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省磐石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这段材料反映了a.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b. 西周末年周王室衰落c.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d. 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大意是周天子能对不朝的诸侯贬爵、削地、讨伐,说明王室力量很强,只有在西周初才有这个能力。因此选a.考点:分封制点评:从近几年高考对分封制的考察,无论是考察分封制度的概念,还是考察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都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或者
2、生动的历史场景,考察学生在新问题情景下对历史知识的运用。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说明a. 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b. 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 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 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周的分封制是严格遵照周礼执行的,如果诸侯出现九鼎相当于谋逆,但是这些到了东周时期,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那么就是说诸侯已经不在尊奉周王,分封制的礼治被破坏。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 民主共和制b.
3、 中央集权制c. 专制主义制度d. 君主立宪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为天下万民服务而并非为君主实现其专制统治服务,出自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反映出其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故选c符合题意;a d两项错误,明清时期思想家并未提出民主共和、君主立宪等资产阶级的政体;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选c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4.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
4、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段材料涉及到的政治制度有( )分封制 郡县制 皇帝制 三省六部制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涉及到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皇帝制、郡县制。故选c。三省六部制,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郡县制5.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5、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下,爵位和官职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最佳选项为d项。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时 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中央关系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
6、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影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共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6.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 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点:据材料“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与事稳便,方可
7、奏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他主张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故a项正确。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君权与相权不可能相互制衡,故b项错误;中央权力重心应当在皇帝,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是本质特征,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制7.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实行世卿世禄制b. 采用科举制选拔人才c. 通过举孝廉选拔人才d. 通过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答案】b【解析】隋唐、宋朝实行科举考试,进士科考诗文策论,而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受到广大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的
8、欢迎,故b正确;世卿世禄制选官依据是血缘关系,汉代实行察举制,选官依据是孝廉即品德,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是门第高低,acd和文选备受青睐无关,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结合科举考试的内容分析解答。8.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成祖( )a. 设立内阁制b. 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c. 以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d.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答案】a【解析】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自己直接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这是其感到劳累的直接原因,为此,后来
9、朱元璋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故a正确;清朝设立军机处,排除b;c属于明朝的监察制度,不是辅政机构,排除c;明成祖时,内阁地位在六部之上,六部也不是辅政机构,排除d。点睛:根据材料“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可知诗文反映的是皇帝政务繁忙,因此而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题目要求回答明成祖时期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9.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下列史料中距离解
10、开这个“历史之迷”最近的是a. 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 杜牧阿房宫赋:“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c. 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d. 清赵翼说:“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试题“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主要考查秦灭亡的原因,正确选项选c。a、b、d三项的说法都比较片面,没能正确说明秦灭亡的原因。c项柳宗元认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暴政
11、,“非郡邑之制失”。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10.乾隆皇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巡视西藏时也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縻之足矣,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b. 实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c. 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d. 加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乾隆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意思是乾隆已经认识到西藏地区与中土风俗不同,应当根据本民族习惯因地制宜
12、,清代通过尊重差异的民族政策较好的解决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故c正确,b错误;“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说明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存在隐患,a错误;d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1.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 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b.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c. 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d. 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答案】a【解析】【详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的发展趋势是由东周的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到秦汉王朝的大一统;而希腊在公元前6-前5世纪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的
13、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故选a;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建立了皇帝制度,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和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联系所学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时期的史实分析解答。12.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 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 不断健
14、全民主政治d. 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雅典民主制发展过程中,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三大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不断健全雅典民主政治的过程,c选项符合题意。在雅典妇女是没有公民权的,a选项排除。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国家,没有统治过“万民”,b选项排除。雅典民主始终是少数人的民主,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遥不可及,d选项排除。13. 雅典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在希腊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中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
15、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这里的“公民”是指: ( )a. 全体国民b. 全体成年男子c. 所有的男子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子【答案】d【解析】主要考查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雅典民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把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排斥在外。14.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a. 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b. 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c.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d. 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释读材料信
16、息的能力。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得罗马有律可依,改变了以前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的情况,体现了成文法所具有的进步意义,题中信息体现了这一意义,故选b。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c项错误,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d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十二铜表法的影响。15. 下列最适用于下图(罗马帝国疆域图)区域的成文法律是a. 习惯法b. 万民法c. 公民法d. 自然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罗马帝国时期,为适应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等问题,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因此选b.考点:罗马法点评: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是
17、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纠纷,简洁灵活实用有效,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6.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陶片放逐法”是指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因此不是追求司法公正,b错误,符合设问。梭伦时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要参与,体现了人民主权,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克里
18、斯提尼时期,设立五百人议事会,议事会成员是选举产生,体现了轮番而治,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伯利克里时代,陪审法庭是最高的司法和监督机关,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并进行民主监督,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17.下面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至上c. 维护私有财产d. 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通过图片的注释,“他欠了我30个银币没还”,可知债权人有权处理债务人的做法是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也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所以c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
19、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内容(注:他欠了我30个银币没还,按照罗马的法律他应由我处置)18.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a. 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b. 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c. 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由“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得知这主要反映了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其它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d。19.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
20、分立法之权。”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 君主专制b. 共和制c. 贵族制d. 君主立宪制【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国王“无力为非作歹”,其权力受到限制;贵族重臣和城市代表组成的议会两院“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表明议会行使立法权。由此判断这种政体为君主立宪制。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国王的权力不受限制;材料体现的是国王,共和制下元首不世袭,b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贵族制下无法做到“城市代表”与国君分享立法之权。故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君主立宪制20.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
21、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诀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 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b.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c. 正当行驶了英王的权力d. 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时间特征“1762年”说明该案件发生在英国“光荣革命”之后,此时英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擅自逮捕议员的做法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即议员言论自由不受行政干预,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说法不符合上述史实。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21.下图为英国政治制度机构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的解读,
22、不正确的是a. 首相是政府首脑b. 国王是国家“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c.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首相d. 内阁全体成员对议会负责,与首相共进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由图示可以看出,英国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上院由国王任命,议会下院由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首相由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提名内阁成员组成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故c项不正确。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2.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a. 决策机构咨询机构b. 咨询机
23、构决策机构c. 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d. 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词“根本区别”,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英国的责任内阁则是行政机构,决策机构是议会,因此答案为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23.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
24、指( )a.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 废除君主立宪制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信息“1787年3月”,当时1787年宪法尚未颁布,排除a项。联系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判断d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中的“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c项不符合历史史实。【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24.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a. 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b. 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c. 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d. 美国人
25、民享有高度的民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说法错误,邦联制主要是松散,中央无权管理各个邦;b项说的是经济模式不同,材料并未体现经济方面;c项说法正确,准确的说明了邦联制的弊端;d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美国的民主程度的问题。考点:邦联制点评:美国建国初期,出于防止独裁的考虑,实行邦联制,造成了中央政府无权。产生了一些弊病。主要是各州权力很大,中央政府无权。无力镇压地方叛乱,也不能在国际上维护美国的利益。因此,华盛顿的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是要解决中央政府无权的问题。此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美国的宪法、联邦制等相关情况也需要掌握。25.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
26、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a. 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b. 各州获得充分自治权利c. 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d. 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明确美国宪法的性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当时还没有使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各州获得的是一定的自治权力,因此,b 、c、d说法与史实不相符。根据“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可知a正确。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名师点睛】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
27、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2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a. 军权高于行政权b. 分权与相互制衡c. 总统权力至上d. 国会处于权力中心【答案】b【解析】材料既强调了国会有招募和建立军队的权力,但没有指挥军队权力;又强调了总统有指挥军队的权力,但没有征召军队的权力。他们各有自己的权利,但又
28、彼此制约,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故选b。题干并没有强调军权和行政权的地位问题,排除a。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的原则,总统权力至上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合,同时,国会也受到其他两个部门的制约,也不存在权力中心的说法,故排除c、d。【考点定位】美国共和制的特点2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诞生极其艰难,每一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最终确立下来。这种情况说明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国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a. b. c. d. 【答
29、案】a【解析】试题分析:1870年的法国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经过议会内部一系列的激烈斗争,1875年,以一票之差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反映出法兰西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斗争非常激烈,实质上反映了民主力量与传统力量的斗争,最终确立共和政体说明符合政治民主化的历史潮流,故正确,故选a。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8. 下图揭示了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a. 发展历程曲折b. 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c. 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d. 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专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分子干扰【答案】b【解析】试题分
30、析:本题主要考查德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从图片中“封建主义”、“军国主 义”等信息可知,漫画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 主义色彩,故b 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29.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帝国议会行使监督权b. 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d. 皇帝有权统帅全国的武装力量【答案】d【解析】依据1871年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很大权力,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31、;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皇帝有权统帅全国的武装力量;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故bcd体现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不符合题意,排除;帝国议会行使监督权,体现了帝国议会拥有一定权力,不能说明“立宪”是虚,a项符合题意,故选a。30.下面是对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序号处填写的内容分别应是 ( )a. 世袭、皇帝b. 世袭、宰相c. 选举、皇帝d. 选举、宰相【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共和政体,总统是国家元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为君主立宪制政体,宰相是政府
32、首脑,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d符合题意,故选d;其它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雅典领袖伯利克里留下了对处于伟大的黄金时代中的雅典城邦文化的经典描述。公元前431年他在纪念为抵抗斯巴达人而殉国的战士的葬礼上发表了一个演讲,其中有以下著名的叙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相反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当法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就得到了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长处,就能受到提拔,
33、担任公职。这种提拔是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不再是参政的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家境有多暗淡。雅典公民不因照顾小家而忽视国家,连我们当中从事商业的人也有很好的政治观点。如果一个人对政治不感兴趣,我们不认为这是无害的品质,而认为它是无用的性格。我们当中只有少数人是政策的制定者,但我们所有人都是称职的政策决定者。总之,我想说:雅典是希腊的学校。摘自全球通史第7版(上)p107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回答:根据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根据材料,伯利克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3)试举例说明这些优势在实践中是否得到充分的落实
34、?(4)请简要说明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答案】(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发放“观剧津贴”等(2)优势: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多数人)的手中;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担任公职取决于才能而不论贫富;每个公民都关心国家事务,所有人都是称职的政策决定者。没有充分落实。真正能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是少数的男性公民。(3)雅典保障了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民主,促进了文化领域的发展;但雅典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离真正民主相距甚远。【解析】(1)举例:根据所学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回答,如: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发放“观剧津贴”等。(2)
35、优势:根据“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当法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就得到了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长处,就能受到提拔,担任公职”“雅典公民不因照顾小家而忽视国家,连我们当中从事商业的人也有很好的政治观点”概括归纳。(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真正能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是少数的男性公民,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说明这些优势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的落实。(4)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辩证地分析评价,既要看到雅典保障了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民主,促进了文化领域的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雅典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的局限性。32.
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会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的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火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请回答: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文件?(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
37、何异同?原因是什么? (3)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对后来两国的历史有何影响?【答案】材料一选自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选自德意志帝国宪法。 (2)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而德国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而德国统一后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3)影响:英国议会有较大权力,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制的发展;德国皇权巨大,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不彻底,为后来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隐患。【解析】(1)文件:根据“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会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出自英国权利法案,根据“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许可评审费管理办法
- 西海岸留守儿童管理办法
- 西宁停车费管理办法规定
- 设备工程师合同管理办法
- 试验室母体授权管理办法
- 财务部欠款管理暂行办法
- 贵州创业小作坊管理办法
- 贵州零配件追溯管理办法
- 足球公园会员制管理办法
- 车险价格评估管理办法
-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英语词汇表带音标中文
- T-SHNA 0002-2023 泪道冲洗操作规范
- CAAC四类无人机执照综合问答备考试题库及答案
- 老年患者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
- 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培训
- 高三物理备考的得与失以及新高三一轮备考建议
- 散打说课课件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课件
- 能源托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乳头混淆疾病演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