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7课遵守公共秩序课件1沪教版.ppt_第1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7课遵守公共秩序课件1沪教版.ppt_第2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7课遵守公共秩序课件1沪教版.ppt_第3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7课遵守公共秩序课件1沪教版.ppt_第4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7课遵守公共秩序课件1沪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课 遵守公共秩序,纵论天下事,南京中学生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引争议,名人名言: 凡是公民,谁都不能逃避责任。 马克.吐温,名人名言: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名人名言: 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灭亡;没有个人道德,他们的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对于一个美好的世界来说,公民道德和个人道德是同样必要的。 罗素,第一讲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007年5月10日广州新快报) “很多中国人受过教育,但没有教养有教养比拿到文凭更重要。” “有钱买不到庄重,金钱不代表文明。”美国首位华裔市长、医学博士黄锦波直批中国的国民素质不高。,看看下面这些不文明行为吧,它就在我们身上 身边,法

2、国女音乐家布菲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演出,而台下孩子上蹿下跳,大呼小叫,手机铃声、说话声此起彼伏。观众的不文明行为把她给气哭了,演出也被迫中断。,美丽中的不和谐,看到此情此景,心中是否会有一丝羞愧呢?,猜猜看这是什么,啊妈呀,忒不文明,别再欺负俺小草了,沈阳街头的”膀爷”,膀爷,(二)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提倡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古人云: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君子成人之美 为善最乐 博施众济,(二)助人为乐,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沈阳在暴雪中2007年3月5日,沈阳在暴风雪中,(三)爱护公物,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热爱,是每个公民应该

3、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这是公园的凳子,这写的是什么,(四)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矿产环境、动物环境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不要再向天空吐烟, 让地球心酸; 草地是美丽的地毯, 不要再乱扔杂物, 让地球难堪!,保护环境,星空为我们贡献灿烂, 天空为我们贡献蔚蓝, 森林为我们贡献绿色, 鲜花为我们贡献绚丽, 大自然为我们贡献了自己, 而我们该为大自然贡献点什么呢?,保护环境,地球的最后一滴水水水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干旱的四川,烟台的风浪,白色泡漠沫

4、,陕西拉水的少年,救救动物吧,我们和人类一样 有生存的权利!,我的地盘我做不了主,已经没有我的 地盘了!,雪白血红,惨不忍睹,插翅难逃,保护环境是每个人责任,死不瞑目,人类的烂砍乱挖带来的恶果,垃圾如山(沈阳),是卫星云图还是河面,云南用绿色油漆绿化的荒山,长江岸边,遮天,避日,放火烧山,栽树赎罪,黄沙漫天,沙尘暴中的城市,西安检垃圾的青年,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五)遵纪守法,警察也不怕,碰瓷儿,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结合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谈谈你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作所为,三、社会公德的

5、实践与养成,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德意识 是公民在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中自愿并主动地履行和遵守社会公德的理念和情感.,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德意识 的有无与强弱,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德意识的养成 1.学习形成对社会公德认知 2.培育社会公德情感 3.磨练自己的意志,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积极志愿者服务 参加社会公德宣传 参加公益活动,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从小节改起, 带头践行 社会公德规范,故事:逃生之路,2001年9月11日上午,陈思进准时来到位于

6、世贸大厦北塔80层的公司上班。几分钟后通知撤退。楼体变型,8个出口全部卡死,手机信号中断,三四百人挤在一起,强行撞门,打开一个出口。,故事:逃生之路,一条生路是外旋楼梯,还有一条生路是内旋楼梯。 人们自觉的把内旋楼梯让给了老人和妇女。陈思进和其他人一起从外旋梯逃生。,人群拥挤,却没有人推搡抢道,人们井然有序地快速撤离。 78层楼,陈思进用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终于到了地面。两分钟后,北塔轰然倒塌。,故事:逃生之路,现在的陈思进是美洲银行证券部副总裁。他说:那一天,男人们主动让道给老人和妇女的感人情景至今还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人们之间没有抢道、推搡、也没有争论、协商,那份心灵的默契令人叹为观止。也

7、正是这份默契,为所有人赢得了宝贵的逃命时间。,在生死时速的求生之路上,混乱只会逼人们陷入更大的绝境。惟有团结、正义,才能拥有力量,温暖前行。,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私人生活,一般而言,公共生活与私人相生活既相互区别,又相 互联系。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来说的而言的,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介入的公共活动内容及其生活方式。,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独

8、处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人们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它代表着全体公众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要求。,沈阳,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私人生活: 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蔽性。,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三个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交往

9、对象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重要的各具典型性的行为问题: 1偶尔会闯红灯,翻越交通护栏; 2乘车抢座,不给老弱孕残让座; 3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 4在公共场所吸烟;,八项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重要的各 具典型性的行为问题:,5在公共场所大声说笑; 6穿拖鞋、背心进入公共场所; 7私拿公共财物; 8图方便,横穿草坪。,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人类社会是由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大学军训,1.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 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 是提

10、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 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公共秩序有序性的重要性:(作业),遵纪守法 从我做起,根据联合国禁毒和预防犯罪办公室提供的一份资料表明,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的年龄呈下降趋势:俄罗斯1417岁,加拿大1217岁,美国1017岁。当今中国青少年犯罪的年龄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提前了23岁,14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青少年的行为触犯了什么法律? 他们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俗语:“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我们应从小就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发现违法行为,积极举报。,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11、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所以,,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天之骄子令人痛心,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殷兆辉故意杀人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北外女生刺死同学案一审判决 罗卡娜死刑。,长春警方破获吉林省的大学生网络卖淫案中组织并参与卖淫的莫某(系长春市某大学计算机系学生)被拘留。,可怕的犯罪!,云南大学校园凶杀案! 清华大学学生伤害黑熊 淅江大学学生杀人案 江苏姜堰市

12、22岁大学生为钱财杀恩师案 重庆市某名牌大学艺术系大学生贩毒案 安徽名牌大学学生偷盗成瘾案 西安5名大学生持刀抢劫 案 ,原因?,原因之一: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大学生目前存在的思想偏差: “我长大了,这事我懂!” “我不犯法犯罪,学它干啥” “法律与我何干?

13、学法干什么 ”,原因之二:,思考:,大学生为何要学法律?,1、法律决定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圣经列王纪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日,两妇女争夺孩子久执不下。所罗门王令人将孩子一劈为二,各与半,一女愿劈,一女不愿,宁送子与彼。王遂判子归后者。在故事中,所罗门王判案依据什么呢? -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纳税 赡养父母 消防员救火 警察制止犯罪 ,杀人 放火 抢劫 ,结婚 改名字 ,必须做,不能做,可以做或可以 选择不做,案例思考:以下大学生的行为合法吗?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某大学生一男生宿舍,多次遭到窃贼的光顾,令同学们深恶痛绝,便设下埋伏,以期抓获小偷,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偷终于被同学擒获,为解心

14、头之恨,同学们你一拳,我一脚,对着小偷一阵猛打,致使小偷上医院治伤花去医药费共计1000多元,小偷为此告到法院,要求打人的学生赔偿损失。,大学生杨某借了600元钱给老乡田某,说好了一个月后归还,但田某到期后不仅不还钱,还多次找借口推托。杨某十分气愤,于是径直到其宿舍将他的电脑搬走,说是抵债。,适当行使法律权利,正确履行法律义务,(1)权利的行使要合法 依法行使权利,不得滥用权利。 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主张权利的道德性,有一名消费者,在书店里买了一本书。买书者离开书店后,发现这本书中间少装订了几十页,于是重返书店要求换书,同时要求该书店支付一元钱的往返乘车费用。书店店员只同意换书,双方对这一

15、元钱的乘车费用彼此与不相让,发生争执,这位消费者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书店支付一元费用。 问:你对此事有何看法?,为正义而主张权利,不是斤斤计较!,主张权利的道德性,有一名据台湾媒体报道:一位中学生出生时就患有先天性骨骼发育不全的瘫痪症,人称“玻璃娃娃”。同学们基于爱心与善良,每天背他上下楼梯,学校也是基于有教无类的理念,收留了这个学生。这原来是一段动人的佳话。没料到一场小雨,让背负他上下楼的同学身不由己地滑了一跤,造成该“玻璃娃娃”头颅破裂,不治而亡。此事闹到对簿公堂,法官公事公办依法判决,对背负者和学校定为过失致死,予以惩罚。问:这种主张权利的行为值得提倡吗?,为良善而放弃权利,体现容忍谦让!

16、,(2)权利的行使要合德 尊重社会公德,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为正义而主张权利,为良善而放弃权利,(3)义务的履行要自觉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履行法律义务是公民的社会责任,2、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有力武器,2006年4月21日,广州青年许霆与朋友郭安山 利用ATM机故障漏洞取款,许取出17.5万元,郭取 出1.8万元。事发后,郭主 动自首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而许霆潜逃一年落网。2007 年12月一审,许霆被广州中 院判处无期徒刑。2008年2 月22日,案件发回广州中院 重审改判5年有

17、期徒刑。,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什 么 是 法 律 体 系,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母法,其它法为子法,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内容最根本,效力最高,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宪法根本大法,通常宪法部门除了宪法典外,还包括一些宪法性法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域基本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 。,2、民法商法,物权法 合同法 商标法 婚姻法 继承法,专利法 公司法 保险法 票据法 证券法,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 而是以民法通则为核

18、心法律, 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 。,3、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对行政活动过程,特别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加以规范,监督与救济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的总称。 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公务员法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复议法,4、 经济法宏观干预经济的法律,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反不正当竞争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产品质量法 广告法 价格法 个人所得税法 土地管理法,5、社会法,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 矿山安全法,社会法是调整劳 动关系、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 权益保障等关系的法 律规范总称。

19、,6、刑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7、诉讼与非诉讼法,刑事拆讼法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仲裁法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加强社会主义 法律修养,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法律思维方式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按照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与按照道德思维、经济思维或政治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1、讲法律,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当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

20、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时,仍能遵守有效的法律。,法治 思想,个案公平与社会公平,王斌余杀人案:情与法的冲突,农民工王斌余因父亲腿被砸断急需用钱,便找老板多次讨要工钱,未果。此后他找劳动部门,找法院,都无济于事。最终,走投无路的王斌余又折回包工头家讨薪,被骂成“像条狗”,遭到拳打脚踢。极度绝望和愤怒之下,他连杀人,重伤人,后到公安局投案自首。最近,他一审被判 死刑。王斌余案的一个焦点问题是,王斌余该不该判处死刑?,王斌余父亲到监狱探望儿子,不应判处死刑:许多网民和法律界人士认为,不应当对王斌余处以极刑。一些法律学者认为,如权利保障机制低效,民众对有关权力机构失去信赖,致使弱者在走投无路时,往

21、往采取暴力性、“非理性”的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单方面地严厉追究其刑事责任,是否公平?,应当判处死刑:对此,持相反立场的人则认为,王斌余行为虽有可悲悯之处,但是并不足以免除其死刑。也有人认为,被害人不应当替全社会承受制度性的悲剧。王斌余杀死的并非是欠他工钱的人,而是王斌余的工友和工友的亲属。那些同情王斌余并呼吁免除其死刑的人,是否漠视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例如:“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法律会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是法律有诉讼时效制度。如果债权人在还钱期限届满后两年内不向债务人要求还钱,也不向法院起诉,债务人也没有表示要还钱,债权人的债权就不受法律保护。法律不会要求债务人还钱,但也不反对债务

22、人自动还钱。 但是,必须强调,在对法律问题思考时,法律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评价来取代法律评价。,抓小偷反成获罪,青年文某,21岁,大专毕业后,养狗创业,把仅有的两万多元培养了40多条狗,他的一条价值两千元的好狗被人偷走,经多方打听,怀疑是几个小孩偷的,于是他先后把15岁的吴某、11岁的苟某和10岁的俞某抓到关进狗笼。最后文某被公安机关拘捕。为什么?,2、讲证据:思考和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合法。,证据必须客观真实,不能捕风捉影和主观臆断。,证据只有与案件有实质联系,才能起证明作用。,刑讯逼供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据,凡是以刑讯逼供或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必须依法予以排除;对于其他未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收集的证据,必须依法重新收集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后,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对因排除非法证据而达不到起诉条件的,将作出不起诉处理或要求侦查机关撤销案件。,偷拍偷录取得的证据合法吗?,2002年4月1日,最高法院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凡是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没有采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偷录、偷拍取得的证据也可以在法庭上充当有效证据。许多人据此认为偷录偷拍就此走向合法化。这种认识是片面的。,3、讲程序 程序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