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16l.ppt_第1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16l.ppt_第2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16l.ppt_第3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16l.ppt_第4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16l.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们的使命: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 No Child Left Behind 有宝华 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课程发展现状 课程改革进程 课程改革方案 课程改革突破 任务与挑战,课程发展现状 一、学生发展与课程改革 教育规模扩大与教育制度构建 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 教育质量提高与课程改革 实现学生发展的公平,二、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1、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2、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3、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

2、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4、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我国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现状 1996年-1998年,对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对199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校长、教师认为 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校长和教师认为 学生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的比例,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

3、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几 点 思考: 在学校教育中过分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课程内容偏多、偏难、偏旧,脱离学生经验。 缺乏对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指导。 考试代替了评价,考试结果的处理使学生过度焦虑。 紧张的师生关系、教育内容的枯燥、缺乏自主支配的时间、造成学生消极的学校生活体验。,课程改革进程 一、研制进程 1999年1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立,课程改革工作正式启动 。 2000年1月,部分师范大学先后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0年1月,向社会各界公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项目概览”以及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办法。 2000年4月至6月,在两次初审的基础上,对全部项目逐一审查,最终确定了首批34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2000年7月, 200多名专家参加的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正式启动。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形成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初稿。 2000年8月,正式启动教材编写工作。 2001年2月至4月,以各种形式多次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2001年5月23日至24日,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审议会”,邀请了近百名著名学者(其中包括10多名院士) 、特级教师,对18个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 2001年7月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定稿,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5、 2001年7月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及其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正式启动。,二、实施进程 2001年年初,在各地自愿申报、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确立了26个省(市)的36个县(区)作为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1年秋季有1年级20万余名学生、3年级8万余名学生、7年级10万余名学生使用部分学科的新教材。 义务教育新课程试验推广: 2001年,0.5% 2002年,10-15% 2003年,35% 2004年,65-70% 2005年,原则上全面推开。,课程改革方案,一、课程目标 1、培养目标 创新与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环境意识、科学与人文素养 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健壮体魄、

6、健康心理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2、改革目标 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会学习 课程结构: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倾向,整体设计基础教育课程,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倾向,加强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善于合作。 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 课程管理:改变

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和学校的适应性。,二、课程体系 1、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建立基于学习领域的、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实施学分制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三、课程标准 四、课程管理 1、课程三级管理 2、教材管理 五、课程评价 六、其他 1、国家与地方支持系统 2、科研、咨询与指导系统 3、社会参与系统,课程改革突破 一、课程改革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 1、素质教育理念 2、多元智力理论 3、建构主义学说 4、后现代主义思潮,多元智力学说-加德纳 九种智力 言语-

8、语言能力:掌握运用语言 逻辑-数理能力:理解推理表达关系 视觉-空间智力:感受表达色彩位置 音乐-节奏智力:感受识记表达音乐 身体-运动智力:协调平衡速度力量 人际交往智力:观察他人反应程度,自我反省智力:认识洞察反省自我 自然观察智力:观察辨别自然界 存在智力:思考陈述生死世界形态 教育价值 个体生命价值同等: 个体发展潜质同等 个体发展方向多元; 教育教学目标多元 课程教学模式多元。,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的: 客观性与主观性 抽象性与具体性 的辨证统一 知识接受与知识发现 知识结构与知识建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是基于与世界互动经验进行知识建 构的活动 学习具有主体性、主

9、动性、建构性、累进性、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 学生的学习应是基于问题的、基于案例的、具有内在驱动的学习,建构主义的课程观 课程目标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课程内容应具有真实性、问题性 课程实施应具有情境性、灵活性 课程评价应具有多元性、发展性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教学方法的引导性 学习环境的丰富性、挑战性、开放性 教学组织:创建学习共同体,达成双赢,二、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 描述学生学习的行为结果,而非具体规范教学内容 体现对学生学习的共同、基本的要求,而非最高要求; 学习行为结果更清晰、更具操作性,而非模糊不清 教师不是简单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 包容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10、、价值观,而非只是体现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设计的哲学视角 学生与自我 学生与自然 学生与社会,结果性目标 1、 知识 记忆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课程标准的特点 1、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2、突破学

11、科中心 3、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4、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三、实现课程综合化 模式类型: 相关课程( correlated curriculum )或交叉课程(across curriculum)、融和课程(fused curriculum)、广域课程(broad-fields curriculum)、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或活动课程( ac

12、tivity curriculum ) 开发维度: 知识本位的课程开发: 社会本位的课程开发: 儿童本位的课程开发,新课程中的综合课程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 初中: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 高中:基础课程中的学习领域,艺术学习领域中的综合艺术,各科目中的部分模块 新课程中其他课程的综合化 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五、推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国家一级课程管理,地方一级课程管理,学校一级课程管理,现实课程,课程推广,国家一级课程管理,地方一级课程管理,学校一级课程管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理想课程,现实课程,课程推广,自 上 而 下,六、改变教科书的编写、审定与发行制度 七、建立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理论研究与支持系统。,任务与挑战 一、课程改革实验的任务和要求 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发各学科课程标准 形成教材编写、审定、选用的有效机制 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 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初步形成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