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辽宁省凌源市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辽宁省凌源市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凌源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1、 选择题(均为单选,每题2分,共80分 )1、把夏朝作为我们第一个国家政权的主要依据是()a夏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b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c最早出现了文字d实行重要的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2、下图是山西太原晋祠(周成王之弟叔虞立国之处),晋国属于()a功臣封国 b姬姓封国c商族后裔的封国 d周人恢复的被商灭掉的古国3、“夏、商、周、汉封建(封建在这里的含义是封邦建国)而延(长久),秦(朝)郡邑而促(短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 )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

2、秦的暴政4、我们中国人向来认同“叶落归根”和“认祖归宗”。这种情结与下列哪项有关(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5、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a禅让制 b宗法制c中央集权制 d世袭制6、晋书段灼传曰:“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注:当权者的亲属)也。”这一说法表现的是古代哪一种制度( )a世卿世禄制 b分封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7、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行省制度8、下列官员(或机构)中, 不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明代的内阁9、“汉承秦制”也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

3、设的制度是()a什伍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1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1、“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秦始皇设职授官, 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 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

4、的制度是()a. 宗法制b.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13、“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鉴于以上教训, 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制定严密的法律 b. 推行郡县制c. 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和选拔 d. 焚书坑儒14、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c执掌群臣奏章 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15、西周时,周公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进行封建改革 b.分封诸侯国 c.实行宗法制 d.推行郡县制16、以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5、)a.具有强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17、当我们看到某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向秦始皇汇报工作的场景时,我们能知这一地方行政长官是( )a诸侯 b县长 c郡守 d太尉18、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19、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20、下图是清代金榜,若你想当时金榜题名,可通过哪一途径( ) a立军功

6、授爵 b毛遂自荐c官员推荐 d参加科举21、汉朝时,在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 帝 d汉元帝22、下列四幅是关于中国古代皇权势力消长图, 哪一幅是正确 ()23、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a. 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b. 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与村c. 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 d. 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24、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 a、地方势力的削弱 b、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c、决策中枢的转移 d、外戚与宦官专权25、隋唐时期, 我国宰相制度的最大变化是( )a“掌呈天子, 助理万机” b“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c相权一分

7、为三, 相互牵制监督 d“部权尽归内阁”26、下图是隋唐的三省六部, 这一制度完善自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 a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加强皇权,削弱相权c有利于人才的选用,保证政治清明 d完善了监察机制27、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a. 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 元朝的行省制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d. 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28、据汉书记载, 某一官员“周行郡国, 省察治状, 黜陟能否, 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29、阅读下列两

8、幅图, 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30、西汉初年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 最大差异是()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根本目的31、刘邦认为: “(秦始皇)为皇帝, 而子弟为匹夫, 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 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台32、某位著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 实有相职。既有相职, 却无相权。既无相权, 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 a汉代的内外朝官制 b唐代的三省

9、制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八旗制度33、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 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 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3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从太祖后, 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 一坐群站到明代, 不但不许坐, 站着都不行, 得跪着说话”。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 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

10、点是()a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b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d君主越来越不开明3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 人们认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 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错误, 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 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 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 也不是宰相, 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 只不过是哗众取宠。36、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朝廷任命37、秦朝中央政府的三公不包括( ) a.丞相 b.太尉 c.太仆 d.御史大夫 3

11、8、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封国的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9、“明代内阁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明朝内阁是个虚设的政府机构内阁不是法定的最高决策机构内阁是统帅六部的最高行政机构内阁首辅大臣行使丞相权40、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秦朝 d清朝2、 非选择题(共20分)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初仿秦

12、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汉景帝采纳谋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国势力。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七国之乱”震惊朝廷。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材料二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汉书中山靖王传(1)根据材料一,汉初分封诸侯王给西汉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针对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3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作用。(4分)42、(10分)我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十分重视对官员的选拔,但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回答:(1)列举从两汉到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以及选官标准的变化(6分)(2)隋唐时期选官制度有何进步性?(4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bbcbc cbdcb ccbdb bcabd cbacc bbdab bcdcc dccbd二、非选择题41、【答案】(1)影响:严重威胁中央集权。(2分)(2)措施:颁布“推恩令”。(2分)作用: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2、【答案】(1)标准变化:两汉时期:察举制、征辟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