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师附中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考前打靶试题岳麓版_第1页
山东省山师附中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考前打靶试题岳麓版_第2页
山东省山师附中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考前打靶试题岳麓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师大附中2014年高考文综(第十一)模拟题 13钱氏家训家庭载:“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反映出古代家族 a.具有广结善缘的行举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行善济世的乡风礼俗14.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15.“禁夜”是古代的一种政策。太平广记载,晚唐诗人

2、温庭筠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宋代解除这一禁令的举措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c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财政收入 d.引发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16非洲塞内加尔境内的戈雷岛遗址有其独特的价值,它见证了15-1$世纪末西欧诸国与非洲的贸易,也是人类历史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为了昭示 a工业文明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威胁 b.不平等的市场经济秩序对非洲的影响 c.世界不同类型文明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d.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殖民主义罪恶17.右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5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

3、子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b. c.d.18.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挤压 c.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民族资本的发展19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l:。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

4、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他主张 a.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b.取消市场调节作用 c放弃对经济的干预d.市场与计划相结合21.“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

5、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b.c.d.22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23. 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a. 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

6、化论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宗教信仰自由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非选择题(共160分)38. (16分)16-19世纪是世界历史的重要转型期,中西国家历史发展轨迹出现了巨大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秋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反,权度较浅妻了。 一一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依据材料一并

7、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现代化发展”有哪些主要相似之处?、(4分)试分析此期间,中国“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的主要原因。 (4分) 材料二 同治三年(1864年),他又写给恭亲王和文祥说: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二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巨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鹤,则业可成,业可精。一一蒋廷靛中国近代史

8、(2)据材料二,概括季鸿章的主要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对西方的认识对中国近代发展的作用。(4分)39. (20分)创新是社会、历史前行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政治革命的第一个阶段是”世纪的英国革命. .168 9年,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终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构留臣民。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成为了一个民主国家.,但是,1689年的的这一法案确实一劳永逸地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权利法案是如何“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的?(2分)

9、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7世纪以后的英国是如何逐步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的?(4分)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咦出来的大量人口一一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一一节选自马克思共产党宣言(2)依据材料二,概括“欧洲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生产力”的表现。(3分)试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必然性。(3分) 材料三 在英国1945年的大选中,工党获得了1200万

10、张选票,组成以艾德礼为首相的工党政府。此后艾德礼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和调整。1946年6月11日。艾德礼首相在工党年会上说:“我凭着本局政府执政经验再次确定我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信念。我们绝不以栖牲我们祖先所争取来的自由为代价。正是社会民主能使我们免除经济力量的暴虐和国家权力的危害。 1948年1月3日艾德礼在演说中称: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把个人自由同计划经济、民主同社会公正结合起来的制度。 一一摘编自和平的社会革命一一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研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艾德礼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8分)40.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无论

11、是汤因比的“突变论”,还是克拉潘的“渐进论”,至少有两大共同的“漏洞”,一是把工业革命理解为一场纯经济的变革,忽视这场变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及其实质。例如一一渐进论一一侧重在经济领域以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的重大变革,把工业革命的内涵局限于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 一一杨杰英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工业革命 作者认为在研究工业革命时应采用怎样的方法?(2分)试评述材料中作者的观点。(8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6.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

12、、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一一颜炳呈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 一一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将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概括

13、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3分)47.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今宜仿而行之,帷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饰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一一李鸿章附呈藩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 一一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请同答: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有何不同认识?(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