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ppt_第1页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ppt_第2页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ppt_第3页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ppt_第4页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Terpenoids (),定义和分类,凡由甲戊二羟酸(mevalonic acid, MVA, 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特点:骨架庞杂、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结构千变万化、生物活性广泛。 化学结构特点:大多具有异戊二烯结构片断,其骨架以5个碳为基本单位。,分类与分布,萜类的生源学说,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 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焦磷酸异戊烯酯 (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 IPP) 3R-甲戊二羟酸 ( 3R- mevalonic acid, MVA, 酸),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Acetyl

2、 CoA,Acetyl CoA,2NADPH,2NADP,2ATP,2ADP,ATP,ADP,DMP,IPP,MVA,焦磷酸香叶酯(GPP),单萜,DPP,IPP,倍半萜,焦磷酸金合欢酯(FPP),NADPH,三萜类,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GGPP),二萜,聚合,NADPH,聚合,四萜类,结构类型和重要代表物,1)单萜,链状单萜,香叶醇,香茅醇,橙花醇,环状单萜,GPP,NPP,柠檬烯,2-carene,2-pinene,侧柏烯,fenchane,pinane,bornane,camphane,a-紫罗兰酮,龙脑,樟脑,芍药苷,卓酚酮(troponoides),g-崖柏素,a-崖柏素,扁柏素,1

3、、酸性:酚卓酚酮羧酸 2、酚羟基易甲基化,不易酰化 3、羰基具有酯的性质 4、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并显示颜色: 铜离子(绿色),铁离子(赤红色),环烯醚萜( iridoids, ),水解,氧化,环合,水合,氧化,烯醇化,羟醛缩合,- 生物合成途径 -,氧化,开环,脱羧,氧化,环合,4-去甲环烯醚萜,裂环内酯环烯醚帖,裂环环烯醚萜,环烯醚萜的理化性质,白色结晶、具有旋光性、味苦 苷类易溶于水、甲醇,难溶于氯仿等 易水解,易聚合 游离环烯醚萜遇酸、碱、羰基化合物、氨基酸等都会变色,与皮肤接触会变蓝 冰醋酸中,加入酮离子,变蓝,常见环烯醚萜,环烯醚萜苷类,栀子苷 gardenoside,常见环烯

4、醚萜,4-去甲环烯醚萜苷类,梓醇 catapol,常见环烯醚萜,裂环环烯醚萜苷类,龙胆苦苷 gentiopicroside,NH4OH,5% HCl,龙胆碱 gentianine,倍半萜(sesquiterpenoids),生源上的前体均为焦磷酸金合欢酯 是挥发油高沸程部分的主要组成成分 海洋低等动物(海藻、软体动物等)、昆虫中也有发现 含氧衍生物多具有香气和生物活性 骨架繁杂,超过200余种,无环倍半萜,a-金合欢烯,b-金合欢烯,橙花醇,环状倍半萜,青蒿素 qinghaosu,双氢青蒿素 dihydroqinghaosuv,蒿甲醚 artemether,青蒿琥珀酰单酯 artesunate

5、,S,200 ,Se,奥类(azulenoids),奥类与苦味酸形成p络合物,具有敏锐熔点 沸点高,挥发油中可见美丽的蓝、紫、绿色现象时,示有奥类存在 可与溴-氯仿溶液产生蓝色或绿色 可与Ehrlich试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浓硫酸)反应产生紫色、红色,二萜(diterpenoids),生源上的前体均为焦磷酸香叶基香叶酯 是植物乳汁、树脂(松柏科)的主要组成成分 细菌、海洋生物中也发现二萜衍生物,链状二萜,植物醇,环状二萜,维生素 A,紫杉烷类,紫杉醇(taxol),穿心莲内酯,银杏内酯,甜菊苷(stevioside),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单萜、倍半萜多为油状液体,易挥发,并随着分子量、双

6、键的增加、功能基的增多,挥发性下降,溶沸点增高。二萜、二倍半萜均为结晶性固体。 多具苦味,因此又称为苦味素。 多具有旋光性 脂溶性化合物,苷类化合物水溶性增强 对高热、光、酸碱较敏感,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亚硝酰氯反应,+,HCl,+,吉拉德(girard)试剂,吉拉德(girard)试剂 P,吉拉德(girard)试剂 T,+,+,脱氢反应,S,S 或 Se,AgNO3色谱,双键形成络合物 双键越多,Rf 值越小 双键个数相同,按照极性大小,A,B,C,D,挥发油的性质,常温液态 具有特殊气味 具有挥发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密度一般比水小 易氧化变质,挥发油的提取,水蒸气蒸馏法 浸取

7、法 溶剂萃取法 CO2超临界萃取法 冷压法 油脂吸收法,挥发油的分离,结晶法 分馏法 化学方法 色谱法,碱性成分:10%盐酸萃取 酚酸性成分:NaCO3溶液萃取 醇类化合物:临苯二甲酸酐 醛酮:吉拉德试剂,挥发油的鉴定,物理常数 化学常数:酸值、碘值、酯值、皂化值 TLC GC-MS-DS LC-MS-MS、LC-NMR 分离、NMR鉴定,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化合物1: 无色针晶(甲醇),熔点:203 oC -205oC。银镜反应阳性,硫酸显色红紫色。UV(lmaxMeOH):228.6 nm, IR(cm-1):3536( OH),2931( CH2),1747,1731,1712(

8、C=O),1624,1450( phenyl),1383( CH3),1275 ( O-C-O),1116( C-O),717(单取代苯面外振动)。,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化合物1: 无色针晶(甲醇),熔点:203 oC -205oC。银镜反应阳性,硫酸显色红紫色。UV(lmaxMeOH):228.6 nm, IR(cm-1):3536( OH),2931( CH2),1747,1731,1712( C=O),1624,1450( phenyl),1383( CH3),1275 ( O-C-O),1116( C-O),717(单取代苯面外振动)。,化合物1的C、H远程相关,化合物1可能含有的结构片断,化合物1的结构,化合物1的NOE相关,化合物1可能的ESI-MS裂解途径,芍药新苷的结构 1983年,梁晓天先生曾从赤芍中得到一种新的单萜苷-芍药新苷,1990年鉴定其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