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细柳营》自学2_第1页
7《细柳营》自学2_第2页
7《细柳营》自学2_第3页
7《细柳营》自学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沈阳市立人学校八年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吕红侠 校对人:杨春宇 审批人:吴健 2012年 月 日 编号:7课题细柳营 课型自学二 四、展示交流( 15)学生活动与要求: 教师辅助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及时评价(一)预设性问题1、针对学案中三,学生关于三个自然段的内容掌握得不够全面。2、针对学案中四、6,“群臣皆惊”中“群臣”因何而“惊”时,学生的答题不规范,易少写内容,3、针对学案训练验收,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中,学生答不到得分点上,或者语句空洞。(二)点拨性问题1、在对话描写中有哪些词语表现了周亚夫是“真”将军?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军中不得驱驰”

2、、“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2、在叙述描写中有哪些词语表现了周亚夫是“真”将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上至,又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在对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中有哪些表现了周亚夫是“真”将军? 先驱曰:“天子且至。”、“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不从本身去写,而是从旁观者的眼中体现,我们说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三)生成性问题(四)教师点评 班 组和 班 组 组将这篇文言文分析的非常透彻,并且能联系生活来谈,给学生以正确的情感导向,值得表扬,每组成员各加 分。五、训练验收( 4)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

3、个性,但文中周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不管如何张扬个性,但都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如果不守法,个性也不从张扬。六、归纳小结、整理学习导图、整理学案( 3)点明背景,边关吃紧,周亚夫备战第一部分 心 论点细 柳 营表现周亚夫的性格特点第二部分 借文帝之口,赞扬周亚夫“真将军”第三部分 人物形象内容分析主旨道理写作手法一、情境导入( 3)二、学习目标(2)1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细 柳 营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认识其精神的现实意义。三、自主合作:(一)独学(10)

4、* 学生活动与要求:速读课文,找出生字词,独立完成学案上的内容。* 教师辅助策略:认真巡视,了解学生独学过程中完成学案的情况。* 教师点评: 班 组和 班 组能及时完成学案上百分之 的问题,很好。(二)对学(5) * 学生活动与要求:以对子组为单位,交流意见,探讨学案上未解决的问题。* 教师辅助策略:认真巡视帮扶对子组,掌握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确定展示内容。 教师点评: 班 组和 班 组交流实在,核对完学案后能自主的互考字词。(三)组学(5)* 学生活动与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学案上未完成的内容,达成共识。* 教师辅助策略:认真巡视小组,指导、点拨完成学案上的内容。* 教师点评: 班 组和

5、班 组将拓展的内容也工整地整理在学案上,各加三分。七、教师反思:课题 细柳营课型自学课3、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恪尽职守、刚正不阿。4、第二段结尾文帝派使者“称谢”的话对刻画周亚夫起什么作用?答:从侧面刻画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5、从描写角度看,二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_侧面_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答:如: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6、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

6、到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7、从文中可以看出周亚夫和汉文帝两个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周亚夫: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汉文帝:知人善任 、不拘礼节、尊重人才、胸怀宽广。 五、主旨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知识超市 写作特点 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

7、“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文中主要有三处对比:其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对比。“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说明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直驰入”。军规松垮,守备松懈。其二:文帝及随从入营之对比。“不得入”:表明细柳军军纪严明。 “直驰入”: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弛。其三:三营将领之对比。“持兵揖”、“以军礼见”:表现周亚夫一丝不苟,严守军纪。“将

8、以下骑送迎”:表现了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学习目标1、 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疏通文意。2、 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认识其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持兵揖 手持兵器作揖。揖:双手抱拳行礼(2)介胄之士:穿戴着盔甲的将士 介: 铠 甲 。 胄: 头 盔 。(3)天子为动: 感 动 。 (4)改容式车 改变神情。(4)式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式:通“轼”,车前的横木。(5)使人称谢: 告知。 (6)曩: 先前。 (7)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被俘虏 二、翻译下列语句1、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译文:将军亚夫拿

9、着兵器拱手致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译文:皇帝被他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让人告知亚夫将军:“皇帝怀着敬重慰劳将军。”3、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译文:那些将军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三、划分结构第一部分(1段):先点明背景,交代因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第二部分(2段):中心段,集中地表现周亚夫的性格特点。第三部分(3段)借文帝之口,赞扬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四、感知内容1、文中“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有什么作用?答:为后文写文帝在细柳军营的见闻做铺垫并做对比。2

10、、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划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作分析。答:一是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训练验收:在文章的最后,文帝由衷赞叹“此真将军矣”,周亚夫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介

11、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小结及整理学案:检查学案:沈阳市立人学校八年语文学案 2012年 月 日 编号:课题细 柳 营 课型 自学课二4、第二段结尾文帝派使者“称谢”的话对刻画周亚夫起什么作用?答: 5、从描写角度看,二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_侧面_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答: 6、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 7、从文中可以看出周亚夫和汉文帝两个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周亚夫: 汉文帝: 五、主旨 知识超市 写作特点 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

12、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汉文帝慰劳军队将士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文中主要有三处对比:其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对比。“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说明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直驰入”。军规松垮,守备松懈。其二:文帝及随从入营之对比。“不得入”:表明细柳军军

13、纪严明。 “直驰入”: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弛。其三:三营将领之对比。“持兵揖”、“以军礼见”:表现周亚夫一丝不苟,严守军纪。“将以下骑送迎”:表现了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学习目标1、 记文中重点词语,疏通文意。2、 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认识其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持兵揖 揖: (2)介胄之士: 介: 胄: (3)天子为动: (4)改容式车 (4)式车: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5)使人称谢: (6)曩: (7)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二、翻译下列语句1、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译文: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译文: 3、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译文: 三、划分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