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分析,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姚守梅,感谢以下备课组,首师大附中 一零一中学 矿院附中 十一学校,认识语文新高考,新高考是对学生在平时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形成能力的考查。 平时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一定的鉴赏审美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考查。,开学 期中 期末 开学 一模 二模 高 考,教学节奏和学生心理的调适,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激励、促进功能贯穿始终,功能定位,功能定位,调研,期中,期末,一模,二模,摸清起点,诊断与调研,预测与评估,终点冲刺,高考,激励与发展,命题功能划分,期末:重点考查进入
2、总复习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复习方法的感悟和复习内容的落实。,期中:重在引领 学生从备考意识、思维状态、学科知识和能力(应用、审美、探究)等方面走进高三。,期中期末一模,根据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合并、析取,研究生成10年高考在方向、形式、难度等方面可能发生的变化估计,作出预测。 通过本次检测,能对本学科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现状给出较为定量的分析、评价;为进一步科学备考提供依据,为学生报名提供参考。,一模: 1.预测与评估功能,2. 激励与发展功能,试题要能在正确引导高考复习的方向的基础上,把握好难度和区分度,让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校的教
3、学情况。便于学校针对试题,发现学生知识漏洞,能力缺陷,策略不足,便于教师帮助学生,确立找准提升空间。,命题与用题,命题 期中期末一模二模 强化、互补 用题 从学生答卷结果看教学效果(落实) 反思、提高,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引导学生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梳理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二是帮助学生总结和掌握复习方法、规律与技巧,使他们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反思:做得怎样?,通过试卷讲评和反馈练 习实现试卷的发展功能,试卷讲评教学建议,试卷讲评课主要任务 发现和矫正学生学习中对知识的认识“偏差”和“误解”,克服学习进程中的障碍,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通过对问题的正反面
4、的剖析,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讲” “评”,(一)课前精心准备深度备课 1.研究试题 2.数据统计 (小题得分率、学科知识内容组块、能力组块) 3.归因分析(命题、阅卷、教学、学生等) 4.教学设计(目标、策略) 5.练习设计,(二)课上有效实施讲究策略,(三)课后延伸巩固成果 1.个别辅导,全面提高。 2.做好错题、好题档案。 3.布置学生写好考试小结。 4.精选试题,针性训练,(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定位:重基础、重落实、重积累、重运用。,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博弈 以身作责 筵席(yn) 退避三舍(sh) B诚恳 千岩竟
5、秀 绯(fi)闻 提纲挈领(xi) C渡假 铮铮誓言 桎梏() 令人咋(zh)舌 D平添 意气用事 恪守(K) 琅(ln)琅上口 音同误写、形近误写 声母误读、韵母误读、声调误读,A以身作则 筵(yn)席 B. 千岩竞秀 提纲挈(qi)领 C度假 令人咋(z)舌,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为运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艺术典范。人物形象的对照,又是巴黎圣母院对照艺术的 。爱斯梅拉达的美丽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 与弗比斯的薄情,都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A. 无愧 真谛 衷情 B. 无愧 精髓 钟情 C. 不愧 精髓 钟情 D.
6、不愧 真谛 衷情,不愧:副词。多跟“为”或“是”连用,表示当之无愧,当得起。 无愧: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如:问心无愧,当之无愧。 精髓: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 钟情:感情专注。 衷情:内心的情感。 语境意识(精细辨析)、答题技巧、 思维习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 (依靠语境,留同析异,大量造句,辨明差别),反馈题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电影孔子开掘孔子富有戏剧冲突的鲁国执政这段经历,融入孔子的学说主张,并将论语中广为 的警句有机地贯穿其中,以艺术化的手法和严谨的创作态度将中国古代圣贤传播 礼义仁和的大同政治理想的艰辛
7、历程展现于银幕,既有跌宕起伏的政治纷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有催人泪下的师徒之情、相濡以沫的夫妻柔情, 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A. 传颂 实行 无愧 B. 传颂 推行 不愧 C. 传诵 推行 不愧 D. 传诵 实行 无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今年央视春晚的相声和小品大量使用“偷菜”“我妈叫我回家吃饭”等一度很流行、现已成为明日黄花的网络语言,受到了网友的批评。 B. 如果领导干部任不良风气蔓延,甚至本人作风不端正,就就很容易导致机构内部上行下效,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也会大打折扣。 C. 这位作家坚持其一贯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将澎湃的激情、浓郁的诗意
8、和深刻的哲理结合起来,写就了这部气势恢弘的作品。 D. 回顾历史,闭关锁国、一味妥协曾使中华民族承受了太多耻辱。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作为龙的子孙,让我们要谨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A.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过时的言论或事物。 B.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C.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贬义。在此被误用作表示有气势。 D.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以往的不能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补救。谏,止、挽回。追,补救。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语境意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十月围城
9、剧组在北京召开了誓师大会,制片人、导演和主演等十几位影帝影后级巨星都悉数到场,为电影上映造势。 B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实施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主要目的是规范高校办学行为,遏止招生中介伪造学历证书的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 D法院认为,被告人以暴力手段围攻、阻止执行公务,并编造谎言蛊惑群众,诋毁执法人员,严重妨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句式杂糅),(成分赘余、表意不明),(成分残缺),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尽 管自然现象不
10、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科学家对它 们的抽象是创造的成果,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艺术用创新的方法唤起每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情感。 唤起的情感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 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 A. B. C. D.,反馈题: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诗的使命是唤醒感觉,复活语言。 语言表达意象的可能性却要宽广得多。因此,诗人就通过设计一个独特的意象,来间接地再现和唤起一种独特的情绪。 情绪本身缺乏语言,直接表述情绪的词都过于一般
11、化或极端化。 复活语言,就是使寻常的词在一种全新的组合中产生不寻常的魅力。 诗就是通过语言的巧妙搭配把情绪翻译成意象。 内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情绪,外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意象。 为什么要把情绪翻译成意象呢? 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高考要求: 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阅读理解考查信息筛选、整合、分析、概括 一模检测选材: 人物传记 “趣” 贴近教材、贴近学生、注重迁移 课内:种树郭橐驼传大铁椎传 引导教学: 厚实积累,学会迁移 关键在于文本的解读,龚春所公传(节选) 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文学主张
12、:“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充分表现了作者个性。创作以小品文成就最为突出,自由抒写,清新活泼。,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提出“性灵说”,主张文学应真实地表现人的个性化情感与欲望他们的作品多描写文人日常生活情景形成了个人化、生活化与写实求真的创作特征。在他们的推动下,小品文兴盛。(摘自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龚氏世耕谷升之里,至春所公(即袁氏兄弟的外祖父龚大器 ),始读书为儒。公名大器,为诸生(已入学的生员)时,即拓落(旷达)有大度,人稀见其喜愠之色。家酷贫,舌耕(以授徒讲学谋生 )犹不给,环堵(墙)萧然。公于于(安然自得)然,略无几微侘傺(失意的样子)。性舒缓,善诙谐,虽至绝粮断炊,犹晏然(
13、安适)笑语。其发奇中(意想不到地说准、猜中 ),令人绝倒(佩服之极)。或横逆(横暴无理的行为 )之来,人大不堪者,公受之怡然,旋即忘之,不复省忆也。,为诸生,屡试皆高第(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而连踬(受挫折 )场屋(科场)。凡应试者,多先榜归。公独徐徐候榜出,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收拾行李)。失意者或藏匿避人,公独与得意人无异。岁以为常。至四十余,始举于乡。赴公车(举人应试),同事者以年老慢易(轻视)之,曰:“公即当谒广文选,迁一老别驾(官职名)足矣,何得同我辈上春官(礼部)乎!”公笑而谢(避开)之。如此者数四(再三再四,多次),竟笑而谢之,无忤也。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
14、,授刑部主事。嗣后佐广西、江西、浙江、南直隶藩臬(藩司和臬司。明清两代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并称 ),为河南布政使。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公不为苛清矫激(奇异偏激,违逆常情 )之行,又素俭,所得禄入,自营产业之外,分给族人。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激烈直率)。长令素重其人,悉听之。 公以藩长致政(致仕。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归,年七十余矣。每至四节(四时的节日 )之会,簪袍烂然(光鲜亮丽的样子),人以此荣之。公能诗,与诸子诸孙唱和,推为南平社长。,一日,公之子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不久)见雪浪中有舠(小船)
15、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可折迭的轻便坐具 ),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接近)视之,则公也。舟已近,公于舟中大呼曰:“何为遂弃老子耶!”登洲,即于洲上舞拳数道,以示勇。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各分韵记游,公归,诗已成,即于灯下作蝇头细字书之。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晚)起,不得一字,皆大笑。,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发奇中,令人绝倒 绝倒:极为佩服 B. 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 易:轻视 C. 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 烂:光鲜亮丽 D. 俱以游倦晏起 晏:安逸,犹晏然笑语 俱以游倦晏起,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16、A.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介词,在时候) B.公不为苛清矫激之行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动词,做 动词,当作,作为) C.逼视之,则公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连词,竟然 连词,那么) D.至深夜乃归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副词,才 副词,却,竟然),反馈题,或横逆之来 舞幽壑之潜蛟来 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俱以游倦晏起 以示勇,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 (春所公)家境极其贫寒,(他)教书可生活还是难以为继,家徒四壁。 B.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 (春所公)阅榜后,安然地看着新
17、晋孝廉去赴宴,又买了几本好书,然后收拾行囊。 C.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 (春所公)总是平易近人,所到之处他都被称为“龚佛”。 D.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 闲居时听到有不利于百姓的政令,春所公就去官府控告邑长令,言辞很是激烈直率。 (读、思;直译、意译),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所公性情从容,为人大度,别人待他横暴无礼,他也泰然受之。 B. 春所公质朴节俭,乐善好施,把所得俸禄,全部都用来接济百姓。 C. 春所公工于写诗,很有才情,游罢石洲,分韵记游之诗已完成。 D. 春所公年过七旬仍童心未泯,和晚辈诗词唱和,同嬉同游,其乐融融。,
18、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 莫 不 举 贤/或 以 治/或 以 乱/非 自 遁/求 同 乎 己 者 也/己 未 必 得 贤/而 求 与 己 同 者/而 欲 得 贤/亦 不 几 矣/使 尧 度 舜 则 可/使 桀 度 尧,是犹以升量石也。,理解,灵活运用,有法,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法,说:同“悦”。 遁:欺骗。 几:近。不几,差得远。,参考译文,11.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8分) 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春如旧,人空瘦, 。(陆游钗头凤)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且君
19、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11(共8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百舸争流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泪痕红浥鲛绡透 烽火扬州路 朝济而夕设版焉 驽马十驾 静影沉璧 渺沧海之一粟,重理解分析 重鉴赏评价 一模检测选材: 注重经典、形象性强、情感浓郁 咏史怀古词,(三)古代诗歌鉴赏,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
20、,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注释:八公山:淝水流经这里,在此曾发生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丞相谢安(号东山)命其弟谢石、侄谢玄率兵应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叶梦得:南宋词人,主战派,此词写于他被主和派排挤出朝期间。桓筝:谢安晚年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陪帝饮酒时,旧部桓伊弹筝助兴,唱怨歌行,谢安闻之流泪,武帝也面有愧色。,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晚号石林居士,原籍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居乌程(今浙江吴兴县),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他是宋南渡前后的一个重要人物,历任重
21、要官职,官至户部尚书。宋史记载他为政颇有清绩。知蔡州时,开仓赈难民,得罪同僚上司,险些丢宫。南渡初,两任建康知府,积极主张抗金,卓有功勋。 本词约作于高宗绍兴三年(1113)前后,作者时任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并寿春等六州宣抚使。因有感于当时主和派猖撅,遂想起了东晋名将谢安,写下了这首怀古词。,补充注释,故都:指寿阳,曾为楚国都城。 乌衣:即乌衣巷,晋代王谢贵族居住的地方。“乌衣年少”,指贵族子弟谢石、谢玄等人。 芝兰:喻优秀子弟。 秀发:神采焕发,才华出众。 今古:偏义复词,指古。 怆遗情:因怀古而感伤。,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上片开头三句写词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暗含
22、故都风景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B. “想乌衣年少”一句中的“想”字所领起的七句,追忆了当年淝水之战的情景。 C. “沸浪骇奔鲸”一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谢家子弟所率东晋部队的夺人气势。 D.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两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再的慨叹。,这首词结尾处用了谢安晚年的典故,这样写有哪些什用?(5分),(5分)要点:诗人以谢安晚年被疏远自比(1分),表达了自己被冷落的寂寞与愤懑之情(1分),也寄予了自己为国效力的愿望(1分),集中体现了全词的主旨(1分),表达含蓄深沉令人回味(1分)。(意思对即可),课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内容、结构、表达的情感、与主旨的关系、表达
23、效果,学生答案示例: 诗人用谢安晚年被君王疏远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渴望重用,希望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自己被排挤冷落的无奈和忧愁,含蓄地表明自己的情感,使全诗意蕴深厚,富有韵味,更好地表达了诗歌的主旨。(5分),反馈题:,“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内容(怎么对比反衬,写出什么)/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作品的主旨,知识,思维,表达,盘点激活,合理、层次、周密、灵活,正确、清晰、生动,(四)现代文阅读,一模检测选材: 实用文本:社科文 文学文本:散文,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实用文本阅读 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高中经济与生活必修1 宏观调
24、控:经济手段(存款准备金)、行政手段,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为了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而准备的存款。根据政策需要,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可以保持不变。 B.从长远看,我国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是为了增强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保证储蓄客户及金融机构自身的资金安全。 C.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尽管针对的对象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彼此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D.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8,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向央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后,理论上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2万元。 (信息的筛选与推断),原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
25、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 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 选项: A.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为了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而准备的存款。根据政策需要,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可以保持不变。,原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选项: B.从长远看,我国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是为了增强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保证储蓄客户及金融机构自身的资金安全。,原文: 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
26、针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直接的。一般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会有上升压力,这是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 选项: C.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尽管针对的对象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彼此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原文: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 选项: D.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8,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向央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后,理论上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2万元。,15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怎样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答案不超过50字)(4分)
27、15.在经济发展过快(或过慢)时升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从而达到收缩(或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4分)(意思对即可) 关键:对应关系、概括 (信息的筛选、整合、归纳、概括),学生答案示例:,投资增长过快,经济过热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放款能力下降,反之,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强放款的能力。(未说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过热时,减少货币供应,紧缩银根,起到收缩经济的作用。经济低迷时,增强贷款能力扩大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复苏。(未交待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降),文学文本阅读 关于作者: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
28、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散文阅读: 由 形(人、事、景、物) 索 神(情、理),水之经典,都江堰:人力 神话现实 动 滋养生命 “入世(现实)”,九寨沟:天然 人间天上 静(动)净 塑造灵魂 “出世(艺术)”,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我们选择着水
29、,水也在选择着我们。,日本黑田孝高水五则,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他人的,是水。 二、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是水。 三、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 四、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污 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五、汪洋大海能蒸发成云,变成雨,雪或化成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净的冰等,无论其如何变化,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都江堰的水滋养生命,九寨沟的水塑造灵 魂,它们都极具个性,堪称“水之经典”。 B文章写都江堰的水和九寨沟的水,既有生动形象的描绘,又有独到深刻的思考。 C两段承上启下,强调了正是李冰父子将难以治理的水化为造福人类
30、的生命之水。 D文章开篇句不加标点,一气呵成,语势强烈,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水的喜爱之情。 E.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作者笔下九寨沟之水的特点。,17文章第两段加点词语“现实”和“净”有什么丰富的含义?(5分) “现实”是指都江堰之水流淌过的这片平凡土地,是都江堰灌溉农田、哺育人类这种最实际的功用。(2分)(意思对即可) “净”是九寨沟之水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的干净,是九寨沟远离尘嚣、静静存在的清净,是这水让人洗却尘俗、坚守贞操的纯净。(3分)(意思对即可),学生答案示例: 17. 四个“必”写出了老菊头虚荣自傲的心理,自认为只有自己才拥有正宗绿荷,对其他绿荷不屑一顾
31、。突出他的心胸狭窄,自命不凡和顽固不化。自己掏钱看菊也体现出他内心的恐惧自卑,生怕别人有比他还正统的绿荷的心理。四个“必”连用,句句连贯,层层递进,突出老菊头对菊畸形的爱,强调了他的傲慢自大已成为一种必然,体现出他的性格特点,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18.作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作了怎样的高度概括性评价?这两处水给了人们什么启迪?(6分) 第一问: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1分)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1分) 第二问:这两处水,能启迪人们正确认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2分)。都江堰的水,让人们懂得必须尽快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
32、自己的价值(1分);九寨沟的水,使人们懂得不能让心灵被尘俗淹没,要在繁杂的现实中保持精神的高洁(1分)。,18、第一问: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1分) 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1分) 启示(4分) 1)、在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1分) 2)、既要入世,懂得现实,又不能背弃心灵、亵渎纯洁。(1分) 3)、找准现实与艺术、物质与精神间的平衡点。要适时用入世之水或出世之水滋养心灵。(2分),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答题步骤,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 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 连缀要点根据答
33、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知识、思维、表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 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领悟、探究与阐释 探究创新能力,指能进行探索,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探究创新能力的考查,通常渗透在对语文应用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的考查中。,(五)阅读延伸题,13. 有词评家说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豪放之风,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如景物描写、人物形象刻画、情感抒发等),对这首词的豪放风格加以赏析。(200字左右)(10分) 13(10分)评分原则:有明确的看法,且能围绕
34、自选角度有理有据地分析,语言通顺,得8-10分;有看法,分析不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有看法,但缺少具体分析,或看法和分析都有一定问题,且语言不够通顺给1-4分。,教材内容,必修4宋词单元 豪放、婉约 课后练习 “东坡在玉堂日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选修 苏轼的词打破了前人“词为艳科”的旧传统,题材广泛,将怀古、感旧、记游、悼亡、说理等诗中常见的题材引入词中,气象阔大,豪放飘逸。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对词体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关西大汉:人物形象(有阳刚之气、英雄) 铜琵琶、铁绰板:(演奏用的乐器)语言、
35、手法 大江东去:内容、情感、格调,内容:咏史怀古(吊古伤今) 人物形象:谢安、谢家子弟、“我” 景物描写:阔大之景、雄奇之景、(有历史纵深感) 抒发情感:渴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 格调:悲、壮 ,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豪放之风。从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便可见一斑。在上片,作者对谢安的外貌描写,使穿乌衣、披秀发的英俊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与“羽扇纶巾”的周瑜颇为神似,使上片显豪放之气。接下来作者又用“坐看骄兵南渡”“一顾功成”等语,描写了谢安的功绩,使我们不禁为谢安的智慧、指挥千军万马的镇定与大气所折服。末尾,作者又写谢安听怨歌行流泪,又塑造了一个“鬓虽残,心未死”的英雄形
36、象。总之,本词借刻画谢安彰显了豪放之气。,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本词的豪放风格十分典型,似是每一处景物描写都溢涌出一种豪放气概。起句写词人登高远眺之景,视野雄浑开阔;继而遥想当年的淝水一战之景。“沸浪骇奔鲸”寥寥几笔就将战景描绘得宏大有力。下阙视角变换,写八公山下之景,既有断崖草木的刚直峥嵘,又有天空中的云涛吞吐,作者的豪放之气在博大之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综观全词写景格调,同东坡赤壁怀古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也仿佛于此震撼人心的雄伟之景中,窥探了词人的铮铮铁骨。其于绘景中挥洒的万丈豪情,令人为之动容。,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这首词景物描写上大多从大处落笔,刚劲雄浑,颇有豪放之风。故都岸草,长
37、淮孤城,词一开篇所选的意象即给人以雄浑悲怆之感,故都风景依旧然而人事已不复当年。词人描绘过眼前画面后,又以“想”字领起,追述当年景物。戈戟蔽空,惊涛怒浪,词人描写自己想象中当年此地的景象,虽是虚景,却也是豪情万丈,激动人心。通过对淝水之战景象的描写,豪放之风尽出,下阙词人又写眼前的景物,断崖枯草,云涛吞吐,寥寥数笔,以“无处问豪英”作结,借景抒情,写尽豪情。,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此词情感之抒发颇具豪放之风。作者起笔三句,写登楼远眺,所感却非离别相思之愁。作者想起了谢安。“想乌衣年少”等七句,作者充满激情地描绘了当年谢安的英勇,在对前人的赞赏之余,亦让人感到作者内心涌动的深情。下阙作者笔锋一
38、转,由古及今,感慨世事沧桑。一句“无处问豪英”,苍凉之处让人进一步接近作者心中之深情。尾句“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将谜底揭晓,作者仿佛调侃谢安,实则在调侃自己一身报国热血,却终究不为人接纳。此等哀愁,作者表现得含蓄深沉,令人读而心惊,非为杨柳岸,梦得自有东坡遗风。,学生答案示例(二类): 作者的豪放情感在感情抒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这两句情景交融,写了时间能抹去英雄的一切光辉,表达了诗人感叹英雄不再。“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表现了诗人感叹人生,对当年驰骋沙场,光辉形象的留恋和对晚年流离失所,英雄不再的伤感情怀。作者对人生短暂、成功短暂,英雄不再的
39、感叹。充分体现了他豪放的风格。一句“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使文章气势倍增,体现了叶梦得豪放、洒脱的风格。,19作者说九寨沟的水可以把虬枝沉木等洗涤得清纯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水的人、事、物还有很多,他们滋养了我们的生命,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请你展开联想,谈谈你的认识。(200字左右)(10分) 19.(10分)评分原则:观点明确,联想合理,分析精当,语言通顺,得810分;有观点但不够明确,联想基本合理,分析较具体,语言通顺,得57分;观点不够明确,联想不够合理,分析不够具体,语言不够通顺,得14分。,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好的文学作品就如九赛沟的水那般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读一
40、本好书便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书中蕴含的是作者的思想结晶与情感的辛酸,是社会百态,是世间炎凉。徜徉于书中,便仿佛与现实的物质世界隔离,没有金钱,没有欲望,有的只是精神的纯粹。因此在借助书这一平台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汲取了生命的甘泉,净化了自我的心灵。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渠道,九赛沟不可能常去,但好的书籍随手可得。这样我们就能构建一个坚固的精神世界来抵御物欲的侵袭。,学生答案示例(一类): 梁衡笔下的冬日香山就是生活中可以洗涤灵魂的一种事物,冬日的香山,没有尘器和人群,惟有一份沉静和稳重安详,脱离了草木妆点的香山的浩然正气总能引发我去到香山时内心的震动,它的静谧让我
41、沉静下来思考,它的浩荡广阔使我摆脱城市市俗的喧闹静听那穿往的山风的音响,它的不加修饰令我感觉到清新,纯洁的自然的呼吸。人总能从自然中领悟一份无争,一份自尊,一份傲然的气势,这山既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荫蔽,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容,静谧的生存状态。,学生答案示例(二类): 水,可以把虬枝沉木洗涤得清纯洁净,如同脱胎换骨。而书,可以把麻木荒芜的心净化重树。在尘嚣中迷失自我的位置,便会踌躇自己的生命,沉溺在荒诞和喧杂中,最终只剩下一个空壳。读书,阅读先人留下的经典,领略前人遗留的精髓,焕发人生的浪漫与童话的情怀,找回背弃的心灵,重拾抛掷的心灵,用书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重塑被市侩庸俗、利欲沾染的只剩
42、空壳的生命。读书,可以滋养我们受尘嚣浸染而如荒漠一般的心灵。,学生答案示例(三类):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环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有助于人,坏的环境会给人带来可怕的后果。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的生活,三次搬家,为的就是让孟子再好的环境中有好的影响。果然孟子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大家。这就不难看出,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决定于所处的环境,好的环境可以助人成功。,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
43、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沙漠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六)作文,两个关键词:恶劣环境中 生存方式 角度: 着眼于共同点: 角度1:适者生存,懂得改变自己,以适应变化了(变坏了)的环境。 角度2:智者生存,水分稀少,肥大叶子会蒸发浪费掉生命之水,仙人掌就把叶子变小,再变
44、小,即是懂得怎么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懂得怎么改变也是因为懂得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知己知彼。沙漠大黄与之相反,它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保证生命的给养。,分别看(正): 角度3:适者(智者)生存。仙人掌可能拥有过美丽的叶片,也可能绽开过灿烂的花朵。当环境发生变化,褪去繁华(花),再收敛叶片,此时生命的第一要务是生存下去。所以,当良田演变为沙漠,当千万种植物悲哀地死去,沙漠中留下了傲人的仙人掌。 角度4:智者更好地生存。沙漠大黄保持肥硕碧绿的叶片,美丽保持着;通过叶片上遍存布的凸凹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保证了生命的给养,不仅活了下来,更开出了让仙人掌们羡慕的娇艳的花朵。,分别看(正): 角度5: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仙人掌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2024年化学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安岳县2025届物理八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教育集团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红桥区铃铛阁中学2024-2025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汕头市友联中学2024-2025学年八上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2024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会2024-2025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农安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吉林艺术学院《法语视听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二维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设备润滑培训课件
- 2023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会网络分析法》课件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 课件 Unit 4 Social media matters Section A
- 《自相矛盾》的说课课件
-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招聘征集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入伍14人高频笔试、历年难易点考题(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1-6年级成语大全(带解释)
- 【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量问题探究10000字(论文)】
- 散热器安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 电外科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