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二次考试地理试卷世界地理.ppt_第1页
高二年级第二次考试地理试卷世界地理.ppt_第2页
高二年级第二次考试地理试卷世界地理.ppt_第3页
高二年级第二次考试地理试卷世界地理.ppt_第4页
高二年级第二次考试地理试卷世界地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辛高级中学 20122013学年上高二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命题人:完群洋 审题人:高二地理备课组,一、单项选择题(50分),1P区域位于( )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2P区域的南北跨度为( ) A555km B5555km C1110km D111km,C,A,3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7B19或15 C17或18 D23或14 4. 仅从气候因素考虑,M、N两地建海滨浴场较理想的地方及理由是()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DN地气候温和湿润,D,C,5关于右图中各大

2、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B地形都是平原,是海拔最低的一洲 C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相似,都是西部山地、中部 平原、东部高原 D有“高原大陆”之称,是海拔最高的一洲 6有关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美洲以苏伊士运河为分界线 B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 D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脉为分界线,A,D,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读下图并回答78题。 7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D地震、火山

3、多 8关于日本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贫乏,森林资源丰富 B地热资源极少 C矿产资源贫乏,森林资源也很少D石油资源可满足国内需要,C,A,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据此回答第9题。 9.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B.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10.下列关于中亚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中亚地区的河流多为外流河 C.咸海的盐

4、度越大,咸海的面积就会越大 D.该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A,A,读右图,判断1112题。 11有关三地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热带荒漠带 B都是热带雨林带 C是热带沙漠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都热带季风气候 12形成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环流的差异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差异 C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差异 D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C,A,13我国的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到达英国的伦敦,行程中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 A B C D 14.在各大洲中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最广,主要原因是( ) 地处西风带 北大西洋暖流加大对气候的增

5、温增湿作用 海岸线曲折,阿尔卑斯山为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 季风使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A. B. C. D. 15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种植业落后,乳畜业十分发达 B该地区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和水利技术 C该地区工业发达国家的能源都需要进口 D该地区人口稠密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C,A,16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 河流结冰期较长 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 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 A B C D 17.摩尔曼斯克位于北冰洋沿岸却是终年不冻港,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影响 B.受纬度影响 C.受

6、海陆位置影响 D.受洋流影响,D,B,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图中a、b、c、d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 a、b、c B. c、d、b C. a、b、d D. a、c、d 19.图示一城市中,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是( ) A. B. C. D. ,D,D,右图是南美洲略图,若欲由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搭乘飞机飞往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据此回答2021题 20.由圣菲波哥大飞往巴西利亚,其飞行方向为(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1.飞机沿途将飞越:( ) 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 安第斯山地 A. B. C. D.,C,B,下图为沿非洲

7、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2223题。 22该岛中甲、乙两地都是() A1月降水量最大 B4月雨季来临 C7月气温最低 D位于200N 23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暖流影响 D地处内陆,A,C,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国际横穿南极队考察路线图,回答2425题。 24. 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终年盛行东北风 C.淡水资源储量丰富 D.平均海拔仅低于亚洲 25当考察队到达东方站这天,考察队员回忆的下列有关情况,正确的是( ) A太阳从西南天空下落,又从东南天空徐徐升起 B

8、中国的五星红旗迎风向北偏西飘扬 C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低达-70 D夜晚睡觉时,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烈风掀倒,B,C,二、综合题(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58分552秒,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北纬39,东经959)发生87级地震。地震发生数分钟后,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迅速袭击了距离震中最近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两小时以后,海啸袭击了斯里兰卡,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 (1)、印度尼西亚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该区域湄公河下游流域栽培有一种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浮稻”反映了A河的水文特点是_,这种特点

9、的形成原因是_。(4分) (3)、马来西亚积极引进外资,计划在该国某市新建工业区。下列外商投资企业最有可能在该国发展的是( )(2分) A.钢铁厂 B.服装加工厂 C.石油化工厂 D.造船厂 (4)、图中位于苏门答腊岛以北的海峡是_海峡?为什么我国也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4分),1、(1)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2分) (2)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该地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形成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降水季节差异大,河流水位季节差异大。(4分) (3) B(2分) (4)马六甲海峡 我国进口石油的大部分来自中东,非洲和东南亚,都必须通过马六

10、甲海峡。(中国石油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使我国能源安全面临“马六甲困境”,即一旦发生意外事件,马六甲海峡被外国封锁,我国将直面巨大的能源压力。)(4分),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 图甲是印度轮廓简图,图乙是该国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 2010年4月以来印度多地持续遭遇热浪袭击,首都新德里17日最高气温接近44,创下52年以来4月气温新高。截至4月18日印度全国至少80人死于高温天气。然而更可怕的是全年气温最高的5月份还没有来临。 (1)图中四地,降水最多的是_地;乙图所示气候类型是_(4分) (2)请根据图示河流流向分析该国南部总体地势状况。(2分) (3)图甲阴影部分主

11、要粮食作物是_,试分析其大面积种植的自然原因。(4分) (4)据多年新闻报道,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4分),2、(1) 热带季风气候 (2)根据河流自西(或西北)向东(或东南)流向,可以判定该国南部地势西(或西北)高东(或东南)低。 (3)小麦 该地区地势起伏和缓,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耐旱性作物小麦的生长。 (4)5月该国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雨季没有到,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3.读下列澳大利亚气候图,回答问题。(12分) (1)、处气候类型是 ,写出该气候的成因。(4分) (2)、虽然这块大陆四面环海,但大部分地区的气候 (

12、干燥或湿润),原因是什么?(4分) (3)、该国墨累达令盆地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这种经营方式的优势是什么?(4分),3、(1)热带雨林气候 位于大分水岭东侧,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地形雨;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2)干燥 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部,广大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大分水岭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进入澳大利亚大陆内部;西岸沿海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混合农业 可以在农场的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和休耕,充分保持土壤肥力;可以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策种麦和牧羊的生产比例,4我国的一艘综合科学考察船于3月2日8:00从上海出发,先跨越太平洋,途径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经过整整20天的航行到达了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首都利马(77W,12S)。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再从利马航行到澳大利亚的悉尼。(12分) (1)当航行到旧金山时,该国的东北部为北美五大湖工业区,其形成的有利区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