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环境实习.ppt_第1页
园林植物环境实习.ppt_第2页
园林植物环境实习.ppt_第3页
园林植物环境实习.ppt_第4页
园林植物环境实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林植物环境实习,实习安排,星期一: 上午:实习准备(介绍实习的方法,时间安排,具体内容、学生分组及材料准备的工作) 下午:在老师指导下掌握观察土壤剖面的方法,并进行土壤性质的分析。 星期二: 上午:进行土壤样品采集 下午:分组进行土壤调查 星期三: 上午: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下午:分组进行土壤调查 星期四: 上午:分组进行土壤调查 下午:分组进行土壤调查 星期五: 上午:土壤密度测定 下午:写实习报告,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剖面观察,目标要求: 掌握观察土壤剖面的方法;了解当地土壤类型的剖面形态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掌握不同的测定方式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和分析样品的处理方法。 实训场所: 郊区天然植

2、物群落 备品与材料 铁锹、小铲、卷尺、PH试纸等,内容与方法,1、土壤剖面地点的选择和挖掘 避免在田边、路边、沟旁、肥堆或土层翻动过的地块挖掘。 挖掘的土坑一般宽0.8米、长1.5米、深1米,观察面在坡的上方(山地)或垂直朝阳(平地),与观察面相对一侧挖成阶梯状,以便观察时上下。挖出的表土放在土坑的一侧,下层土放在土坑的另一侧,观察面上方不得堆土和站立,以保持观察面的自然状态。观察完毕,先填下层土,后填上层土,基本保持土层不乱。,2、土壤剖面发育层次的划分 剖面修好后,根据土壤的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新生体等心态特征观察土壤剖面,由上而下划分土层。,3、剖面发生层次形态的观察记载 (1)土

3、层厚度 记载每个发育层次的厚度。例如0-5cm;5-20cm;20-25cm等。 (2)土壤颜色 先确定主色和次色,命名是先次色后主色。例如:某土层以棕色为主、黄色为次,即为黄棕色。 (3)土壤质地 在野外用手测法简单地测定土壤质地。分为沙土、沙壤土、中壤土、中壤土和黏土。 (4)土壤结构 在各层分别掘出较大土块,于1米高处落下,然后观察其结构体的外形、大小、硬度、颜色,并确定其结构名称。可分为:粒状、团粒状、核状、块状、柱状、片状等。,(5)土壤松紧度 可分为松散、较松、较紧、紧实、坚实。 松散:稍用力,就可将小刀插入土层很深。 较松:用力不大,就可将小刀插入土层很深。 较紧:用力不大,就可

4、将小刀出入土层2-3cm。 紧实:用力较大,小刀才能插入土层1-2cm。 坚实:用力很大,小刀也难进入土层。 (6)土壤干湿度 在野外用手感测定。可分为干、润、湿润、湿、极湿五级。 干:土体碎后不能捏成块,用嘴可吹尘土。 润:用手能捏成团,吹不起灰尘。 湿润:手捏土壤,手上有湿的印痕,土样放在纸上,有湿斑。 湿:手握土块能使手湿润,但无水流出。 极湿:手握土块有水流出。,(7)侵入体 侵入体是外界混入土壤中的物体,如:石块、砖头、瓷片、塑料等。 (8)植物根系 需查明根的数量、种类、大小、活根或死根。可分为多量、中量、少量和无。 多量:根系交织,有10条/cm2以上。 中量:土层中根系适中,有

5、5条/cm2以上。 少量:土层中根系稀少,只有1-2条/cm2 。 无:无根系或极少根系。 (9)石灰反应:有10盐酸滴到土上,观察泡沫反应的有无和强弱。 (10)土壤酸碱性:用PH试纸,土壤剖面形态,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挖到母质层所出现的垂直切面。发育完全且未经翻动的土壤在剖面中常出现一些层次,称为土壤发育层次。 土壤剖面中各个发育都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外在表现,是土壤发育的结果,是研究土壤性质,认识和区别土壤类型的一个重要依据。,典型的土壤层次结构,1、自然土壤剖面发育层次,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最早把土壤剖面分为三个发生层,即:腐殖质聚积表层(A)

6、、过渡层(B)和母质层(C)。 后来有研究者又提出许多新的命名建议,土层的划分也越来越细。但基本土层命名仍不脱离道库恰耶夫的ABC传统命名法。 自从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和母岩(R)等六个主要发生层。经过一个时期应用,我国近年来在土壤调查和研究中也趋向于采用O、A、E、B、C、R土层命名法。主要发生层的含义阐述于下。,O层:指以分解的或未分解的有机质为主的土层。它可以位于矿质土壤的表面,也可被埋藏于一定深度。 A层:形成于表层或位于O层之下的矿质发生层。土层中混有有机物质,或具有因耕作、放牧或类似的扰动

7、作用而形成的土壤性质。它不具有B、E层的特征。 E层:硅酸盐粘粒、铁、铝等单独或一起淋失,石英或其他抗风化矿物的砂粒或粉粒相对富集的矿质发生层。E层一般接近表层,位于O层或A层之下,B层之上。有时字母E不考虑它在剖面中的位置,而表示剖面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任一发生层。 B层:在上述各层的下面,并具有下列性质: 硅酸盐粘粒、铁、铝、腐殖质、碳酸盐、石膏或硅的淀积; 碳酸盐的淋失;残余二、三氧化物的富集;有大量二、三氧化物胶膜,使土壤亮度较上、下土层为低,彩度较高,色调发红;具粒状、块状或棱柱状结构。 C层:母质层。多数是矿质层,但有机的湖积层也划为C层。 R层:即坚硬基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或

8、硬结的石灰岩,砂岩等都属坚硬基岩。 凡兼有两种主要发生层特性的土层,称过渡层。如AE、BE、EB、BC、CB、AB、BA、AC、CA等,第一个字母标志占优势的主要土层。若来自两种土层的物质互相混杂,且可明显区分出来,则以斜竖“/”表示,如E/B、B/C。,2.耕作土壤剖面,耕作土壤的剖面构造特点与自然土壤有些不同,其层次的分化和各层的性质主要受长期耕作活动的影响。通常可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半熟化层、心土层(生土层)、底土层。,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砂土类: 砂粒含量高,大于50%,颗粒粗,大孔隙多,小孔隙少,故通气性、透水性好,保水、保肥性能差不耐干旱,肥效快,但

9、肥效期短;土温变幅大,暖性土;耕性好,发小苗不发老苗 黏土类: 黏粒含量含量高, 30% ,颗粒小,小孔隙多,大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差,保水、保肥性能强,土温变幅小,冷性土;耕性差,难出苗,有后劲,发老苗不发小苗。 壤土类: 砂粘适中,养分充足,土壤孔隙适当,保水保肥力强,土温暖,耕性好,有后劲。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没有二者的不足,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土壤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团粒结构是最好的结构类型 团粒结构的特点: 协调土壤水、气矛盾 协调土壤有机养分消耗与积累矛盾(供肥与保肥的矛盾) 能稳定土壤温度,使温度状况适宜 土质疏松,耕性好,苗木生长好 土壤孔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大小孔隙比例适中有利于植物生长,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吸收性能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如果是黏土矿物引起的吸收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