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共直流母线系统专题讨论.ppt_第1页
变频器共直流母线系统专题讨论.ppt_第2页
变频器共直流母线系统专题讨论.ppt_第3页
变频器共直流母线系统专题讨论.ppt_第4页
变频器共直流母线系统专题讨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共直流母线系统专题 讨论,李明2009.02,主要内容,一、共直流母线拓扑结构介绍,二、整流单元介绍,三、纯硬件能量回馈单元控制原理,一、共直流母线拓扑结构介绍,整流器,变频器1,电机1,AC电源,变频器2,电机2,变频器3,电机3,逆变器 能量回馈,制动电阻 能耗制动,。,Common DC Bus 1,一、共直流母线拓扑结构介绍,1、共直流母线系统优点: 一个大的整流器代替N个小整流器,根据工况整流器的容量可小于所有逆变器容量之和,仅为50-70%,可有效降低成本,且大整流器保护功能较多,更可靠。还可以方便地将整流桥分成12、18、24或28脉冲整流,改善对电网的谐波污染,省去输入侧滤波器

2、的投资。 将整流回路做成可逆装置,可向电网回馈以节省电能。,一、共直流母线拓扑结构介绍,共直流母线系统优点: 也可以由直流电源直接供电,减少车间电网布线,例如蓄电池备用电能够方便地接入。 即使没有能量回馈,由于多个变频器的工作状态可能分别处于电动耗电和制动发电状态,变频器之间可以交换能量。这样减少了在制动电阻上消耗的能量,也使得制动电阻的功率和体积大大减小。 整个传动系统的元器件数量大大减少,工作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可大大提高,结构也更加紧凑。,一、共直流母线拓扑结构介绍,共直流母线系统的难点: 直流环节是变频器的心脏,直流母线电压抑制技术也是在不断研究和改进的过程中,众多逆变器的直流环节并联在

3、一起,除了要解决正常工作状态启动时和负载突变时要防止母线上的过冲电流和电压外,还要考虑主回路器件故障情况下如何避免事故扩大。 由于公共直流母线方案存在着增加系统故障和出现故障扩大的隐患。如何低成本地解决这个问题是进一步推广公共直流母线方案的关键。,一、共直流母线拓扑结构介绍,母线回路中设备可以使逆变器和制动单元以三种方式接到直流母线上: 1、直接连接 2、电气机械连接(无缓冲电路) 由带熔断器的负荷隔离开关,带熔断器或隔离开关的接线板接到直流母线上。这种连接不能带电进行操作。 3、电气连接(有缓冲电路) 由带熔断器的隔离开关,并配 合预充电电阻、预充电接触器和耦 合接触器连接到母线上。,双机共

4、母线拓扑方案,我司的产品的应用案例,邵阳二纺机使用艾默生TD3000/EV2000共母线方案。,二、我司晶闸管整流单元,1、预充电过程中触发脉冲相位移动原理:利用三角同步信号与斜坡信号的交点的变化来实现 2、预充电前逆变器输出接地检测原理:如果有接地情况,则(+)母线电位低,以此为判断条件。 3、脉冲变压器驱动原理,上电前逆变器输出接地检测电路,三、纯硬件能量回馈单元控制原理,1、电网相电压采样部分:采样幅值、相位。 2、回馈电流值的给定部分:交流电压先整流,经过与母线电压大小关联的PWM调制后作为回馈电流的给定值,即母线电压越高,则PWM信号的占空比越大,回馈电流给定值就越大。 3、回馈电流反馈信号采样:通过电流传感器 4、输出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