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四道沟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 下 册 3 单元教学设计课题9 自然之道备课人严文娟教学目标1、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学生能收集有关太平洋绿龟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设疑自探1.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2)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
2、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9 自然之道2.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预设:1.“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上面的疑问,参照出示自探提示: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思考问题:课文围绕幼龟离巢进入大海这件事写了哪几件事?(幼龟遇敌、向导救龟误导信息,致使幼龟倾巢而出大多数幼龟被海鸟啄食而亡)二、解疑合探 (一)探究第1-4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2当那只出来侦查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我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神态语言“我们
3、”向导3.理解填空。“我们”要救幼龟的理由是_,向导不救幼龟的理由是_。4.最终向导有没有救那只幼龟?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1)“极不情愿”是什么意思?(2)向导为什么“极不情愿”?5.找出这部分描写向导的神态及语言的句子,指导学生揣摩、体会。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1) 向导为什么“若无其事”?(2) 向导所说的“自然之道”是指什么?6.向导为什么还是按“我们”的要求做了,他这样做对吗? (二)探究第5-8自然段过渡:正当“我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时,不料“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1.车读第5-8自然段。2.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
4、一位同学口述一下。其他同学评价口述的效果。3.幼龟的结局如何?(大多数幼龟被海鸟啄食)4.你认为造成这种结局的责任主要应由谁来承担?(“我们”,是“我们”没有遵循“自然之道”,硬要向导去救那只出来侦查的幼龟所致)5.“我们”知错没有?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的走。”)6.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向导所说的话)“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教师指导:如果不是“我们“认为地去救那只“侦察兵”幼龟,误导其余的幼龟,众多的幼龟就不会遭此劫难,关键全在“我们”。这句话中也包含了向
5、导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责。反过来,这句话告诫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地惩罚)三、质疑再探学完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那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终受到自然地惩罚的事例?四、 拓展运用你能编几道题考考你的同桌吗?五、小结,收获板书设计误导众幼龟“我们”救一只幼龟 众幼龟北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 事与愿违教学反思课题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备课人严文娟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
6、因,从中受到启示。课前准备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教学过程一、 设疑自探资料介绍黄河。引出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预设: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 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 黄河发生变化的结果 采取措施 给我们的启示下面请同学们参照自探提示,默读课文。自探提示:带问题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二、解疑合探(一)讲读课文第二段。1.这一段讲了什么?(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二)讲读第三段。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
7、什么?(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三)讲读第四段。1.读最后一段。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三、质疑再探静下心来想一想探究
8、的两个问题自己弄明白了吗?还有没有其它疑问?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疑问。四、拓展运用1、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 内容?引导学生自编题。 (自编题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 运用、字词巩固等方面设计自测题)2、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3、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结合年段学习目标及课文 的学习目标,适当补充检测题。五、小结,收获板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决口变化:含沙量大大水灾改道大自然变化造成原因人为造成治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教学反思课题
9、11 蝙蝠和雷达备课人严文娟教学目标.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课前准备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
10、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自探(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吗?预设:1.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雷达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它对飞机有什么作用? 3.蝙蝠为什么总在夜间飞行? 4.为什么蝙蝠在漆黑的夜晚里飞行时总不会撞到什么?自探提示: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二、解疑合探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
11、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3、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4、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要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教学设计: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1、交流:先在
12、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2、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再指名上台介绍。3、小结:a)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些问题。三、质疑再探 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四、拓展运用 自编题:选择你喜欢的题型,出一道题考考 你的同桌。选择有价值的题在全班展示。五、小结,收获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2、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
13、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a)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嘴巴超声波天线无线电波障碍障碍反射物反射物耳朵荧光屏b)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14、。”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3、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实验。板书设计 超声波嘴巴障碍物反射耳朵蝙蝠 和 雷达无线电波天线障碍物反射荧光屏教学反思课题12 大自然地启示备课人严文娟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3、激发阅历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课前准备生字卡,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15、、设疑自探直入课题。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启示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疑问吗?预设:1.大自然给我们什么启示? 2.这些启示有什么作用?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如:围绕“阅读提示”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自探提示:1、读读拼拼: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2、读读说说: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自主学习: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二、解疑合
16、探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如:“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可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关资料,畅谈受到的启发。三、质疑再探学完这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来让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17、预设:还有什么关于大自然的启示的例子?四、拓展运用自编题:选择自己喜欢的题型,编一道题考一考你的同桌。五、小结,收获板书设计大自然的启示大自然的景获得的启示小白花小鸟和谐一致投石水池付出获得去中变化坦诚谦虚教学反思十四道沟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科 下 册 4 单元教学设计课题13 夜莺的歌声备课人严文娟教学目标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
18、法西斯强盗的。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教学难点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介绍背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课文为什么要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2.夜莺有什么含义? 3.我能从中学到什么?自探提示:1.带着疑问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你不懂得地方。二、解疑合探(一)学习课文第一段。要求: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
19、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学课文,思考:(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2)为什
20、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活)2.交流,朗读。3.小结。(三)学习第三段。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3.小结。(四)学习第四段1. “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
21、隐蔽)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5.小结。三、质疑再探课文学到这,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来让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四、拓展运用请选择你喜欢的题型,出一道题考考你的同桌!五、小结,收获教后记:学习、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应写法。板书设计夜莺的歌声起因:引敌发现主动接近巧答盘问取得信任经过:诱敌进伏击圈机智勇敢的巧妙报告敌情爱国主义精神结果:全歼敌人夜莺又叫教学反思课题1
22、4 小英雄雨来备课人严文娟教学目标1、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等词语。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含义。4、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课前准备收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导入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
23、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1.为什么说小雨来是小英雄? 2. 在小雨来身上都发生了那些事?自探提示: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自读课文,为课文划分段落。二、解疑合探(一)感悟英雄本色-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2、一部分一部分再读课文,读后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什么。3、再读课文,读后想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欣赏英雄本色-理解最能突出雨来英雄本色的句子。1、反复朗读相关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抓住重点句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
24、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句)3、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三)回味英雄本色-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1、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2、提供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学生自选小英雄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准备召开“小英雄故事会”。三、质疑再探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预设:我想知道小雨来最后怎么样了?四、拓展运用通过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题型出一道题考考你的同桌!五、小结,收获板书设计 一、游泳本领高 二、上夜校念书 三、掩护李大叔 热爱祖国雨来 四、与鬼子斗争 憎恨敌人 小英雄 五、有志不在年高 机智勇敢 六、机制的逃脱教学反
25、思课题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备课人严文娟教学目标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树立维护和平的概念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学生收集有关战争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同学们,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预设
26、:1.他的呼声是喊给谁听的? 2.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自探提示: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读准字音,画出自己不懂得地方。二、解疑合探(一)重点学习第二部分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3、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4、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
27、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3)指导朗读(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全世界都听见,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1)朗读这段话,一边计一边想: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
28、到了什么?2)如果当时你面对些情景,会有怎样感受?3)指导朗读。(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4)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5)“本来。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5、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6、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7、伴随着
29、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过渡: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学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C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
30、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4、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爱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过着怎能样的生活呢?我这儿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小声地读一读。(出示数据资料: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6、(出示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LED节能灯具产品区域代理销售及推广协议
- 2025版壁纸产业数字化转型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暗股投资与业绩对赌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汽车进出口贸易及清关代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工程安全施工安装合同
- 2025年新型城镇化不动产抵押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版文化教育机构场地租赁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版融资居间服务标准合同样本
- 2025版城市道路标识标牌设计与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环保节能设备抵押贷款合同协议
- 2024年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Unit4Where'smyschoolbagSectionB(3a~SelfCheck)教学设计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表
-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教师职业素养精选ppt
- 轨枕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 2021年消防继续教育试题汇总及答案
- GA 255-2022警服长袖制式衬衣
- JJF 1915-2021倾角仪校准规范
- GB/T 15382-2021气瓶阀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