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因病机,单位:中医科 姓名: 于慧敏,病因病机,探讨导致破坏机体相对动态平衡的原因,以及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病 因,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状态引发疾病的原因-致病因素、病邪、病原,病因具有相对性,有些致病因素的致病与非致病具有相对性,六气、七情 病理产物与病因具有相对性,痰饮、瘀血 中医病因学研究病因性质和致病特点,以及病症临床表现,外感致病因素 内伤致病因素 其他致病因素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外感致病因素,是指来自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的病因。包括六淫、疠气等。,(一)六淫,六淫与六气的区别: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 六淫,是风、寒、暑、湿、
2、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 受邪途径为肌表或口鼻。 )季节性: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 冬-寒 )地域性: ) 相兼性:可单独致病,亦可杂合致病。 5)转化性:六淫在发病过程中可以互相转化。,风,外风:自然界风邪侵袭人体而得病 内风:肝脏的功能失调而发病,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具有向上、向外、开泄的特性,故侵袭人体常从头面部、肌表、阳经开始,且易出现出汗、恶风、头痛等症状 阳位,上部、阳经、肌表、肺,风善行而数变:善动不居,易行无定处,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这是善行的特点;数变则是指发病迅速、症状变幻无常的特
3、点。 荨麻疹,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其他五邪往往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风邪致病极为广泛,致病多、变化快。 古人常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风性主动:风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临床中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症状,如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等,寒,外寒: 伤寒:寒邪侵袭肌表,郁遏卫阳 中寒: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脏腑 阳气 内寒:机体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袭表,卫阳被遏;发热、恶寒无汗 寒侵脾胃,直中太阴,脾胃阳气受损,胃脘冷痛、呕吐腹泻;寒邪直中少阴可致心肾阳气虚损。,寒性凝滞:阴盛阳损,经脉失于温煦,凝结阻滞经络气血的
4、运行,不通则痛,故寒性主痛。 头项强痛、骨节疼痛太阳伤寒、痛痹,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主收引:收缩牵引之谓。寒邪犯人可收缩气机、腠理、经络、筋脉而闭塞、挛急,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肢体屈伸不利等 寒性清澈:分泌物或排泄物清稀。,暑,夏季主气,具有季节性,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 壮热、面赤、目红、心烦、脉洪数,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暑阳邪主升散,上扰心神头目,心烦闷乱而不宁、头昏、目眩 暑邪直入气分,可开泄腠理而多汗,以致津伤,口渴喜饮、尿少短赤;气耗见气短、乏力;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暑多挟湿:夏日多雨,故暑邪常挟湿邪
5、侵犯人体兼见湿的症状,湿,外湿:由于气候潮湿、淋雨涉水,居住潮湿环境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引起。 内湿:脾失健运,水谷津液运化输布受到障碍,水湿停聚所造成。,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沉重而粘滞,致病则易留滞经络、脏腑,阻滞气机;湿性类水为阴邪,易损阳气,尤以脾气、脾阳为先。 湿性重浊:湿邪犯人,临床表现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着痹等。还有秽浊的特性,即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性粘滞:多出现粘滞不爽的症状;湿邪为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湿性趋下:阴邪,多出现下部的症状,如淋浊,带下等。,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犯人多出现阴津亏虚干涩之
6、症,如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等。 燥易伤肺:肺喜润恶燥,燥邪易伤肺津出现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火,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燔灼升腾,火热伤人多见高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症。 火易扰心神:火与心气相应,火邪最易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谵语等, 火易耗气伤津:火热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故常见的口渴喜饮,咽干口燥,大便秘结等症;壮火食气即火热最能损伤人体正气,因而火热致病易出现气阴两伤之症。, 火易生风动血:常易燔灼肝经,劫耗阴液,筋失所养而肝风内动;可加速血行,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 火易致肿疡:入于血分,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疠 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又
7、称之瘟疫、疫毒、疫气、毒气、异气、时气、乖戾之气等。,疠气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因素,气候因素: 环境与饮食因素 预防因素: 社会因素:,(二)内伤致病因素,七情 饮食 劳逸,七 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为基础,而五脏又靠气血濡养,故七情与气血密切相关。 七情又分属五脏。心在志-喜;肝-怒;脾-思;肺-忧;肾-恐,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直接伤及内脏:首先伤及相应的内脏,如过喜伤心等;其次以伤心、肝、脾为多;再则五志过极化火与导致六郁。 影响脏腑
8、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影响病情: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饮 食,一)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过食肥甘厚味 二)饮食不洁:可致肠道疾病或寄生虫病或食物中毒。,三)饮食偏嗜:偏寒可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 偏辛辣燥热可致胃肠积热; 偏嗜辛、酸、甘、苦、咸,会使五味所亲和的内脏机能偏盛,久之可损伤内脏。,劳 逸,一)过劳:是指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二)过逸:久不活动则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其他致病因素,外伤 烧烫伤 冻伤 虫兽伤,可致病的病理产物,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
9、生的病因 痰饮 淤血,痰 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 另外,还有通过临床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者,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痰饮随气而流行,全身无处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出现肢体麻木等; 若结聚局部则形成瘰疠痰核或阴疽流注。,痰饮的致病特点,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留滞于体内可产生多种病症。故百病多由痰作祟 ,又有怪病多痰之说。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为水液代谢失调积聚而成,故有湿性重浊粘滞的特性。,痰饮的致病特点,易于扰乱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扰乱心神,出现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等。 多见滑腻舌苔,瘀 血,
10、一)瘀血:是指停滞于体内的血液,包括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二)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 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二是:由于内外伤或内出血等因素而形成,瘀血的致病特点,1.疼痛: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较剧; 2.肿块:出现于体表或内脏,固定不移; 3.出血:血色紫暗挟有瘀块;,4.望诊: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瘀斑;舌下静脉曲张; 5.脉象:脉多细涩、沉弦或结代。 另外,瘀血停滞不同部位便可出现不同症状,病 机,正邪盛衰,正邪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的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正
11、邪相争,正邪盛衰,与发病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2.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与病邪出入 1)表邪入里: 2)里病出表:正气渐复,邪气日衰,与虚实变化: 1.实证:是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盛或障碍,或气血壅滞而淤结不通所表现的证候。 邪气盛则实,临床上出现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2.虚证: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气血生化不足或气化无力,以及气机升降不及等证候。 精气夺则虚,临床上表现虚弱,衰退的证侯。,3.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或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所导致
12、的虚实病理转化过程。 4.虚实真假:在疾病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而出现某些与疾病不符的假象病理状态。,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 2.邪胜正衰: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向发展。 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疾病则缠绵难愈或留下后遗症,阴阳失调,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阳盛则热,阴虚则热; 阴盛则寒,阳虚则寒,(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亡阳:机体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属于阳的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阴:机体阴气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损耗或丢失,而致全身属于阴的功能出现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气机失常,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一)气滞 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 (二)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自动化设备与办公用品整合供应合同
- 老人护理app课件
- 翻译形合意和说课课件
- 大二政治概论考试题型及答案
- 安全培训课件下载
- 施工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 安全生产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
- 钢结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空中交通安全管理
- 生产安全事故评估
- 变压器知识点培训课件
- 手术室低值耗材成本管理
- 2024年无人驾驶环卫行业研究报告
- DB21T 3358-2020 电梯再生制动系统要求及试验方法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及答案
- ISO45001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对账单标准格式模板
- 初中教研员面试题目
- 2024年快递员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T 44353.2-2024动物源医疗器械第2部分:来源、收集与处置的控制
- 【甲子光年】2024自动驾驶行业报告-“端到端”渐行渐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