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第二课_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_第1页
专题二第二课_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_第2页
专题二第二课_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_第3页
专题二第二课_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_第4页
专题二第二课_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12年1949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争后 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 抗战前夕(19271936) 国民党统治后期,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在沿海地区出现; 初步的发展; 短暂的春天; 短暂的发展; 陷入困境;,重点: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 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 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的原因 难点: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19121919)-短暂春天,1、原因:(重点) 2、概况: 3、特点: 4、影

2、响:,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yong) 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 社会,以竞胜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 者,今也其时也! 工业建设会趣旨,材料一,1、“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引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张静如主编16页17页),材料二,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基本上全部接受了“二十一 条”的要求,这就是“五九国耻”,清华大学学生在焚烧

3、日货,当然用国货了!,日本货都被烧了、被抵制了,那我们用什么呢?,“实业救国”的口号与愿望,1914年8月1918年11月,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表明: “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减少对华商品输出,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3)外部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原因:,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彻底扫清了障碍 B临时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

4、情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A,巩固练习2: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从弱到强。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通过观察下列两幅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你得到的答案是( ) A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C辛亥革命的有力推动 D北洋军阀的鼎力援助,B,2、概况: 1)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2)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3)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一战结束

5、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了。,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重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时间短暂,分布在沿海地区,(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2)材料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时间上有什么特点?,(3)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时间:短暂,民族资本主义要想

6、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获得国家独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3、特点,1)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2)“春天”短暂,昙花一现,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一些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巩固练习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是( ) A自然经济的抵制 B封建统治的阻碍 C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压迫,C,联系高考:(2005年江苏卷)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洋政

7、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C,4、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9271936)发展较快,1、原因: 2、概况: 3、限制因素:,1)法币政策的实施(重点)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3)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官僚资本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艰难的,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官僚资本,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

8、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2)特点: 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3)典型: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蒋介石,宋子文,陈果夫,陈立夫,孔祥熙,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典型案例:宋子文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于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立的近代中国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 1908年,曾因英美烟草公司的排挤一度倒闭。1909年2月16日,简氏兄弟以12万元资本重新营业后,发展较快,至1927年资本扩大到2000万元,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 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

9、本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局面。1936年,南洋营业利润再度下滑之时,对其觊觎已久的宋子文再次谋划收购南洋股份之事。1937年,宋子文终于低价收买了公司股票,控制了股权。自此,南洋民族资本卷烟工业企业,实际上成了官僚资本企业。,法币政策实施后,官僚资本用法币兑换白银,很快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9461949)日益萎缩,1、原因: 2、结果:,1)法币政策的影响 2)外贸逆差影响 3)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4)官僚资本的压迫 5)繁重的捐税负担 6)美国的经济侵略;,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

10、瓦解,(重点),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前往抢购日用品的情景。,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1937,=,1938,=,1939,=,1943,=,1945,=,1948,=,大米0.00000000185两,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使中国人民生活艰难,民族工业难以发展。,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了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以天津为例,1946年天津进口的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外国商品和资本大量涌入,苛捐杂税层出不穷,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原料昂贵产品滞销,大量工厂倒闭,中国的民族工业陷于绝境,中美友好通商航海

11、条约签字,巩固练习5:导致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 ) 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美国的经济侵略 日本的侵华战争 A B C D,B,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推动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历届政府的一些鼓励性政策 人民爱国热情,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阻碍因素:,1)根本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具体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小结:,1、中国民族工业发

12、展的总体趋势:,曲折发展,19C70年代前后,1895年,1912年,1919年,1927年,1936年,1949年,时间,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材料题,材料一: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变化表,材料二:年,民族工业中棉纺织企业的发展,回答:、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 、从中可以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三:年上海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天津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占,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回答:、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 、从中可以影响近

13、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特点: 一战期间出现短暂发展 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短暂发展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因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政府政策、群众斗争,课堂检测: 1、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原因 2、1935年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意义 3、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的原因,中央银行中华民国25年发行的纸币,中央银行中华民国19年发行的纸币 关金券,中央银行中华民国34年发行的纸币金元券,币制改革: 1935年 1、目的: 2、内容: 3、影响:,币制改革: 1935年 1、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 2、内容: 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 实行白银国有。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等应交指定机构兑换法币。 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3、影响: 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