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名称由来,“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端午节由来与传说,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
2、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纪念屈原 纪念伍子胥 纪念孝女曹娥 古越民族图腾祭,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3、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纪 念 屈 原,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端午节的来历,源于纪念屈原,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华传统文化 之
4、端午节,纪 念 孝 女 曹 娥,端午节的来历,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诗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迎
5、涛 神,端午节的来历,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详情见备注),龙 的 节 日,端午节的来历,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恶 日,端午节的来历,俗说五月五日生
6、子,男害父,女害母,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端午节的习俗,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赛龙舟 吃粽子 佩香囊 悬艾叶、菖蒲 采药(采百草),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
7、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
8、载。当时包粽子的原 料除米外,还添加 中药材益智仁, 称“益智粽”。,粽子的由来,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画 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
9、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戴 香 包,长命缕,挂艾草 菖蒲 榕枝,艾草,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
10、,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回娘家:也叫“躲端午”。节日期间,已嫁之女必须回家吃粽子,而未嫁的少女则要打扮的漂漂亮亮,还要带上石榴花。暗含对她们能够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美好祝福。,端午诗歌,端午节诗选,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端午节诗选,端午节知识竞赛抢答,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秦国(B)楚国(C)魏国2.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要吃哪些食品?( )(A)馒头(B)粽子(C)樱桃(D)栗子(d
11、)雄黄酒3.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A)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D)纪念白蛇4.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避邪驱瘟(B)一种装饰(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5.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B,B,B,B,A,6.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
12、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 )就有了。(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8.( )年,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A)1979 (B)1980 (C)1982 (D)19859.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A)幸福吉祥(B)阴阳相合(C)避邪驱瘟(D)治病防身10.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A)粽子(B)角黍(C)米果(D)香黍,B,B,A,A,A,今年 我们这样过端午,那绵延了两千多年的 美丽的传说 是真的么? 通过遥远的时空 看到你踽踽独行的身影 听到你 充满痛苦和
13、悲愤的歌声 为什么, 在那浊流中, 结束了你的一生? 是历史的悲剧 还是你的悲剧呢? 你把荷叶裁成衣裳 你啜饮清露和菊霜 在只膜拜权势的人群中 谁欣赏你的高洁,你的清白?,为了风雨中的祖国 你奉献出满腔赤诚 在黑雾弥漫的朝廷里 谁理解你的正直,你的忠贞? 群鸦聒噪 而白鹤孤立 你是纯真的诗人呵 决不肯唯唯诺诺 你的道路像一颗流星 陨落于大海 一道眩目的霞光 从汨罗江上腾空而起 穿过漫漫的长空 永远在人民心中闪耀 在历史的波涛起伏的长河上 划过多少纪念你的龙舟 有多少旗幡为你招魂呀!,端午忆屈原,端午祝福短信,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一句珍重,深情送了谁?又到端午,一见“粽”
14、情,思了谁?是你!让我醉相思!祝:端午快乐! 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香,龙舟舞。香飘万里,舞动祝福。祝:生活美好,事事顺心!端午节快乐!,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菖蒲,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端午文化的保护与端午假,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端午申请“非遗”及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和作用: 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民俗文化。,中华传统文化 之 端午节,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到底是什么?它不仅仅是离骚、天问,也不只是是湘夫人的点点清泪。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亘古不变的情感、信念、理想;是古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是“路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事业单位食堂管理制度与员工满意措施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分组合作教学计划
- 幼儿园食品安全食品追溯计划
-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S省遥感影像大数据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 动态几何环境下基于范希尔理论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
- 湘西地区康复疗养景观构建研究-以张家界白马山康养基地规划设计为例
- 齐格蒙特·鲍曼道德空间理论研究
- 影像发声法提升社区戒毒康复者自我效能感研究
- 王勃序文研究
- 基于CO2核算的胺基固体吸附剂脱碳工艺减排效果研究
- 生产现场变化点管理行动指南
-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 JJF 1915-2021倾角仪校准规范
- GA/T 1310-2016法庭科学笔迹鉴定意见规范
- 2023年本科招生考试
- 新入职护士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课本完整版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数学教学案例 教案
- 钝针穿刺法临床应用护理
-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