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课件1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课件1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课件1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课件1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商山早行课件1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山早行 温庭筠,羁 旅 诗,学习目标,1、了解与温庭筠有关的文学常识; 2、结合历史背景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3、体会商旅之人的艰难与愁苦; 4、背诵、默写诗歌。,作者简介,温庭筠(812 - 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现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金奁集等。,写作背景,诗人本是太原祁人,因在长安南郊(即“杜陵”)安了个家,在一些诗歌里,他把长安南郊说成故乡,

2、本诗末句就把“杜陵”称为故乡。 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朗读诗歌,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读准字音,温庭筠yn 动征铎du 鸡声shng 茅mo店din 人迹j 槲h叶 枳zh花 驿y墙 杜陵lng梦 凫f雁yn,重点词语,【1】征铎(du):征,远行。铎,远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2】檞(h) :一种木质像松的树。 【3】枳(zh):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4】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照

3、”使明艳。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5】凫(f):野鸭。 【6】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翻译诗句,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檞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分析诗句,首联:商队早行,心情悲凉。 颔联: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颈联:枳花怒放,天色微明。 尾联:孤独寂寞,思念家乡。,问题探究,1、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4、桥霜。” 鸡刚打鸣就上路,道路上的霜痕还在。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一路上的落叶还文丝未动,明亮的月光还照在驿站的墙壁上。 这两联都是紧扣“早行”来写的。,2、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诗? 写晚春。枳花在三月开。槲树虽然在冬季枯黄,但冬天并不落叶,一直在树上要等到明年新叶萌发时,叶芽才将老叶拱落枝下。晚春为什么会有霜,因为“商山”在陕西的商洛地区,秦岭东段,气候变化大,在春天时飘雪结霜并不稀奇。,3、作者“悲”什么?“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 悲“生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卜”。不好。因思故乡而悲,但 “悲”字所表现的情感超越了“思” 。,4、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颔联两句诗是最好的

5、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1】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 【2】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意象叠加),5、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相生。作者由异乡的景色联想到昨夜梦中故乡的景色,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渲染烘托了作者的悠悠乡思。,名句赏析,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意象叠加,生动形象),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总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