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不能搞研究_第1页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_第2页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_第3页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_第4页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素质教育在美国之孩子能不能搞研究?,孩子能不能搞研究,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 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孩子能不能搞研究,我在国内当工人的时候,写过几个“电影剧本”。有一次,经人介绍,我去拜访了一位当时在国内已小有名气的导演。 谈话中,我偶然带出了一句“我认为”,导演抬起眼皮瞅瞅我,严肃地说:“你读过几本书?在没有读过足够的书之前,千万不要对我说我认为这类的话” 导演对“我认为”的反感,与国内的“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的观念异曲同工。,孩子能不能搞研究,这种观

2、念认为:初级阶段是学,是吸收的阶段;到高级阶段做研究时,才能说“我认为”。 我认为:这两个脱离的“阶段性任务”,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孩子能不能搞研究,不可否认,中国同龄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比美国孩子扎实得多。但是,我们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三个不容忽视的误解: 一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 二是认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 三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孩子能不能搞研究一是以为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实际上那是拔苗助长。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初级教育,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 形象地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就似往车箱里尽可能多地添加重物。

3、 美国的作法是让车子“顺其自然”地往前,并时刻注意给发动机加润滑油,给油箱添燃料,让车跑得更稳、更快,后劲更足,孩子能不能搞研究 二是认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智力包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等等。不可否认,吸收知识可以锻炼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观察力、增强思考力。但是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过程,比如,在生理上需要适当营养,在心理上需要健康的环境,需要正常的社会化,等等。 这些“需要”都绝不是吸收知识可以完全替代的。把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其结果只能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孩子能不能搞研究三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

4、等于培养创造力。所以说,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让我们看看美国教育怎样对待孩子的“研究”。,1、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在中国,一般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 研究能力也非人人有之。独立研究,应待有丰厚的基础知识以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渐完善后才能进行。,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而在美国,我们发现一个颇有启发的现象:即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的能力。 因此,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矿矿(黄博士的儿子)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搞“研究”了。 第一

5、次从矿矿嘴里听到“研究”一词时,着实让我乐了一阵。那时矿矿才8岁。刚开始能读些稍厚点的书,写些由几个长句子拼凑成的所谓“文章”。 一天,他从学校回来,一进门就缠着妻子(妈妈)带他去图书馆。说是他正在作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要去图书馆找参考资料。,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老师说了,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 “才二年级,你懂什么研究?”看着儿子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溜到嘴边的话打住了。赶紧让妻子开车带着儿子上图书馆去。 临走之前我对妻子开玩笑地交待说:“如果市里的公共图书馆找不到好的参考资料,你们可以到迈阿密大学图书馆去看看。”,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两个多小时后,母子两人抱着十几

6、本书回来了。 一进门,妻子就抱怨:“都怪你提什么到迈阿密大学图书馆。矿矿非让我带他跑了两个图书馆。还说老师说过参考资料要来自不同的地方。”,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我翻了翻矿矿借回的“参考资料”,十几本都是儿童图画书。 有的文字说明部分多些,有的少些,全部是介绍关于蓝鲸和鲸鱼的知识性书籍。,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随着儿子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及“研究”的深入,我和妻子也不断地从矿矿那儿获得有关蓝鲸的知识: 蓝鲸一天要吃四吨虾; 寿命是90到100年; 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 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到60人 ,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说实在的,我以前只知道蓝鲸很大,其他就不知道了。这回矿矿告诉了我不

7、少我第一次听到的东西。 这样,矿矿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论文是由3张活页纸订起而成的。 第一张是封面,上面画着一条张牙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 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的写着By Kuangyan Huang(作者:黄矿岩)。 论文含4个小题目: 1介绍;2蓝鲸吃什么; 3蓝鲸怎么吃;4蓝鲸的非凡之处。,By Kuangyan Huang,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我不知道矿矿是怎样决定这些小标题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对蓝鲸的饮食问题这么感兴趣-总之,老师要求至少写3个题目,矿矿完成了4个。好歹也算超额完成任

8、务了。 小标题下的正文不过一两句话。既没有开篇段,也没有结论段。读起来倒也开门见山。,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3月11日羊城晚报就素质教育在美国引发的“中美教育观的一次大讨论”进行了专题报道。 有一位很反感“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读者,给报纸去信不屑地表示:说是“美国8岁的小学生们就能写论文,你能想象出这会是怎样的论文!?”,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那么,这是一篇怎样的“论文”呢? 这是我一生中所看到的最简短的论文。当然这也是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 问题不是儿子在此次研究中学到了什么有关蓝鲸的知识。 我更感兴趣的是,从这次研究的经历中,孩子获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

9、孩子从一开始就摆开了一副正经八百作课题研究的架式。 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一步不差,一丝不苟。从决定题目,到从那十几本书中发现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 他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要比知道蓝鲸有多重,多长更具价值。,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我手上还留有矿矿在五年级上天赋教育班时写的一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 这是一份独立自学的研究报告。所谓独立自学,是指自选课题、利用自学课及课外时间进行的研究和学习。 在研究结束之前,老师不对选题及研究过程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学生提出要求时,老师为学生在收集资料方面提

10、供参考意见。,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与矿矿上二年级时写的论文相比,这篇研究论文可以称得上非常专业化了。 论文是在电脑上打的,用我的激光打印机印制而成。 就像是任何一篇正规论文一样,以非常工整的双排间距洋洋洒洒地写满了4张纸。文章的后部,还附上了参考资料的来源出处。,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老师要求研究的参考资料至少应来自三个不同之处。这回矿矿明白了所谓不同的出处并不是指来自三个不同的图书馆。 他除了去图书馆找参考书外,还在互联网上找了不少材料,借看了录相带,最后采访了一位迈阿密大学美术系的教授。 充实的资料使得他的研究报告具备了游刃有余的发挥余地。,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在美国做研究报告(

11、不管是大学的还是小学的),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收集材料,研究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提出问题; 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最后一个环节是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矿矿小学五年级的研究报告基本上已经有点“原滋原味”了。,2、“老鼠有决策能力吗?”,“老鼠有决策能力吗?”,如果说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到了中学,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则成为培养的重点。 矿矿七年级(初中)时,独立完成了一个“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老鼠有决策能力吗?”,自然科学课的老师在一开学时就给孩子们布置了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孩子们自选一个

12、课题,用两个半月的时间独立完成全部的研究过程。 课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物到植物,从心理学到行为科学,爱选什么都行。但有一条是必须要遵守的,即一定要新,不能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老鼠有决策能力吗?”,矿矿早已有多年“研究”经验,一开始就认准了要做一个“真正”的科学研究-与那些在科学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所做的一样。 既然白老鼠是科学家们常用的实验工具,那就用白老鼠做研究好了。 研究什么呢?矿矿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个异想天开的课题: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老鼠有决策能力吗?”,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那些毛绒绒、胖乎乎的小玩意儿怎么会听指挥去接受你的测

13、试呢? 矿矿从宠物店买回两只小老鼠。那只白的,长着一双亮晶晶的红眼睛;另一只黄的,一双黑眼睛总是滴溜溜转。,“老鼠有决策能力吗?”,矿矿想出了一个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的方法。 他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取得食物的时间。,“老鼠有决策能力吗?”,他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 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小老鼠钻洞。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而那只小黄老鼠,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就

14、会别有洞天。,“老鼠有决策能力吗?”,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 按照矿矿的设计,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 那几天,我和妻子都饶有兴趣地去看矿矿做试验。儿子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 别看那只小黄老鼠有时会拉一两个“引体向上”,却还是那么傻乎乎地不会钻洞。而那只小白鼠则10次之中有8到9次知道从右边的洞钻入。,“老鼠有决策能力吗?”,测试结束,几天后矿矿完成了他的论文。 一看他的论文,着实让我吃了一惊!那完全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 题目是:“老鼠有决策能力吗?”,“老鼠有决策能力吗?”,美国的专业学术论文都具

15、有一个特定的格式。 开篇通常是介绍,讲些研究背景之类的东西,然后是研究的假设论点,即研究中想证明或反对的论点。 跟着是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再接着就是研究中得到的新信息材料,以及对这些材料的统计分析。 最后是结论段,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把这种研究文体称为 “美式八股”。,“老鼠有决策能力吗?”,儿子的论文一步不差地模仿了这种美式八股,10页正文外加三页附加的分析表格。从头至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老鼠有决策能力吗?”,他的结论更让我对儿子刮目相看。 他写道:“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进左

16、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它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老鼠有决策能力吗?”,孩子自有孩子的逻辑,一个在开始被我看成过于不切实际的论题,就这样让儿子找到了一个自圆其说的结论。,“老鼠有决策能力吗?”,在七年级的科学研究展览会上,展示了一百多个研究报告。 每份研究报告都粘贴在一块一米见方,大小一致的硬纸板上。 除了展示论文外,小作者们还极尽其艺术天才之能事,美化自己的那块小天地,外加搬来的做研究用的各种各样的仪器、实物甚至小动物什么的。 说句实在话,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七年级的孩子有着这么活跃、这么充实的思维。,“老鼠有决策能力吗?”,下面,是我从这个展览会上摘录的一些有趣的研究课题: -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