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知识清单_第1页
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知识清单_第2页
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知识清单_第3页
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知识清单_第4页
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知识清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知识一览清编制:吴太元 审核:刘丽 考查内容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1人物形象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热爱山川一形象 2 事物形象 被人格化 言志、言情、言心声(托物言志、因事抒情) 3 景物形象 融入情 意象 集合 意境(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1炼动词: 例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 2炼形容词: 例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 3炼数量词: 例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一” 一炼字 4炼虚词: a叠

2、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b拟声词无边落木萧萧下c颜色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二语言 5意象叠加(列锦)例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6颠倒(倒装) 例 竹喧归浣女 孤城遥望玉门关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二风格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新鲜活泼、明朗隽永三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一) 表达方式 1直抒胸臆(a)抒情方式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3托物言志 4借古讽今 1白描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2细节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渲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正侧面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行者见罗敷,

3、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b)描写方式 5动静结合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6虚实结合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相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7抑扬结合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8观察角度(远近、高低、内外、)例同69感觉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10 色彩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就注重了景物色彩的搭配与调和,短短两句诗就有黄、翠、白、青四色,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印象。 注:

4、这里的分类是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实际上,有些手法从概念上是交叉的。如描写方式中的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又可视为衬托手法。望注意分辨。 对比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象征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用典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正衬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二)表现手法 衬托(烘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联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想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三)修辞方法:

5、大纲明确要求掌握的八种修辞 1比喻、 2比拟、 3夸张、 4对偶、 5排比、 6借代、7设问、 8反问。此外,还需了解的有顶针、互文、重叠、列锦等。举例如下:排比: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例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四、结构技巧 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在结构上也“五脏俱全”。结构技巧:一开门见山 如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诗开

6、门见山,直接点出诗人的感慨: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二卒章显志 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明确表达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点明主旨。三铺垫 如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结构技巧四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7、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五过渡(即承上启下)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聚散匆匆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六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如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七层层深入指诗歌在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如古诗十九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