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列试题高中文数1.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 )(注:框图中的赋值符号“=” 也可以写成 “” 或“” )A225B196C169D1442. 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21项的和等于前8项的和若,则k()A20 B21C22D233. 等差数列中, 则的值为( )A. B. C. 21D. 274.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和首项都不等于0,且成等比数列,则( )A.2 B.3 C.5D. 76.已知函数,且,则()A.B.0C.100D.102007.在递增等比数列中,则公比A-1 B1 C2D8.计算()A.B.C.D.9.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值是()A.6B.18 C.26 D.
2、5410.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等于()A. B.5 C. D.-511.已知为等比数列,是它的前项和.若,且与的等差中项为,则=( )A B. C. D.12.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构成一个公差为( )13.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公差d2,且a1,a3,a4成等比数列,则a2()(A)4 (B)6(C)8 (D)10 14.已知集合,其中,集合,则集合中的元素至多有()A.210B.200C.190D.18016.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则=()17.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为()AB5 CD18.已知an是等差数列, a4=
3、15, S5=55, 则过点P(3, a3) , Q(4, a4) 的直线的斜率为()A. 4B. C. -4D. -1419.在等差数列an中, 前n项的和为Sn, 若2a8=6+a11, 则S9=() A. 27B. 36C. 45D. 5420.已知等差数列1, a, b, 等比数列3, a+2, b+5, 则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A. 3或-3B. 3或-1C. 3D. -321.已知数列an, 若点(n, an) (nN*) 在经过点(8, 4) 的定直线l上, 则数列an的前15项和S15=() A. 12B. 32C. 60D. 12022.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3, 若其
4、前13项和S13=156, 则a2+a6+a10=() A. 36B. 39C. 42D. 4523.在等差数列an中, 设Sn为其前n项和, 已知=, 则等于() A. B. C. D. 24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a4+a8=16, 则a2+a10=() A. 12B. 16C. 20D. 2425.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d不为0, a1=9d. 若ak是a1与a2k的等比中项, 则k=()A. 2B. 4C. 6D. 826.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为Sn, 若S3=9, S6=36, 则a7+a8+a9=()A. 63B. 45C. 36D. 2727.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若a
5、2=1, a3=3, 则S4=()A. 12B. 10C. 8D. 628.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若S2=2, S4=10, 则S6等于()A. 12B. 18C. 24D. 4229.已知等差数列an中, a2=6, a5=15. 若bn=a2n, 则数列bn的前5项和等于()A. 30B. 45C. 90D. 18630.设an是等差数列, 若a2=3, a7=13, 则数列an前8项的和为()A. 128B. 80C. 64D. 5631.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若S2=4, S4=20, 则该数列的公差d=()A. 7B. 6C. 3D. 232.若等差数列an的前
6、5项和S5=25, 且a2=3, 则a7=()A. 12B. 13C. 14D. 1533.已知an是等差数列, a1+a2=4, a7+a8=28, 则该数列前10项和S10等于()A. 64B. 100C. 110D. 12035. 对大于或等于的自然数的次方幂有如下分解方式: 根据上述分解规律,若的分解中最小的数是73,则的值为. 36.设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记,的前n项和分别为,若a3b3,a4b4,且5,则_.37. 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整数,其前项和为若且,则_;_.39. 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则 .40.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则等于.41.数列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
7、且,则42.若数列满足,则;前5项的和.43若是等比数列,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则有正确的结论: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是等差数列,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则有正确的结论:_.44. 则数列为递增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45.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若=a1+a2 014, 且A, B, C三点共线(该直线不过点O) , 则S2 014=. 46.已知an为等差数列, Sn为其前n项和. 若a1=, S2=a3, 则a2=; Sn=. 47.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10n(n=1, 2, 3, ), 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48.已知数列的通项an=-5n+2, 则其前n项和Sn
8、=. 49.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若S12=21, 则a2+a5+a8+a11=. 50.已知an是等差数列, a4+a6=6, 其前5项和S5=10, 则其公差d=. 51.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 若S9=72, 则a2+a4+a9=. 52. 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 S2=S6, a4=1, 则a5=. 53.已知an是等差数列, Sn为其前n项和, nN*. 若a3=16, S20=20, 则S10的值为. 5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I) 若a1=1,S10= 100,求的通项公式;(II) 若Sn=n2-6n,解关于n的不等式Sn+an 2n
9、.55已知在等比数列中,且是和的等差中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若数列满足(nN*),求的通项公式;()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56.在等差数列中,记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是否存在正整数、,且,使得、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7.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且.(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来源: Z& xx& k. Com58数列an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1-a2是a1与1+a3的等比中项,前n项和为Sn;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8,其前n项和Tn满足Tn=nbn+1(为常数,且1) 来源: 学
10、|科|网Z|X|X|K(I)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及的值;() 比较+与Sn的大小59.已知是一个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令,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60.已知, 数列满足, 数列满足;数列为公比大于的等比数列,且为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数列和数列的通项公式;()将数列中的第项,第项,第项,第项,删去后剩余的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新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6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求数列的前项的和;()设,求数列的前项的和 63.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是的等差中项.(I) 求数
11、列的通项公式;(II)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64、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满足,是等差数列,且,(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前n项和.65.在数列中,(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66.已知是数列的前项和,(1)求证:是等差数列;(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67.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1)求数列通项公式;(2)若数列满足,若是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前项和.6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求使不等式成立的的最小值69.数列的前项和为,和满足等式()求的值;()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若数列满足,求数
12、列的前项和;70.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项和为.()求及;()若,(),求数列的前项和.71.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又数列中,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分别是,且求数列的前项和;(3)若对一切正整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72.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数列的前n项和是,且()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记,求的前n项和74.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求数列的前项和76.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5=35,a5和a7的等差中项为13.() 求an及Sn;() 令(n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77.
13、在等差数列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的前项和79.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公差d0,且成等比数列.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前项和公式.80.在等差数列中,其前n项和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n项和. 8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为a-1, 4, 2a, 前n项和为Sn. (1) 设Sk=2 550, 求a和k的值; (2) 设bn=, 求b3+b7+b11+b4n-1的值. 82.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a8=2, S8=-68. (1)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 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 83.已
14、知各项均不相同的等差数列an的前四项和S4=14, 且a1, a3, a7成等比数列. (1)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 求数列的前n项和Tn.84. 若数列an满足: a1=, a2=2, 3(an+1-2an+an-1) =2. (1) 证明数列an+1-an是等差数列; (2) 求使+成立的最小的正整数n. 86.已知等差数列an前三项的和为-3, 前三项的积为8. (1) 求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 若a2, a3, a1成等比数列, 求数列|an|的前n项和. 87.设an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 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 已知S3=7, 且a1+3, 3a2, a3
15、+4构成等差数列. ()求数列an的通项;()令bn=ln a3n+1, n=1, 2, , 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88.设an是等差数列, bn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且a1=b1=1, a3+b5=21, a5+b3=13. ()求an, bn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的前n项和Sn. 9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3项和为6, 前8项和为-4.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设bn=(4-an)qn-1(q0, nN*), 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98.已知an是首项为19,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Sn为an的前n项和. ()求通项an及Sn;()设bn-an是首项为1, 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Tn. 99.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3=7, a5+a7=26, an的前n项和为Sn. ()求an及Sn;()令bn=(nN*), 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100.设等差数列an满足a3=5, a10=-9. ()求an的通项公式;()求an的前n项和Sn及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 101.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a1=2, a3=a2+4. ()求an的通项公式;()设bn是首项为1,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Sn. 102已知an是以a为首项, 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Sn为它的前n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税务常识培训课件
- 健康饮食产业园项目质量管理方案(参考)
- 2025年双门轿跑车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汽车尾气自动测定仪合作协议书
- 乡城流动中的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绪论
- 2025年临床前CRO项目发展计划
- 物业服务委托合同 (二)
- 2025年无机电子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黑龙江省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闲置物品调剂回收项目合作计划书
- 杭州转贷基金管理办法
- 老北京胡同文化课件
- 公司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
- 粮食的形态与化学组成第二节粮食的主要化学成分下64课件
- 儿科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创新社区管乐团活动方案
- 中国农田水利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前列腺癌根治术护理查房课件
- 外研版六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2 unit1 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别墅设计任务书》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