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五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件.pptx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五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件.pptx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五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件.pptx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五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件.pptx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五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时空坐标】,【认读要领】,一条主线: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两大阶段: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与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 四大标志: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兴起);宗教改革(发展);启蒙运动(顶峰)。,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考点一蒙昧中的觉醒 梳理基础知识,一、(加试)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c) 西方人文主义起源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二、(加试)智者的启蒙 1.背景 (1)政治:约公元前5世纪_达到高峰。 (2)经济: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展。 (3)思想:平民地位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雅典民主政治,2.内容:重点探讨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 3

2、.特点: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4.代表:普罗塔戈拉提出“_”。 5.意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人是万物的尺度,三、(加试)苏格拉底的智慧 1.基本主张 (1)道德: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强调“_”。 (2)理性: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提出“认识你自己”;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美德即知识,2.影响: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

3、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四、(加试)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 1.时间及代表人物: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芝诺、西塞罗、塞内卡。 2.主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 3.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加试)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史料一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的不存在。 普罗塔戈拉 读史用史 史料一体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变化,由神与自然界到人与社会。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 提示:公元

4、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工商业经济繁荣;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先哲们的勇于探索。,史料二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普罗塔戈拉 读史用史 史料二反映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概述史料所述观点的价值及影响如何。 提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将人置于社会的中心,强调了人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的尊严与权威,成为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要点二(加试)苏格拉底的思想 史料一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假设:“美

5、德是知识”“美德是善”。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即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也不会有智慧。,读史用史 史料一信息表明苏格拉底的主张是“美德即知识”,善是美德的核心和人的内在灵魂,需要通过教育认识自己。结合所学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 提示:(1)内涵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 (2)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史料二真理和自由的殉道者(油画:苏格拉底之死),识图解史 针对

6、雅典世风日下,苏格拉底经常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公元前399年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在临刑前克里托劝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说:“我决不从任何朋友那里随便接受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办法。”体现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死捍卫人的理性尊严和思想自由的精神。联系“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精神的贡献。 提示:“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产生尊严。,精练选考题组,【例】 (加试)对比考查东西方思想先哲 (2015浙江文综,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

7、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陆九渊塞内卡王守仁泰勒斯 A. B. C. D.,解析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提出“宇宙便是吾心”,故正确;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没有明确提出题干中观点,故错误;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主张“心外无物”,故正确;泰勒斯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万物始于水”,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练1 (加试)情景考查希腊人文主义的滥觞 (2017课标全国,32改编)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8、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文主义()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因神话削弱了民主进程,解析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像人一样,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所以古希腊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精神,这是雅典产生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础,也说明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久远的传统的宗教神话之中,B项正确。 答案B,练2 (加试)史料考查对智者学派观点的认识 (加试题)(2017衢丽湖舟四地高三联考)普罗塔戈拉认为,任何人或社会都不能确立一种所有社会成员都赞同的绝对公平。无论一个社会把哪种法律视做公正,也仅仅是对该社会而言。这一观点() A.把人置于世

9、界和社会的中心 B.是欧洲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C.强调了理性和道德的重要性 D.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解析“不能绝对公平”,“仅仅是对该社会而言”可判断智者学派观点倾向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故选D项。 答案D,练3 (加试)考查苏格拉底对人文精神的发展 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解析智者运动强调人的自我感觉,苏格拉底强调“知德合一”,注重理性。 答案D,考点二神权下的自我 梳理基础知识,一、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b),神曲,

10、人类平等,二、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b) 1.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是文艺复兴_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2.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著名代表作品,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人间仁爱,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高潮,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b) 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崇尚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世的幸福。主要诉求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四、(加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c),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含义 史料中世纪圣母与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识图解史 图一是中世纪的圣母画像。图二是文艺复

11、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图示中的圣母像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不同思想内涵? 提示:图示显示前者僵硬呆板,后者体现人世间亲情。前者反映了对人性的压抑,后者人文精神跃然纸上。,要点二(加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史料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读史用史 (1)史料中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有何影响? 提示:主张“因信称义”,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的宗教权威。,(2)有人说:“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宗教改革借助宗教形式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二者都否定了宗教信仰。

12、”请据此进行评论。 提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及其宗教思想,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叛;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是什么? 提示: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精练选考题组,【例1】 再现历史场景考查文艺复兴的兴起 (2017浙江4月选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英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士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这类学校

13、兴起于() A.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解析教育内容古典学、历史,以及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与生活品质有关的内容,这体现人文主义思潮,故B项正确。 答案B,练1 史料考查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含义 (20164月浙江选考)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 A.批判古典主义 B.追求伦理道德 C.讴歌自然的人性 D.反对专制王权 解析十日谈是文学家薄伽丘的作品。通过故事的讲述,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强调人的个性,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C项。

14、 答案C,练2 交叉联考罗马法与文艺复兴 (2017稽阳联谊学校联考)罗马法因其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曾在哪两个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A.中世纪、文艺复兴 B.中世纪、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解析罗马法复兴(Revivai of Roman Law)是指12至16世纪欧洲开展的研究和学习罗马法典籍,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适用到法律实践中去的学术运动。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故选A项。 答案A,【例2】 (加试)史料考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西方某著名人物曾发表演说:“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

15、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他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他不住那里。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据此判断,该演说者最有可能是() A.罗马教皇朱理二世 B.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C.浪漫主义作家雨果 D.建筑师布鲁内列斯齐,解析据材料可以判断这是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家的言论,罗马教皇朱理二世不是宗教改革家,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故B项正确;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故C项错误;布鲁内列斯齐是建筑师,故D项错误。 答案B,练3 (加试)考查宗教改革的内容核心 (2017海南高考改编)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