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复习课件54151.ppt_第1页
《陋室铭》复习课件54151.ppt_第2页
《陋室铭》复习课件54151.ppt_第3页
《陋室铭》复习课件54151.ppt_第4页
《陋室铭》复习课件5415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刘禹锡,陋室铭,第一板块-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 。作者 ,字梦得,洛阳人, 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我们学过他的 。 2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全唐文,刘禹锡,唐,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铭,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ing,第二板块-字音字形,1.辨音识字: 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西蜀( ) 何陋( ) 2.辨析多音字: 调素琴( ) / 调动( ),3.辨析字形: 惟( )惟吾德馨 馨( )德馨 / 罄( )罄竹难书 牍( )案牍/ 犊( ) 牛犊 儒( )鸿儒 / 濡( )相濡以沫,x

2、n,ti,d,hn r,Sh,lu,tio,dio,Xn,qn,d,d,r,r,请认真识记!,wi,第三板块-词语解释,【词类活用】,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古今异义】 谈笑有鸿儒 古义: 今义: 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大 。 鸿雁,书信。,奏乐的声音。 丝绸竹子。,形体,身体。 形状。,(使扰乱 使劳累),( 出名 灵验,神奇),【一字多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它(指桃花林的奇景),去,往,【其他重点词语】,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上阶绿 入帘青 鸿儒 白丁 调素琴 案牍劳形,第四板块-句子翻译及理解性默写,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文章的主旨句(提挈全篇的句子;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 】 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 】 写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 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雅的句子【 】 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这句话巧妙地回应了前文中的【

4、 】 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诗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何陋之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理解性默写,第五板块-内容理解,1.文章的结构层次? 2.如何理解文章第一层?(从写法上) 3.文章第二层从那几个方面突出了陋室不陋? 4.文章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用意? 5、“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问题探究,1.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层(1-3句);第二层(4-7句);第 三层(8-9) 】,2.如

5、何理解文章第一层?,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二字点明题旨,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山水,仙龙,德馨,德馨,陋室,4.文章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用意?,【运用类比的手法,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突出了”陋室不陋”。】,3.文章第二层从那几个方面突出了陋室不陋?,自然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清幽) (不俗) (高雅),5、“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6.本文表达了作

6、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相呼应。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操。,7.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第六板块-拓展延伸,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了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人生或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2、你还能说出哪些安贫乐道、节操高尚的名士?,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第七板块-中考链接,精要练习1,1.

7、本文作者是我国_代文学家_ _。 唐 刘禹锡 2.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草色入帘青色愈恭,礼愈至 B. 斯是陋室何陋之有 C. 可以调素琴素湍绿潭 选B,精要练习2,3.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出名。 惟吾德馨 馨:指品德高尚。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公文,精要练习3,4. 把下列句子译文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_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_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比较阅读) 【甲】陋室铭全文。 【乙】子曰:“贤哉,回也!

8、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解释加横线词的意思。(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 2翻译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用【甲】文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甲】文作者 和【乙】文的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谢谢!,(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 (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02年河北中考试题),6.本文语言的特点。,【 运用多种修辞:对偶,反问,借代等。 骈散结合,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指文字对偶,重视声韵和谐,而且结构相似、内容相关、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精要练习4,5. “无丝竹之乱耳,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