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为例.ppt_第1页
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为例.ppt_第2页
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为例.ppt_第3页
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为例.ppt_第4页
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为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为例,傅 尚 文,1,食品农产品可追溯的基本理念GAP认证标准对追溯的要求茶叶质量可追溯的实践示例,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为例,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食品农产品可追溯的基本理念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茶叶质量可追溯的实践示例,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为例,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一)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二)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三)收获、屠宰或者捕

2、捞的日期。 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禁止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 国家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 2006年4月29日,49号主席令,2006年11月1日实施,食品安全法(2015),第四十二条(第二款)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第四十九条(第二款)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 2015年4月24日第二十一号主席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次修订版(简称新食品安全法,以下同),2015年10月1日实

3、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第二款),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

4、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第二款) 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第四款),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

5、 食品贮存、运输应当有记录,保证贮存、运输过程可追溯。 第六十三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在高风险食品种类和较大规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逐步推行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信息化手段采集、记录生产经营数据信息。 第六十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批发市场等应当按照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如实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相关数据信息。 2015年12月9日国家食药总局征求意见稿,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十二)推进标准化生产。选择茶叶等十种产品,大规模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指导建立生产档案。

6、(十四)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支持建立国家级“菜篮子”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处理平台,并在“菜篮子”产品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系统,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追溯专项,二、总体目标 通过规范产地编码规则、生产档案记录、产品包装标识、建立质量追溯信息管理平台,结合良好农业规范的实施,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带动农户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产品准出制度、产品质量信

7、誉制度,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制度。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毒农药和种植业产品监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0780号)附件4: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方案,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五、质量管理要求 (十九)农药管理制度。农药购买、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回收处理,实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档案 (二十)档案记录制度。统一印发生产档案本,详细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产品收获日期。档案记录保存二年以上。,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二十四)树立创建标牌。按照农办农2009120号文要求的标牌大小、格式和内容,树

8、立标牌,标明创建规模、目标、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工作责任人等。 (二十五)普及生产规程。要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技术规程要印发到每个农户;农民要切实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 (二十六)建立工作档案。创建方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生产档案、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工作总结等文件资料齐全、完整,并分类立卷归档。,食品可追溯性体系,通过可追溯性研究,风险管理人员可以明确认定有危险的产品,以此限制风险对消费者的影响范围,从而限制有关措施的经济影响 可追溯体系要求处于食物链中各个阶段的生产商或经营者必须了解其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过程,即跟踪和追溯食品、饲料、畜禽肉类以及特

9、定成分在所有的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的情况。 简而言之,就是从农场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可追溯体系,可追溯体系包括两种基本的类型,即内部追溯和外部追溯,内部追溯主要针对组织内部各环节间的联系;外部追溯是针对组织在供应链内同上游和下游间的联系。 追溯包含两个主要功能,即追踪和溯源。 追踪是指沿着供应链条从开始到结尾跟踪产品向下游移动的轨迹,即提供下游信息(downstream); 而溯源是指通过记录沿着整个供应链条向上游追踪产品来源,即提供上游信息(upstream)。,跟踪与追溯的比较,跟踪(Tracking)Top-down traceability 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

10、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 从原料到消费者 追溯(Tracing)Bottom-up traceability 从供应链下游至上游识别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来源的能力。 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历、用途和位置的能力 从消费者到原料,可追溯性的含义,ISO 8402-1994定义的“可追溯性”是指“通过记录的标识追溯某一个实体的历史、用途或位置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实体”可以是一项活动、一种措施、一种过程、一个产品、一个机构或一个人。 ISO9000-2008这样定义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当考虑产品时,可追溯性可涉及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加工

11、过程的历史;产品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 具体地说,是“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可追溯性的含义,“跟踪饲料或食品生产、加工和分销在特定阶段的流动情况的能力。” 在ISO 22005:2007饲料和食物链中的可追溯性 系统设计和实施的一般原则与基本要求标准 “组织应建立且实施可追溯性系统,以确保能够识别产品批次及其与原料批次、生产和交付记录的关系。”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品链中各组织的要求中的要求,茶叶追溯性相关标准,GBT 20014.12-2013 良好农业规范 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规范 DB11Z 523-2008

12、 奥运会食品安全 食品追溯编码规则 DB11Z 524-2008 奥运会食品安全 数据元目录规范 NY/T 1763-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茶叶 ISO22005:2007 饲料和食物链中的可追溯性 系统设计和实施的一般原则与基本要求,质量跟踪记录系统,质量跟踪记录系统记载各种相关活动中“谁(WHO)”、“何时(WHEN)”、 “何地(WHERE)”、“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 “怎样做(HOW)”等方面(5W1H) 包括文字、数据和图像等资料。,食品农产品可追溯的基本理念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茶叶质量可追溯的实践示例,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

13、为例,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果蔬茶GAP标准组成,GBT 20014.2-2013 良好农业规范 第2部分: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3-2013 良好农业规范 第3部分:作物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0014.5-2013 良好农业规范 第5部分: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0014.12-2013 良好农业规范 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员工健康、安全与福利,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GBT 20014.2-2013 4.3员工健康、安全和福利 4.3.1员工健康和安

14、全,GBT 20014.12-2013 4.8.3 员工健康与卫生,GBT 20014.2-2013 4.3.2员工培训,GBT 20014.2-2013 4.3.2员工培训,GBT 20014.2-2013 4.3.2员工培训,GBT20014.2-2013 4.3.3危害和急救,GBT 20014.2-2013 4.3.3危害和急救,GBT20014.2-2013 4.3.4 防护服和(或)设备,GBT 20014.2-2013 4.3.5员工福利,GBT 20014.12-2013 4.9.2 工人福利,食品防护,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BT 20014

15、.2-2013 4.8食品防护,输日“毒饺子”事件,场所历史与管理,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BT20014.2-2013 4.2场所历史和管理 4.2.1 场所历史,GBT 20014.2-2013 4.2.2 场所管理,GBT 20014.3-2013 4.3场所历史和管理 4.3.1轮作,GBT 20014.3-2013 4.4土壤管理 4.4.1土壤耕作图,GBT 20014.12-2013 4.2 茶园历史与管理 4.2.1 茶园历史,种苗(繁殖材料)与记录,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GBT 20014.3-2013 4.

16、2繁殖材料 4.2.1质量和健康,GBT 20014.12-2013 4.要求 4.1 繁殖材料 4.1.1品种和繁殖,GBT 20014.3-2013 4.2.3化学处理和包衣(如不使用化学处理和包衣则不适用),GBT 20014.3-2013 4.2.4 播种和(或)定植,GBT 20014.3-2013 4.2.5 转基因作物(如未使用转基因品种,则不适用),GBT 20014.3-2013 4.2.5 转基因作物(如未使用转基因品种,则不适用),肥料(灌溉水)使用与记录,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GBT20014.3-2013 4.5肥料的使用(如不涉及肥

17、料施用,则以下条款不适用) 4.5.1 营养要求,4.5.2肥料数量和类型的使用建议,GBT 20014.3-2013 4.5.3 施肥记录,GBT 20014.3-2013 4.5.4 施肥机械,GBT 20014.3-2013 4.5.5 肥料的储存(未有肥料储存时不适用),GBT 20014.3-2013 4.5.6有机肥料,GBT 20014.3-2013 4.5.7 养分含量,GBT 20014.3-2013 4.6. 灌溉和(或)施肥(不进行灌溉时不适用 )4.6.1预测灌溉,GBT 20014.3-2013 4.6.2 灌溉和(或)施肥方法,GBT 20014.3-2013 4.

18、6.3灌溉用水的质量,GBT 20014.3-2013 4.6.3灌溉用水的质量,GBT 20014.3-2013 4.6.4灌溉和(或)施肥用水的供应,GBT 20014.12-2013 4.3 肥料的使用4.3.1 施肥方法,GBT 20014.12-2013 4.3.2有机肥,GBT 20014.12-2013 4.3.3 施肥记录,GBT 20014.12-2013 4.4 灌溉 4.4.1 灌溉方式,病虫草防治与记录,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GBT 20014.3-2013 4.7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GBT 20014.3-2013 4.7有害

19、生物综合管理(IPM),GBT 20014.3-2013 4.8植保产品(如不涉及植保产品施用,则以下条款不适用) 4.8.1 植保产品的选择,GBT 20014.3-2013 4.8.1 植保产品的选择,GBT 20014.3-2013 4.8.2 使用记录,GBT 20014.3-2013 4.8.2 使用记录,GBT 20014.3-2013 4.8.2 使用记录,GBT 20014.3-2013 4.8.3安全间隔期(不适用于花卉和观赏性植物),GBT 20014.3-2013 4.8.4施用机械,GBT 20014.3-2013 4.8.5剩余药液的处理,GBT 20014.3-20

20、13 4.8.6植保产品的残留分析 (不适用于花卉和观赏性植物),GBT 20014.3-2013 4.8.6植保产品的残留分析 (不适用于花卉和观赏性植物),GBT 20014.3-2013 4.8.6植保产品的残留分析 (不适用于花卉和观赏性植物),GBT 20014.3-2013 4.8.7 植保产品的储存(如无植保产品储存时不适用),GBT 20014.3-2013 4.8.8避免植保产品危害的措施,GBT 20014.3-2013 4.8.8避免植保产品危害的措施,GBT 20014.3-2013 4.8.9使用过的植保产品容器,GBT 20014.3-2013 4.8.9使用过的植

21、保产品容器,GBT 20014.3-2013 4.8.10 弃用的植保产品,GBT 20014.3-2013 4.8.11 施用非肥料和非植保产品物质,GBT 20014.12-2013 4.5.2 植保产品的选择,GBT 20014.12-2013 4.5 植物保护 4.5.1 植物保护的基本要素,GBT 20014.12-2013 4.5.3 植保产品使用记录,GBT 20014.12-2013 4.8.9 控制鼠害和鸟类,茶叶栽培与记录,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GBT 20014.2-2013 4.5环境保护 4.5.1农事活动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G

22、BT 20014.3-2013 4.4.3 水土流失,GBT 20014.12-2013 4.6 茶树修剪,鲜叶采收与记录,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GBT 20014.12-2013 4.7 采收 4.7.1 采收卫生,GBT 20014.12-2013 4.7.2 采收程序,GBT 20014.12-2013 4.7.2 采收程序,GBT 20014.12-2013 4.7.4 鲜叶量器具,茶叶加工与记录,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GBT 20014.12-2013 4.8.2 卫生准则,GBT 20014.12-2013 4.8

23、.5 加工和贮存区域,GBT 20014.12-2013 4.8.6 茶叶加工,GBT 20014.12-2013 4.8.6 茶叶加工,GBT 20014.12-2013 4.8.6 茶叶加工,GBT 20014.12-2013 4.8.7 加工用水,GBT 20014.12-2013 4.8.8 质量控制,能源管理与记录,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GBT 20014.2-2013 4.5.3 有效使用能源,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BT 20014.12-2013 4.11.2 能源利用,废弃物管理与记录,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

24、溯的要求,GBT 20014.2-2013 4.4废弃物和污染物的管理、回收与再利用4.4.1废弃物和污染物的确定,GBT 20014.2-2013 4.4.2废弃物和污染物处理计划,GBT 20014.12-2013 4.10.2 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处理方案,记录与可追溯性,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GBT 20014.3-2013 4 要求 4.1 可追溯性,GBT 20014.12-2013 4.8 加工 4.8.1 总要求,GBT20014.2-2013 4 要求 4.1 记录的保存、内部检查/审核,GBT 20014.2-2013 4.1 记录的保存、内部

25、检查/审核,GBT 20014.12-2013 4.13.6 数据与记录 4.13.6.1 数据保持,GBT20014.2-2013 4.3.6 分包方,GBT20014.2-2013 4.6抱怨,GBT 20014.12-2013 4.12 抱怨,GBT20014.2-2013 4.7 召回/撤回程序,GBT 20014.2-2013 4.9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状态,GBT20014.2-2013 4.10标志使用,GBT 20014.12-2013 4.13.4 标志的使用,GBT20014.2-2013 4.11可追溯性与隔离(注册了平行生产/平行所有权的申请方应满足要求)4.11.1平行

26、生产和/或平行所有权(同时生产和/或拥有认证与非认证产品时适用),GBT20014.2-2013 4.11可追溯性与隔离,GBT 20014.2-2013 4.11可追溯性与隔离,GBT 20014.2-2013 4.11可追溯性与隔离,GBT 20014.12-2013 4.13 物料衡算及可追溯性 4.13.1 文件化的控制系统,GBT 20014.12-2013 4.13.2 对原料来源的确认,GBT 20014.12-2013 4.13.3 区分并界定认证与非认证原料 4.13.3.1 文件系统,GBT 20014.12-2013 4.13.3.2 识别,GBT 20014.12-20

27、13 4.13.5 注册产品的识别,GBT 20014.12-2013 4.13.6.2 物料衡算,GBT 20014.5-2013 良好农业规范 第5部分: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BT 20014.5-2013 4 要求 4.2土壤和基质的管理 4.2.1土壤熏蒸(无土壤熏蒸时不适用),GBT 20014.5-2013 4.2.2基质(无基质使用时不适用),GBT 20014.5-2013 4.3 采前 4.3.1灌溉水质,4.3.2植保产品施用水水质,GBT 20014.5-2013 4.3.3 施肥,GBT 20014.5-2013 3.4采前检查

28、,GBT 20014.5-2013 4.4采收 4.4.1 通则,GBT 20014.5-2013 4.4.1 通则,GBT 20014.5-2013 4.4.1 通则,GBT 20014.5-2013 4.4.2在采收点进行农产品最终包装(适用于最终包装和最后一次接触产品发生在采收点),GBT 20014.5-2013 4.4.2在采收点进行农产品最终包装(适用于最终包装和最后一次接触产品发生在采收点),GBT 20014.5-2013 4.4.2在采收点进行农产品最终包装(适用于最终包装和最后一次接触产品发生在采收点),水果和蔬菜最终包装和处理规定,在收获期间,当产品在田间进行最终包装和处

29、理时,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0014.52013)中4.5条款要求不适用;当产品存在室内储存过程且仍属于认证委托人所有时,需符合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0014.52013)中4.5条款要求 国家认监委2015年第10号公告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目录的公告,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GBT 20014.5-2013 4.5农产品处理(农产品包装场所未就农产 品处理申请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则不适用) 4.5.1卫生评估,GBT 20014.5-2013 4.5.2个人卫生,GBT 20014.5-2013 4.5.4

30、包装和储存区域,GBT 20014.5-2013 4.5.4包装和储存区域,GBT 20014.5-2013 4.5.5 品质控制,GBT 20014.5-2013 4.5.6 有害生物的控制,GBT 20014.5-2013 4.5.7采收后的清洗(采收后不清洗的则不适用),GBT 20014.5-2013 4.5.8采收后的处理(采收后不处理的则不适用),GBT 20014.5-2013 4.5.8采收后的处理(采收后不处理的则不适用),GBT 20014.5-2013 4.5.8采收后的处理(采收后不处理的则不适用),GBT 20014.5-2013 4.5.8采收后的处理(采收后不处理

31、的则不适用),食品农产品可追溯的基本理念GAP标准对追溯的要求茶叶质量可追溯的实践示例,果蔬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以茶叶GAP为例,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OTRDC,茶叶生产(销售)全过程记录,茶园种植管理 茶园历史记录 茶园农事记录 投入物记录 肥料 生物农药 茶鲜叶采收与初加工 鲜叶采摘和验收记录 茶叶加工工艺记录 茶叶加工质量验收记录,茶叶精制 原料入库环节(运输入库、验收、归堆) 精制环节(拼配) 茶叶的贮存与包装 小包装/大包装 茶叶出入库记录 茶叶销售 茶叶运输记录 茶叶销售记录 有机茶销售专柜,茶场(园)农事活动记录,茶叶加工记录,加工过程按每道工序分别填写,如绿茶加工包括摊青、杀青

32、、揉捻、烘干等。对于规模较大的加工厂,建议制作工艺流程卡,该卡随加工流程从上一工序交接到下一工序,直到加工完成产品入库。,茶叶销售记录,茶叶质量跟踪记录,鲜叶进厂,茶鲜叶来源记录,生产流程卡,出入库日报表,茶叶加工记录,实施茶叶安全追溯的关键,实施茶叶产品追溯至关重要的是确定详细的产品规格和批次。 由于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通用的追溯模型是不存在的(适宜性)。 优秀企业内部追溯系统是实施供应链追溯系统的先决条件(有效性),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 OTRDC,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 1999年3月,农业部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批准 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批准 批准号:CNCA-R-2003-096 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能力认可 有机产品认证能力的认可号:CNAS C 096 - O 良好农业认证能力的认可号:CNAS C 096 - P,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 OTRDC,CNCA-R-2003-096,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