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问题的。,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解题,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格物致知出自大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小小测试,议论文三

2、要素:、 、 。 论据的类型: 、 。 常见论证方法 、 、 、 。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 、 。 论证的方式: 、 。,清谈:不切实际的谈论。 正心:使心地端正 肇(zho) 格物致知 出自大学通过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不做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初读课文 探究疑难词语并找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 分层次并归纳意思。,第一部分(l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3、(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选读课文1、2、3、13段自主学习,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4、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3、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

4、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4、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应该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什么?,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4.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6.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

5、和致知。,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4、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5、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6、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王阳明的事例、一种竹子的实验、作者本人的经历。彼此联系,互相对比,一、论点:,三、论证方法

6、:,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梳理论证思路,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问题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请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补充事实论据,积累通过不断实践实验获得成功的事例,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 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这个持续了1

7、900 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居里夫人发现镭: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 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 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就这样, 经过3年零9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 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居里 夫妇以孜孜不倦的精神,继续对放射性比纯铀强900倍的含钡 部分进行分析.经过浓缩,分部结晶,终于在同年12月得到少量 的不很纯净的白色粉末.这种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闪烁着蓝光, 据此居里夫妇把它命名为镭。,积累通过不断实践实验获得成功的事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伦布曾是一个穷孩子,他热

8、爱大海 渴望航行,航海的梦想鼓舞他悉心地研究地理,千方百计寻 找契机,他先后到葡萄牙、英国、法国寻求支持,但均被拒 绝,后来他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率船队四次驶入茫茫大 西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美洲大陆。 爱迪生发明电灯:爱迪生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 适合做电灯丝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说:“爱迪生先生,你已经 失败了一千五百多次了。”爱迪生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 我的成就是发现了一千五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就这样 经过一千六百多次实验,他终于制造出第一个碳丝灯泡,后来 有经过不断地实践改造,发明了竹丝灯泡,但他仍不满足,又 发明了寿命更长的钨丝灯泡。,积累通过不断实践实验获得成

9、功的事例,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他们一边开自行车店赚钱,一边积累航空 知识,观察老鹰飞行,反复设计图纸,经过三年多日日夜夜 的准备,在 1900年10月制成了依靠风力做动力的滑翔机。又 经过三年多的反复试验,总结经验,不断改造,终于在1903年 12月17日成功试飞了有发动机的飞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小时候瓦特去他姑妈家做客,偶然看见炉 子上的水煮沸了使得水壶的盖子不停地跳跃,小瓦特记住了 这个奇特的现象,并且不断地实践研究,克服了纽式蒸汽机 浪费蒸汽的弱点,根据蒸汽机转化为水的“潜热”与汽缸材料 的“比热”,计算出了各种大小下一的蒸汽机蒸汽消耗量, 弄清了蒸汽机结构与蒸汽消耗之间的关系。他设计了

10、一只保持 低温的冷却器,专门冷凝蒸汽,又在机械工人的帮助下改进了 活塞工艺,大大提高了机械的精度,增进了蒸汽机的效率, 从而完善了从热能到机械运动的转化,由此瓦特在前人的基础 上发明了改良蒸汽机。,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问题的。,你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拓展延伸,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问题的。,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谈谈收获,整体感知,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理清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问题的。,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同学们要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勇于实验的双手。丁肇中教授的这句话送给大家: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