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参考二_第1页
应急预案参考二_第2页
应急预案参考二_第3页
应急预案参考二_第4页
应急预案参考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版本号:HT/YA-2011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2011-1-10发布 2011-1-15实施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修 改 履 历版 次/修改号章节条款修改理由/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实施日期预案编写小组人员名单组 长:王文博副组长:董瑞国 组 员:穆为燕 孙庆刚 柳章银 龙秀锦 郑广泉 刘卫东 杨淑华 范来队 王春安 布伯虎崔振东 王才国 刘 达 孔繁祚 刘德玉批准页本公司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

2、006)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以及紧急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建立的。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是事故状态下正确采取应急措施的根本保证。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政策和法律、法规,现予以批准颁布,要求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严格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贯彻执行。批准人:2011年1月1日目 录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21.4 应急预案体系31.5 应急工作原则3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4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4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53 组织机构及职责83.1 应急组织体系83.2

3、 指挥机构及职责94 预防与预警114.1 危险源监控114.2 预警行动114.3 信息报告与处置115 应急响应135.1 响应分级135.2 响应程序135.3 应急结束156 信息发布177 后期处置177.1 污染物处理177.2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177.3 生产秩序恢复177.4 善后赔偿187.5 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188 保障措施188.1 通信与信息保障188.2 应急队伍保障20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08.4 经费保障218.5 其他保障219 培训与演练219.1 培训219.2 演练2310 奖惩2511 附则2511.1 术语和定义2511

4、.2 应急预案备案2611.3 维护与更新2711.4 制定与解释2711.5 应急预案实施27二、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8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8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84 预防与预警295 信息报告程序296 应急处置方案296.1 防汛296.2 环己烯装置火灾306.3 触电事故336.4 其他人身伤害36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38三、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预案CTP车间应急预案39预案一:危险化学品(溶剂油、氯代环己烷等)火灾的应急处置.42预案二:氯气泄漏造成的人员中毒的应急处置 43预案三:操作不当或设备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的应急处置.44预案

5、四:液碱泄漏的处置. 45NS车间应急预案.48预案一:叔丁胺火灾的应急处置.50预案二:氯气泄漏造成的人员中毒的应急处置.51二硫化物车间应急救援预案54预案一:危险化学品环己烯装置火灾的应急处置.57预案二:操作不当或设备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的应急处置58预案三:盐酸、液碱泄漏的处置59氯气仓库应急预案.61四、附 件. 631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平面布置图2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周边交通示意图3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消防设施配置图4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可燃气体报警、重点防护目标图5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应急疏散路线示意图6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周边

6、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7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处置方案示意图8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工艺流程图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 为保证员工生命、健康及企业财产的安全,保护环境,提高公司的抗灾防灾能力,有效地防止和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事故及灾害造成的损失,并组织职工学习、演练、贯彻实施,提高职工抢险救灾的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灾害,救灾系统应立即启动,各救灾职能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迅速投入抢险救灾,达到反应快速、应急处理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或灾害的损失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

7、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年月日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通过)聊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聊安监法2001.34号文)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实施)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

8、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版)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95)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安全色(GB28932001)安全标志(GB2894199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山东阳谷华

9、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各个部门、车间,包括预案的培训、演练及事故发生后各级应急救援组织的响应条件和采取的应急措施。预案内容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生装置、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以及其他可预料到的严重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5 应急工作原则 快速反应、当机立断、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阳谷县清河西路217号,是国内橡胶加工助剂行业的骨干企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分会理事单位、国家橡胶助剂工程技术研

10、究中心依托单位。公司主要生产橡胶防焦剂CTP、硫化促进剂NS(TBBS)、增塑剂A、塑解剂HTA等多种橡胶加工助剂及化工产品。目前,企业在册职工380余人;厂区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厂区,东西厂区中间有一条马路,南北方向是马路,厂区的南北两方向有居民区,东西两方向分别为服装厂和化工厂。公司地处阳谷县城的西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温热带气候。常年以东南风和西北风向为主,风速34级,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0,春季多风少雨,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度适宜,冬季寒冷少雪。2.2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储存、生产情况:CTP车间罐区有49立方米溶剂油罐1个;液碱储罐2个,二硫二车间有

11、液碱罐2个、盐酸罐1个;二硫三车间有液碱罐2个、盐酸罐1个; 二硫四车间有11立方的溶剂油罐2个, CTP车间通氯岗位有容量为1000KG的氯气钢瓶4个; NS车间罐区有体积为50立方米的硫酸罐(暂时未用)、液碱罐、氨水罐(暂时未用)、叔丁胺罐2个,次氯合成岗位有容量为1000KG的氯气钢瓶2个,氯气仓库有液氯重瓶若干个。氯代环己烷车间有容量为1000KG的氯气钢瓶8个2.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3.1危险物质分析装置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原料和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原料120#溶剂油、液氯、液碱、盐酸、环己烷、叔丁胺、促进剂M;其中120#溶剂油、叔丁胺极易挥发;在生产过程中一

12、旦发生泄漏遇明火会发生火灾或爆炸。促进剂M有毒,因防护不当会造成中毒。2.3.2 环己烯蒸馏工艺馏分在高温下蒸馏由于反应温度压力急剧上升, 环己烯管道输送流量较大,管道中的阀门、法兰等联结密封点较多,容易出现泄漏,泄漏后,氢气比较容易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会发生爆炸事故。2.3.3储罐区和装卸区1)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a.蒸气扩散:环己烯罐区易燃液体液面有一定蒸气压,蒸气通过储罐的呼吸阀、测量孔,或检修时通过人孔等处,向外扩散。尤其是储罐进料时,排入大气的蒸气量更多,在罐区一定距离范围内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b.可燃液体(120#溶剂油、叔丁胺)泄漏:罐区管线、阀门、罐体的法兰连接处、焊

13、缝、母材等由于腐蚀、制造缺陷、法兰未紧固等原因,出现裂缝、腐蚀孔、密封不紧密,会造成物料泄漏;储罐基础发生沉降,会造成管线破裂、罐体倾斜、罐壁破裂、浮盘卡盘、浮盘沉底等严重事故,进而造成物料泄漏;原料卸车时管线阀门开启错误,物料装入错误储罐,储罐液位监测控制设施存在故障,储罐漫溢等原因会造成物料跑冒;在冬季如果物料含水过高或重组分管线保温伴热等设施失效,会造成管线冻堵,管道破裂。泄漏或跑冒的物料挥发出的蒸气会在罐区一定范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c.储罐的安全间距:储罐的安全间距包括两部分,储罐距外部环境的间距和储罐间的间距,外部间距充分既可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事故后果,又可以使扩散出的油气

14、到达有点火源的位置时浓度可以被稀释到很小;内部间距不足,储罐发生火灾后,物料燃烧产生的热辐射很容易引起临近储罐或建筑物发生火灾,扑救火灾时,储罐外壁钢板要进行冷却,在储罐周围需要有足够展开消防活动的场地,特别是储罐固定泡沫装置损坏后,使用移动泡沫灭火设备更要有较大活动余地。另外,如果储罐三行排列,中间一行扑救就较困难。d.静电:物料在储罐与管道中流动过程中,由于物料分子之间和与罐壁、管壁摩擦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能量达到蒸气的最小点火能,会立刻引起燃烧或爆炸,静电荷的产生与多少与输送管内壁粗糙度、空气湿度、流速、温度、杂质、含水、滤网密度、阀门弯头数量、罐壁管壁的导电性等多种因素有

15、关。e.雷电:感应雷、直击雷都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f.点火源:储罐的输送、控制、测量、照明等设施均使用电气设备,如果电气设备非防爆,或防护设施失效,会形成点火源;进入罐区人员身体静电放电,或使用打火机、手机等会带来点火源:检修、清罐作业时未经检测可燃气体浓度使用电气焊、砂轮、铁质工具等。2)装卸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汽车装卸区是比较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区域。a.装卸车流速过快或液上装车液体飞溅极易产生静电,若此时无专用接地设施或接地不良,积聚的静电会打火引发火灾、爆炸事故。b.装卸物料,流速过快,摩擦加剧,产生静电荷增多,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c.装卸车时,操作人员失误或计量不准确,会造成物料跑冒

16、和混料,进而引发事故。d.高温天气,未采取有效降温措施,装卸车过程中挥发的蒸气量较大,产生的静电荷较多,比较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e.雷雨天气进行装卸车作业,容易受到雷击。f.机泵是泄漏着火的多发区,此类事故几乎在很多厂都发生过,如果扑救不及时,可烧坏附近工艺管线、仪表、电缆等。g.油泵输送热油时,若密封呲开,热油会与空气接触自燃着火,或者静电点火。2.3.4 危险目标本公司确定了三个危险目标:环己烯生产装置区、120号溶剂油、叔丁胺环己烷储罐区和装卸车区。公司重要危险源分布情况一览表序号危险源名称位 置现有防护措施备 注1氯气瓶仓库西厂区东门处1事故应急池、氯气扑消器2监控、喷淋设施、防化服

17、3巡检制度、氯气报警仪等2溶剂油地下罐区CTP车间前地下1静电跨接、可燃气体报警仪2灭火器、巡检制度、消防沙池等3环己烯地下罐区二硫二车间前1静电跨接、专人巡检、消防沙池2灭火器、可燃气体报警仪等4叔丁胺罐区NS车间西1静电跨接、专人巡检、围堤2灭火器、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5环己烷地下罐区氯代环己烷车间前前 1静电跨接、可燃气体报警仪2灭火器、巡检制度、消防沙池等6氯代环己烷储罐二硫四车间前1静电跨接、专人巡检、消防沙池2灭火器、可燃气体报警仪等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 为确保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指挥有力,分工负责,快速抢险,处理得当,公司特设立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并规范

18、其职责:(一)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 总 经 理 王文博 副总指挥:总经理助理 董瑞国技术副总经理 杜孟成成员:各部门部长、科长各车间主任、安全科(穆为燕)、供应部(杨淑华)、 财务部(布伯虎)、企管部(刘卫东)、保卫部(范来队)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部办公室。当总指挥不在厂时,由副总指挥依次为临时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二)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体系图总指挥副总指挥 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安全警戒组安全疏散组灭火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工程抢险组3.2 指挥机构及职责总指挥: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如事故报警、情况通报、事故处置、灭火、疏散、道路

19、管制等,总指挥不在时,代行总指挥职责。成 员: 在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挥下,按照分工,组织人员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处理。各车间:负责本车间“预案”的制订、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化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协助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成立下列救援专业组:1)危险源控制组:由副总指挥、 车间主任、副主任及生产班组组成。主要职责: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立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等。责任人:董瑞国2)医疗救护组主

20、要职责 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责任人:刘卫东3)灭火救援组:由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员组成。(义务消防队员 王念磊、杨继慧、魏成飞、岳彩强、段士强、王玉池)负责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抢救伤员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4)安全疏散组主要职责 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责任人:布伯虎5)安全警戒组主要职责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责任人:范来队6)后勤保障组 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责任人

21、:杨淑华7)通讯保障组 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责任人:穆为燕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 根据本公司生产活动的危险特性,采取可燃气体报警、有毒气体报警、工业摄像监控、火灾报警系统、烟感探测器等措施进行危险源监控。共设置可燃气体报警探头14只、火灾报警手动报警按钮15个、烟感探测器7只。能够保证在泄露和火险发生初起时发现并且发出警报。4.2 预警行动 发生事故后,监控人员或现场发现人员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型、地点及大小,判断事故发生的趋势和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或部门),快速反映给现场指挥小组。由现场指挥小组向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或部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其做好预防准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

22、大。4.3 信息报告与处置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报警,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向本公司总经理(应急总指挥)报告;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阳谷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总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23、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 事故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或部门)控制事态的能力,可分为车间级应急响应程序和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5.1.1 车间级应

24、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事故危害程度小,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不影响其它车间(部门)的正常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利用本车间的人员及物资即可将事故处理。5.1.2 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的条件事故危害大,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公司正常生产,需调用公司的人员和物资,甚至需要外部支援,才能将事故处理。5.2 响应程序 5.2.1 指挥与控制车间级应急响应由车间主任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情况;公司级应急响应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决定向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汇报事故,请求外部支援,并向周边单位通报

25、事故简要经过。5.2.2 资源调度程序事故发生后,各级响应级别的现场指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救援资源进行调配。需要调动其它单位(部门)资源时,及时请示上级领导,支援事故救援。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特事特办”、“手续从简”的办法,快速办理各种资源的调配手续。5.2.3 医疗救护程序5.2.3.1 事故中,发现有人员受伤,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采取简单的救助措施。伤势较轻的,利用运输工具将受伤人员送往公司医务室救治;如伤势较为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人员抢救小组和应急指挥部。5.3.2.2 人员抢救小组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查看伤势情况,采取简单救助措施,

26、伤势较为严重的,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应急指挥部。5.2.4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程序5.2.4.1 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行救援作业。5.2.4.2 一般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可由应急人员所在单位自行提供;专用防护用具由事故发生单位(或部门)提供。5.2.4.3 防护用具数量不够时,由应急指挥部紧急从仓库中调拨,涉及部门及人员应本着“安全大于一切”的原则,从快从简办理手续,及时将防护用具分发到救援人员的手中,以免耽误救援工作的开展。5.2.5 应急避险程序发生事故后,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由疏散引导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划定警戒区,

27、设立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在其位置设置一个警戒人员。专业警戒人员必须穿着正规服装。警戒人员负责对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导,带领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同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所有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后,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将清点情况报告给上级领导,确保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点。如发现有人失踪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指挥部,说明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地点及当时正在从事的工作等详细情形。5.2.6 扩大应急程序事故发展较快,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程序,以便得到更好的援助,控制住事态的发展。车间级立即上升为公司级应急响应。可能危及周边外部单位时,现场人员立即向指挥

28、部报告,由指挥部上报到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安监部门,请求外部支援,同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5.3 应急结束当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危害,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并已经进行取证工作后,现场应急结束。由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生产安全部门通知事故单位解除警报,由保卫科通知警戒人员撤离,在涉及到周边社区和单位的疏散时,由总指挥通知周边单位负责人员或者社区负责人解除警报。5.3.1 事故情况上报事项a)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救援经过。b) 事故初步原因分析。c) 事故直接损失及人员受伤情况。5.3.2 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29、a) 事故报告,说明时间、地点、经过、损失及人员受伤情况。b) 与事故有关的物证及证人证言。5.3.3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事故应急救援时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6 信息发布车间级应急响应过程中,事故发生单位上报到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部在本公司内进行通报事故发生的情况。公司级应急响应过程中,应急指挥部对外公布事故发生的情况。公布事故时,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的发布信息。 7 后期处置7.1 污染物处理本着科学处理、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则对因发生事故而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对于有毒有害的污染物,禁止直接排入下水道中,采用合适器

30、具将污染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处理。7.2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应急结束后,事故发生部门负责善后事宜,包括事故现场清理、人员重新调配、设备调试等工作。出现人员伤亡的,所属部门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护理工作,负责联系治疗资金的来源。7.3 生产秩序恢复确认事故现场无隐患后,事故发生部门调整人员,调试设备,尽快恢复生产,尽可能的降低事故损失。7.4 善后赔偿财产损失由企管部门进行统计,事故发生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发生人员伤亡的,由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受伤人员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商谈救治期间的费用问题。生产部、安全科、技术部准备工伤认定材料,按照工伤上报程序进行上报。7.5 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31、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事故具体原因,拿出整改意见和处理方案,评议在抢险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8 保障措施8.1 通信与信息保障为保障信息通畅,采用公司内部电话,车间固定电话及涉及本预案人员的家庭电话、手机等多种渠道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能够及时沟通信息。事故发生时,动力部电话线路维护人员随时待命,一旦出现线路故障,及时修理,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事故发生较大,无法控制时,需要外部支援,要求员工熟知常用的救援电话。1)值班联系电话: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有关人员联系电话应急救援领导指挥小

32、组成员及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相关部门人员联系电话总指挥王文博总经理副总指挥董瑞国总经理助理副总指挥杜孟成副总经理成 员柳章银车间主任成 员郑广泉车间主任 成 员龙秀锦车间主任成 员刘卫东企管部长成 员孙庆刚技术部长成 员杨淑华供应部长成 员孔凡祚仓储部长成 员范来队保卫部长成 员穆为燕安全科长 部门及相关方联系电话生产部8027办公室8020技术部8022保卫科8017办公室销售部县安监局县消防队119县环保局县急救中心120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王念磊赵宪起魏成飞岳彩强杨继会张 伟刘贵鹏段士强孙正国国家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心应急咨电话:0532 8.2 应急队伍保障事故救援小组成员为发生

33、事故车间值班人员组成,组长为车间班组长。在事故发生时出现人员不足时,及时汇报应急预案指挥小组,由指挥小组组长统一调配,从其他部门抽调精干人员进行补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王念磊赵宪起魏成飞岳彩强杨继会张 伟刘贵鹏段士强孙正国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消防、气防设施器材分布 序号消防气防器材名称数量所在车间、岗位1消火栓4CTP车间2NS车间1叔丁胺罐区2灭火器12环己烯生产装置4罐区4装车区24NS车间3 推车式灭火器 8 CTP车间 4 氯代环己烷车间 4洗眼器 2各车间装置区 5消防水带40米生产车间 6空气呼吸器2 气防柜 7防毒面具 3 气防柜 防毒面具的数量及存放位置

34、:防毒小面具每人一套;防毒大面具叁套、两套氧气呼吸器均放在控制室气防柜内。2)应急资料存放处、保管人序号信息资料存放处保管人备注1消防设施配置图安全科黄兴燕2工艺流程图安全科黄兴燕3现场平面布置图安全科黄兴燕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科黄兴燕5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黄兴燕8.4 经费保障应急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只能应用于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救治,由财务部进行保管。8.5 其他保障厂外交通运输保障由紧急疏散组负责,负责人为孙正国;厂内交通运输保障由紧急疏散组负责,负责人为范来队技术保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负责人孙庆刚9 培训与演练9.1 培训 应急培训计划由安全科负责制定,各车间部门可根据此

35、计划,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可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要求员工对应急预案中的注意事项和自己应履行的职责必须做到熟知、熟会。9.1.1 班组级班组级是及时处理事故、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事故及早发现、及时上报的关键,一般来讲,事故在这一层次上能够及时处理而避免,对班组职工开展事故急救处理培训非常重要。每季开展一次,培训内容:9.1.1.1 针对系统(或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紧急停车、避险、报警的方法;9.1.1.2 针对系统(或岗位)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类别,现场进行紧急救护方法。9.1.1.3 针对系统(或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

36、控制事故和避免事故扩大化。9.1.1.4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救援必须使用的防护装备,学会使用方法。9.1.1.5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学习消防器材和各类设备的使用方法。9.1.1.6 掌握公司存在危险化学品特性、健康危害、危险性、急救方法。9.1.2车间级以车间主任为首、由安全员、设备、技术人员及班组长组成,成员能够熟练使用现场装备、设施等对事故进行可靠控制。它是应急救援的指挥部与班组级直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事故得到及时可靠处理的关键。每年进行二次,培训内容:9.1.2.1 包括班组级培训所有内容。9.1.2.2 掌握应急救援预案,事故时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应急救援。9.1.2.3 针对车

37、间生产实际情况,熟悉如何有效控制事故,避免事故失控和扩大化。9.1.2.4 针对可能需要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时,车间应采取的各类响应措施(如组织大规模人员疏散、撤离,警戒、隔离、向公司报警等)。9.1.2.5 如何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响应程序。9.1.2.6 事故控制方法。9.1.3 公司级各单位日常工作把应急救援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定期检查改进。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内容:9.1.3.1 学习班组级、车间级的所有内容;9.1.3.2 熟悉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单位如何进行详细报警,生产安全部如何接事故警报;9.1.3.3 如何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程序;9.1.3.4 各单位依

38、据应急救援的职责和分工开展工作;9.1.3.5 组织应急物资的调运;9.1.3.6 申请外部救援力量的报警方法,以及发布事故消息,组织周边社区、政府部门的疏散方法等;9.1.3.7 事故现场的警戒和隔离。9.2 演练 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适时组织进行演练。公司和各单位可结合生产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演练,以检验和测试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应急能力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实际技能及熟练程度,通过演练后的评价、总结,纠正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预案质量。9.2.1 演练准备9.2.1.1 演练前,预案涉及所有部门必须编写一份演练计划,内容要尽量详尽,实用,责任要明确到人。9.2.1.2 预案涉及

39、部门对所属员工进行培训,学习本预案及演练计划的内容,演练时的注意事项、纪律等等,熟练掌握演练中涉及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发生特殊情况时的逃生方法及路线。9.2.1.3 物资供应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做好演练所使用物资的准备工作,9.2.1.4 如需外部支援时,要提前通知相关部门。9.2.2 演练范围与频率综合预案的演练由安全科负责组织,从各单位抽调精干人员,针对重大事故进行演练。单项演练由各部门自行组织,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演练。 综合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进行一次综合演练,各车间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单项演练,但时间不能长于综合演练的时间。9.2.3 演练组织9.2.3.1 车间级预案响应由

40、车间自行成立演练组织机构,按照演练计划进行演练。9.2.3.2 公司级预案响应成立由总经理为总指挥的领导小组,下设预案演练各职能小组(现场抢救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各小组组长及成员名单与本预案中应急救援各职能小组相同。9.2.4 演练评估与总结 综合预案的演练效果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进行评估和总结,单项演练的效果由各组织单位自行评估和总结,但必须讲评估和总结报告书面呈报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办公室。10 奖惩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对于能够做到机智、勇敢、冷静,积极抢救伤员与公司物资的人员,给公司挽回损失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在救援过程中不积极主动、相互推诿,

41、拖延时间耽误救援工作的,根据公司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11 附则11.1 术语和定义11.1.1 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11.1.2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11.1.3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

42、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11.1.4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映、正确处置。11.1.5 事故指由于外在或内在的原因造成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11.1.6 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11.1.7 劳保护品劳动保护用品的简称,指为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而采取的辅助工具。如口罩、防毒面具、自给式呼

43、吸器等。11.1.8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11.1.9 停电事故在本预案中,停电事故是特指因为线路故障、操作不当、天气恶劣、供电部门发生突发事故等外在因素造成,致使公司大面积断电,且停电时间超过5分钟以上的事故。11.2 应急预案备案本应急预案由综合部进行备案,备案部门为阳谷县安监局和聊城市市安监局,并应通报阳谷县消防大队、阳谷县环保局、阳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阳谷县公安局、阳谷县人民医院。11.3 维护与更新应急预案应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定期

44、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综合应急预案在应急演练结束,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进行总结后,由应急办公室进行更新、完善和补充。专项应急预案在应急演练结束,在组织单位进行总结后,报送应急办公室,由其进行更新、完善和补充。11.4 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解释由安全科负责。11.5 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2011年1月15日起实施。二、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由于公司生产工艺要求使用的大部分原料为易燃、易爆、有毒的液体和固体。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火灾爆炸、高空坠落、触电、车辆伤害等危险因素,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其他外在因素,很有可能造成

45、人员伤亡和公司的财产损失。在原料产品罐区,存有大量易燃液体。如果管理不善,预防措施不到位,有发生泄露、火灾的危险。在产品装车区,作业活动频繁,如果操作不当或者静电接地设施失效,容易发生跑冒、火灾危险。生产装置区,合成罐、精馏塔、中间储罐等设施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未能有效进行维护保养,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如果原料含硫过高,在尾气处理区有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流事故,造成人员中毒。 如果供电部门出现故障,造成突然停电,冷却系统突然失灵可能会造成工艺高温而形成气流增大导致可燃其他泄漏并发生火灾。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工作原则”部分。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同综合应急

46、预案“应急组织体系”部分。3.2 指挥机构及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指挥机构及职责”部分。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 同综合应急预案“危险源监控”部分。4.2 预警行动 同综合应急预案“预警行动”部分。5 信息报告程序同综合应急预案“信息报告与处置”部分。6 应急处置方案6.1 防汛6.1.1 防汛器材:A)在防汛重点部位储备足量的沙包、土包等,由各相关部门负责。B)准备麻袋、纤维袋、铁铣、铁镐、铁锹等(仓储科负责,责任人孔繁祚)。C)预备多台排污水泵(设备科负责,责任人邱言军)。D) 预备排污用水管带(设备科负责,责任人邱言军)。6.1.2 防汛力量(设立1个小分队)第一分队:原料仓库(1

47、0人),由仓储科长负责。6.1.3 防汛期间,防汛指挥部成员及抢险分队人员在雷雨、大风天气时必须保持在位。如果遇到险情,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接到警报后,应立即到达险情现场,拿出险情方案,并按各自分工展开自救工作。6.1.3.1 公司内积水严重时,选择适当地点铺设排污管带,利用备用排污泵向外排水,同时停止供应与生产无关的用水。6.1.4 注意事项:A)污水泵房的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状态,雷雨天气必须保证有人值班。B)防汛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动用。6.1.5 重点部位 A) 配电室 B) 仓库6.2 环己烯装置火灾6.2.1 接警与报警6.2.1.1 发现火情后,现场值班人员应保持冷

48、静,明辨方向和火势大小,迅速使用起火现场的灭火器、消防栓等各种消防器材在第一时间灭火,力争把火控制、扑灭在初期阶段。同时呼喊周围人员参与到灭火和报警,并将事故报告给现场主管人员。6.2.1.2 当火势发展迅速,无法控制或者火势较大时,现场主管人员要立即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报警人必须根据消防控制中心或电话总机的要求,详细说明所在单位及街道门牌号码、起火地点、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情况以及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等。6.2.1.3 拨打119报警后,马上派人到公司门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并做好向导工作。6.2.1.4 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2分钟内通知安全科,由安全科组织义务消防队,并按指令到达着

49、火位置灭火、救人。6.2.1.5 当火警发生在车间(或部门)范围内,应第一时间通知公司消防员,并逐级上报。由公司消防员或车间(或部门)负责人视火情情况决定是否向“119”报警,晚间和节假日由其值班领导决定报警与否。6.2.1.6 安全科负责人组织应急分队到应急指挥部待命。6.2.2 组织灭火一旦确认火情,要在起火后57分钟内,控制与扑灭初期火灾,必须先利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立足自救。在组织自救灭火工作中,应依次做好下列工作:6.2.2.1 对小型火灾,值班班长立即带领2名工作人员在3分钟内利用消防灭火器材和消防沙、灭火毯扑灭初起火灾。6.2.2.2 对大型火灾,向事故应急办公室发出火情报警,现

50、场指挥组调集力量进入火灾现场。基本灭火力量包括:消防疏散安全员、义务消防队、及各车间全体青壮年职工。各防火组织、防火力量要分工合作,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基本分工和任务如下: 接到火情警报后,消防值班人员必须在三分钟内启动事发地点附近的消防栓,灭火基本力量要立即作好灭火战斗准备,带好灭火器材赶到失火现场向指挥员报告,接受任务,适时投入灭火战斗。迅速使用水枪和灭火器等协助消防部队灭火。A )现场指挥组在现场组织、调动人员灭火,协调相关单位任务,并配合专业消防队到场后协助其指挥灭火工作。B ) 疏散引导组向起火部门员工发出通报,迅速地指导人员疏散撤离,对送风、电源作出处理,停止其运行或部分停止使用。

51、C ) 灭火抢救组先要及时查明火情。查清火源及受火势威胁的部位,迅速赶赴火灾现场阻止火势,使用消防栓和各种消防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及时堵截向储罐、反应器等重要部位蔓延的火势,迅速组织扑救。D )现场警戒组在起火地点周围15米处拉警戒带、放置警戒标志划分警戒区,禁止无关车辆通行和外来人员出入,并迎接和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火灾现场。严格保护火灾现场。E ) 伤员抢救组对火灾现场伤员进行护理,对重伤者要立即送往医院。紧急抢救、包扎伤员,协助医务救护人员到场救护、运送伤员。F) 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救火过程的物资保障,本着“特事特办、手续从简”的原则,及时将救援物资运送到事故现场。 G)扑救火灾时,迅速切断可

52、燃物料来源,如不能迅速灭火,要尽最大努力控制火势,以待增援人员和公安消防人员的到来;公安消防人员到来后,全体人员应听从指挥,协同扑救火灾。6.2.2.3 抢救人员防护呼吸系统的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汽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防护规定着装,并注意风向,要站在上风口。6.2.3 疏散与救护发生火灾时,如有人被大火围困,应首先组织力量,及时查明火情。查清火源及受火势威胁的部位,以及被火势围困人员所处的位置数量等。贯彻“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积极施救。6.2.3.1 现场指挥小组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通知起火部位,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地点、方法等,广播时,播音语调应镇静,以稳定受困人员心理,防止惊慌错乱,盲目逃生情况的发生。6.2.3.2 消防控制人员必须在一分钟内利用消防广播、警铃、室内消防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