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1页
红外吸收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2页
红外吸收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3页
红外吸收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4页
红外吸收练习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红外光谱解析,一 试样的制备 1 气体气体池,2 液体,液膜法难挥发液体(BP 80C) 溶液法:液体池法,一般液体试样及有合适溶剂的固体试样。,研糊法(液体石腊法) KBr压片法 薄膜法,3 固体,1,二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 要求:必须是纯物质,纯度大于98%,不含水,防止干扰样品中羟基峰的观察。 测定前应知: 1 试样的来源: 2 待测试样应充分除去溶剂,防止溶剂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 3 试样的物理化学常数,可作为光谱解析的佐证; 4 利用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不饱和度(U):表示有机分子中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即分子结构式中距离达到饱和时所缺少一价元素的“对”数。,2,已知分子式计

2、算不饱和度,不饱和度意义:,例1:苯甲醛(C7H6O)不饱和度的计算,3,(一)红外光谱解析 1 解析红外光谱的三要素:峰位、峰强及峰形 2 IR光谱解析方法 1)确认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2)红外光谱解析程序 *先特征、后指纹;先强峰,后次强峰;先粗查,后细找;先否定,后肯定;寻找有关一组相关峰佐证 *先识别特征区的第一强峰,找出其相关峰,并进行峰归属 *再识别特征区的第二强峰,找出其相关峰,并进行峰归属,4,5,6,(二)IR光谱解析实例,例1 已知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4H10O,测得其红外吸收光谱如下图,试推断其分子结构式。,7,解:1.计算不饱和度,为饱和脂肪族类化合物。,2.特征峰及相

3、关峰:,存在着C(CH3)3结构,8,综上所述,该化合物结构可能为:,9,例2 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10H10O4,测得其红外吸收光谱如图,试推断其分子结构式。,10,解:1.计算不饱和度:,结构式中可能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谱图的24002100cm-1区间无吸收峰,可否定叁键的存在。,2.特征峰及相关峰:,邻位取代苯,1581cm-1是因为取代基与苯环发生共轭,使1600cm-1峰分裂而成,羰基峰,分裂峰1581cm-1的存在,提示C=O有可能直接与苯环相连,发生共轭。,11,综上,结构中存在ArCOOCH3单元结构。,12,综上所述,其结构式可能为:,不饱和度等于6,1个苯环

4、占去4个,1个羰基占去1个,还余1个不饱和度,而谱图中无 峰,不存在C=C基团,结合苯为邻取代,从C10H10O4减去已知的C8H7O2,还剩C2H3O2,故应还有一个COOCH3结构。,13,例3、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14H12,试根据IR光谱推断其结构式 。,14,15,由分子式扣除C6H5部分,即C14H12C6H5=C8H7,由于苯不饱和度为4,C8H7不饱和度为5,说明分子中可能还有一个苯环存在。由C8H7再扣除C6H5,即 C8H7-C6H5=C2H2,即CH=CH,而谱图中无 峰,说明分子完全对称,据此可推断化合物结构式为:,16,例4 一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10O,试根据红外光

5、谱,推断其结构。,17,由此可推测此化合物的结构为:,18,例5 一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1H12O2,试根据其红外光谱图,推断该化合物的结构。,19,20,此化合物的结构可能为:,21,例6 某一检品,分子式为C8H7N。红外光谱如下,推断其结构。,22,此化合物结构为:对甲基苯氰,23,例7 已知某液体,沸点为203.5,分子式为C7H9N,测定其红外光谱如下,试推测其结构。,24,根据以上分析,再结合分子式,该未知物结构式为:,25,例8 未知物分子式为C10H12O,根据其红外光谱推测其结构。,26,根据分子式,结合以上分析,未知物结构为:,27,例9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9O2N,试

6、根据红外光谱推断其结构,要求写出有标号峰的振动形式及归属。,3350,3180,1650,D 1600 G 1460 I 800 E 1550 H 1370 F 1500 J 1250,28,29,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分子式,该化合物结构为:,30,第十三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要求: 1.掌握共振吸收线、半宽度、原子吸收曲线、积分吸收、峰值吸收等基本概念; 2.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3.掌握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及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原理; 4.熟悉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 5 熟悉吸收线变宽的主要原因; 6.熟悉

7、原子吸收计的基本构造; 7.了解光谱项及能级图。,31,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 ):是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方法。 2.历史: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概述:,1)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 *1802年Wollaston(沃拉斯顿)发现太阳光谱的暗线; *1814年Fraunhofer(弗朗荷费)进一步发现; *1859年Kirchhoff(克希霍夫)和 Bunson(本生)解释了暗线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层中的不同原子对太阳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32,33,2)空心阴极灯的发明 1955年Walsh发表了一篇论“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o analytical chemistry”,解决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光源问题,50年代末 PE 和 Varian公司推出了原子吸收商品仪器。,34,3)电热原子化技术的提出: 1959年里沃夫提出电热原子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原子吸收的灵敏度。,35,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优点: 准确度高:火焰法RSD1%,石墨炉法RSD3%5%。 灵敏度高:火焰原子吸收法达10-9g/mL,非火焰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