊之感,万里乡关之思溢于言表。在今与昔的对比中,我们体会到作 3、归类法所谓“归类法”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同学们进行关键字词的归类,将那些有着某种关系的字词进行总结,比如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或者是同一视角下的字词。所以又如,“木末芙蓉花

14、,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在诗中一共出现三个动词,分别是“发”“开”“落”。作者通过这三个动词来表现花开花落,以动衬静,更显山林之幽静。其中,“发”“开”则写出了在寒冷的初春,山谷中凄凄流水,空寂无声之际,那一灿红的辛夷花怒放在幽谷中,开得何其烂漫,何其冷艳!将辛夷花的坚韧、生机在绽放中尽情表现。“落”一词则与前面两词形成鲜明对比,“落”是一种自然寻常的规律,更是一种豁达一种无畏,孤寂中找到自我,平静中看到禅机。三个词将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的孤高与冷傲跃于纸上,这更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合一体的意境,甚至是王维所信仰的佛家中所谓的空无寂灭观念。对诗歌中

15、字词的重视和理解,不但可以直接与诗歌鉴赏试题紧密联系,准确理解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情感和意境,还可以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引导同学们有方向性地积极思考,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三) 语法问题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是凝练、形象、含蓄、富有表现力。其中,古诗中常常会出现许多语法上的特殊现象,例如,词性的变化,句子语序的变化(省略、倒装、跳跃性等)。如何将凝炼简洁的语言准确理解,语法的这就需要对古典诗歌的语句进行补充、调整,对诗歌中的一些词语恢复词性。只有将古典诗歌的语言与现代汉语相接近,同学们才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清楚诗歌的含义。清楚了解诗歌语言组织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1、 辨析词性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

16、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所以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详加分辨。这些词则往往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和名词上。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例如“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周邦彦满庭芳),语句中“老”“肥”两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如此活用实在是将江南的初夏形容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如此佳句还有“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这些句子中的“饮”“冷”“绿”都是活用了词

17、性,让诗句更有形象生动、涵义丰富。2、 调整语序诗歌中出于押韵或格律的需要,或者为了突出情感的侧重点,诗人常常会改变诗句的语序。常见的现象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后置或挪前等等。例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一句,平原草枯,积雪消尽。“鹰眼”因“草枯”能更准确观察猎物,“马蹄”因“雪尽”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为迅捷。如此将“草枯”和“雪尽”不仅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冬尽春初万物更生的图画,而且还写出了狩猎的惊心动魄,由远而近的视角突现了整个画面的壮观、恢弘。还有,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

18、门户”,也显然是“门户生光彩”之意。如此现象绝非少见,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关注。3、 补充省略想象是诗歌飞翔的翅膀,鉴赏诗歌需要有想象。吴世昌先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人充分利用了意象的组合的无限可能性,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让读者感受到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无穷魅力!又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